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首先紧承孩子分享《鲁滨逊漂流记》的内容,谈一下自己在亲子共读中对这本书的收获。
这本书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一部经典作品。 所谓经典作品,用莫言的话说,就是要有灵魂拷问的深度。每一部经典作品都打着时代的烙印,是那个时代智慧的精华。阅读经典,就是要汲取其中的智慧。
这部经典作品,孩子读到的是小说中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具有冒险精神的主人公。我们在共读中,从主人公的角度提取了几个关键:叛逆,梦想,挫折,生命。
第一个关键词:叛逆。 鲁滨逊就是一个典型的叛逆者。他生活英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里,不甘于父母给他安排好的工作,毅然背离父母的愿望,去当水手。思考:如果自己孩子的理想和我们的期望时,我们该怎么做?是理解,尊重,帮其实现,还是强行顺从?鲁滨逊的父母没有阻拦住鲁滨逊的做法,说劝不听,只能顺从了鲁滨逊。所以我就想,既然孩子愿意做的,我们就尊重理解他,或者帮他实现,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助推器,为她保驾护航,这样孩子快乐,我们也快乐。所以叛逆也是成长。
第二个关键词:梦想。一个人有两样东西偷不走,一是知识,二是梦想。这两点鲁滨逊都具备了。所以在他实现自己梦想的过程当中,任何一切艰难险阻,他都在所不惜。当我们孩子读到这里的时候,不妨加以引导。问鲁滨逊的梦想是什么?他是怎么实现的?然后可以追问孩子,你的梦想是什么?你打算怎么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样的亲子阅读更有深度。
第三个关键词:挫折。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的28年所遇到的一切困难和挫折,是常人难以遇到的,更是常人难以克服的。但鲁滨逊的生活就像回到了原始社会一样原始社会一样,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胜利离开岛屿。孩子读到这些情节,也可能会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如果在生活中我遇到困难会怎么应对?我遇到的困难和鲁滨逊遇到的困难相比,这算什么困难?这在无形当中提高了孩子克服困难的意识。
第四个关键词:生命。 鲁滨逊不论在海上,还是在荒岛上都多次险些丧命。正是由于他对自己生命的热爱,在荒岛上度过了孤独的28年。而而且这28年,让他有了更多的历炼和成长,成为他一辈子的财富。孩子对鲁滨逊这一主人公非常喜欢,主人公对生命的热爱,自然会影响到孩子对自己生命的热爱。
这就是经典作品给予孩子的智慧,这些智慧,会随着孩子的成长,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长在血肉里。
阅读不分年龄,小到丫丫学语,大到百岁老人。把阅读当做常态,就像吃饭穿衣一样平常,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如何让阅读成为常态? 方法有两个:一是读;二是写。
读是输入的过程,写是输出的过程。 每天坚持阅读,最好做读书笔记。在不断输入的过程中,阅读的量会逐步加大,积累会越来越丰富。等阅读的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自然就产生写的意念了。
我们平时一说写读后感,一般认为在读完整本书之后才写,其实不然。在读书的过程当中,哪怕一句话,一个情节都可以有自己的思考,然后把瞬间的灵感写下来,这也是读后感。 如何思考?重要的一种方法就是学会和书本中的人物,情节,主题,作者对话。
比如曹文轩的《草房子》,是小学生特别喜欢的一本书。内容是写油麻地的孩子在学校和村子里边的童年故事。书中的主人公桑桑,是一个淘气聪明又可爱的孩子。 他的淘气,淘气到何种程度呢?书中有个情节说,他看见别人家的鸽子都有家,他很想给自己的鸽子建一个家。思来量去,发现厨房里的橱柜很适合做鸽子的家。于是他把厨具拿出来,把橱柜抬出来,进行改造。经过一番精心努力后,鸽子的家建好了。然后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橱柜吊到屋檐下。妈妈回家一看特别生气,追着桑桑就是一顿毒打。孩子们,当你们读到这礼拜的时候,可以想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经历?孩子们,当你们读到这礼拜的时候,可以想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有类似的经历?妈妈是怎么对待你的呢?是怎么处理的?这时候的思考就是和情节对话的过程。这时候如果结合实际,把这些思考的感想都写下来,就是一篇读后感,这就是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
所以要提升阅读的质量,我们不但注重输入,更要注重输出。输出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再加工的过程,是智慧集结的过程。
杨绛先生说:“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先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老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请高明,和他对质。”读书可以说是一种遇见,一种和具有高贵灵魂的人的相遇相知。希望大家常去书中串门儿,让阅读成为常态;更希望大家通过阅读,遇见更优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