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六一儿童节,看到孩子们张张兴奋的小脸上喜悦不言而喻。这是他们一年中最快乐的节日啊!从那闪烁着兴奋光芒的眼中,我也回想起了自己的六一儿童节。
记忆中最难忘的是五年级的儿童节。那一年,教我们语文的是年过半百的许老师。许老师虽年龄大且教语文,但多才多艺。以往的儿童节,大多是在教室里唱歌表示。但这年的儿童节,许老师却让我们过出了精彩。
在五月份,许老师就和同学们说练习节目,并让我和几个的同学回村里叫回来打算辍学的同学,我害怕老师不让我参加,磨磨蹭蹭不肯去。老师大约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眯眯地说:“把她叫来,第一个先让你演。”我这才放心而去。
老师教我们演的是《花棍舞》,现在想来还是赞叹老师的“伟大”。他只是根据民间小调,花棍略懂的打法,就自编自演了学校版的《花棍舞》。歌词,老师自己创编的;曲子,老师自己谱的;甚至于道具-花棍,是老师利用学校里种的竹子做的。不知道一个年过花甲的农村教师,是怎样克服困难完成的。其中最难的是做花棍。不知道老师是怎样把竹子去掉枝叶,两头钻眼,又把搜集废瓶子盖,串好放竹子的两头,并有十几个人的“大工程”是如何做出来的。但跳起来“哗哗”做响的花棍,让我们激动又欢喜。我们认真又努力的跟老师边跳边唱。白天没有时间就利用晚上。晚上,在昏暗的灯光下,我们不厌其烦跟老师地练了一遍又一遍,所有的同学没有喊累叫苦。就这样,我们很快就学会了奇特的《花棍舞》和一种秧歌舞。
到了六一儿童节这天,孩子们早早起床,穿新衣新鞋。那时候的农村,过六一,不光是孩子们,更是大人们快乐愉悦的日子。这一天,周围十里八乡的乡亲自发的聚集到了我们村小学,看孩子们的演节目。人们或坐着或站着,或踩在凳子上看孩子们的演出,场面很是壮观。很赞叹于人们的参与热情。
就在这当时看到比过年还热闹的人群中,我们圆满的演完了节目,效果和预期一样好。想来这就是萌芽状态的“艺术细胞”吧?
那年六一,已远去近三十几年了,光阴如梭。但这记忆像那雨后彩虹,常挂心间。回想自己童年的记忆,对于渐渐老去的我们,那是快乐的,难忘的,珍贵的,永不消失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