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喜军功,少年常封侯,侯爵亦脆危,得失转瞬间。一场功名利禄事,徒废几多心与血,荣且奢与华,败则何其捷。世事何无常,转眼即成空。
先解释一下“王“、”侯”的区别。起初是没有“王”与“侯”这样的爵位的。有的大抵是“帝”与“皇”,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三皇五帝”。
后来因为夏朝德行的衰败,“帝”在当时百姓心中普遍具有贬义,比如“帝桀”。以是之故,周朝起便启用了“王”字,比如“文王”、“武王”。
“王”字成了最高的爵位与称呼,在此之下有“公”、“侯”等不同的级别的爵位与尊称。再后来傲慢的秦始皇以为单单一个“皇”或“帝”字不足以形容他的功绩,于是乎自名为“皇帝”。
此类风气流传下来,到了汉朝,汉高祖刘邦亦为“皇帝”,与此同时其有同他一起打天下的豪杰们白马盟誓了”非刘不王,非功不侯”。
意思就是,皇帝只此一位,不是姓刘的不封王,没有军功的不封侯。
自三代以来至汉初,侯位是有很大权利的。其中最高等级的彻侯有自己的封国,是其封国内的最高统治者。可以说是国中之国了。
自那以后天下间的许多志士莫不以“封侯”为人生的终极目标,为“侯”如痴,为“侯”成狂。
这其中有如霍去病一般少年得志,第一次出征便大捷而归,获封为侯,侯名冠军。有如李广一般一生征战却命运坎坷,在错失最后一次封侯机会后,因不忍受到刀笔小吏的羞辱而挥剑自刎。也有如卫青大将军一般,一生不败,加官进爵,最后在侯位上得以善终。然而就“侯位”而言,先不说它难以得到,哪怕得到了也太容易失去了。
纵观《史记》,其中类似某某侯作法失侯(犯法失去侯位),某某侯坐酎金失侯(祭祀贡献的金成色不足失去侯位)的记录就太多了。
举例而言,就拿曾跟随卫青、霍去病出征的几位将领来说吧。
比如将军公孙贺,以骑将军从大将军有功,封为南窌侯。后一岁,以左将军再从大将军出定襄,无功。后四岁,以坐酎金失侯。
将军公孙敖以校尉从大将军有功,封为合骑侯。后一岁,以中将军从大将军,再出定襄,无功。后二岁,以将军出北地,后骠骑期,当斩,赎为庶人。
将军李蔡,以校尉从卫将军青有功,封为岸头侯。其后太后崩,为将军,军北军。后一岁,为将军,从大将军,再为将军,坐法失侯。
将军路博德,平州人。以右北平太守从骠骑将军有功,为符离侯。骠骑死后,博德以卫尉为伏波将军,伐破南越,益封。其后坐法失侯。
这还只是部分列表,没有举全。封侯本就是难事,封侯之后能久保侯位,就又难上加上了。
由上似乎可以得知,汉朝的侯,尤其是汉武的侯是如此难得易失吧。
其实也不尽然,有些侯还是好得的。比如贰师将军李广利。这个人是个外戚,因为其妹妹李夫人有宠于汉武帝。汉武帝想给李广利封侯,可又碍于白马之盟中汉高祖与天下豪杰“非功不侯”的约定。于是乎没有战争就制造战争,封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去大宛夺取宝马。意图以此“军功”封侯。后来的结果是:
捐五万之师,靡亿万之费,经四年之劳,而仅获骏马三十匹,虽斩宛王母寡之首,犹不足以复费,其私罪恶甚多;孝武以为万里征伐,不录其过,遂封拜两侯、三卿、二千石百有馀人
带了五万人,耗费亿万的资金,四年的时间,仅仅获得骏马三十匹。汉武帝却认为其万里征战太幸苦了,给封侯了。(当然无功而有厚禄,李广利的下场自然很惨,此是后话)
如此看来,侯位是难得呢?还是易得呢?那些沉迷封侯的大丈夫们,不会因此觉得悲伤吗?
这真是,汉武喜军功,少年常封侯,侯爵亦脆危,得失转瞬间。一场功名利禄事,徒废几多心与血,荣且奢与华,败则何其捷。世事何无常,转眼即成空。
个人浅见,不成参考,诸多细节,恐难详考,但作拙砖,以引美玉。
化浊 2017-03-03 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