语文老师的课堂,从效果上来说,书声琅琅、畅所欲言是一堂好课的外在体现。老师本身的感染力、投入程度和表演能力,有一定的影响,但理性、有梯度的课堂,其实决定权在于学生。
为什么问题抛出去,学生的回答却“不尽人意”?这里的“人”,指的是老师。亦或,孩子虽然有所感悟,却有些勉强,需要老师下意识的引导才能一步步前进?
随着经验的增长,我越来越明白:第一,孩子的回答,受到他个人理解能力、思维水平以及个人教育成长经历的制约,孩子有孩子的见解和局限,并非为老师“量身打造”,与其将孩子往老师的方向上“拉”,不如和孩子一同发现、一同困惑、一起体验。也就是说,不要抱着“学生的回答符合老师的期望”的期待。孩子是独立的生命个体,每个个体的成长轨迹又不尽相同,怀着开放的心态,多元的视角,课堂更具有生命活力。
第二,还是老师的问题,一个非常朴素,却普遍的问题——没有给孩子读书的足够时空。从时间上,常常是匆匆忙忙,读课文三分钟,思考问题两分钟,孩子对于课文还处在碎片化理解的程度,怎么可能沉入文字之中?从空间上,说是让孩子默读、思考,可是作为老师的我,却没有安安静静地等待,似乎不说几句话就于心不安,孩子的心一会儿在文字里,一会儿在老师这里,怎么专注阅读和思考?
所以,我想到了一个简单的办法——掐时间。比如:“接下来的问题,请你们用十分钟的时间读课文、做批注,时间到了,我就提醒你们。”而我自己,老老实实地遵守约定,时间未到,绝不打断。期间看看他们的进程,有小问题,小声提示,有大问题,公开提醒,当然,不需要我出声时,则选择闭嘴。
嘿,改变令人惊喜。孩子们充分读书后的回答,真材实料,有凭有据,而且还有自己独到的发现。例子很多,有的很细,就不一一列举。我们的课堂,更安静,更平和,却更充实了。我不再需要卖力地当主角,而是穿针引线,于无形之中组织课堂,环环相扣,我和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距离,也更近了。
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这么普通的道理,我才真正体会到它的价值。想想被我的浮躁耽误过的学生们,真是抱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