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时间,闲着无聊瞎写点东西,最近研究一点点认知心理学,最有感触的当属如下两个实验:
掘地蜂:
掘地蜂是蜜蜂的一种,它有很多捕食绝招,算是昆虫界的高智商。这里提一个细节,每次将食物拖到洞口,它都会绕着洞口走一圈审查一番,再将食物拖入洞内。于是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每次掘地蜂绕一圈的时候,科学家就把食物往外拉,于是掘地蜂又重新将食物拉入洞口,再绕着洞口走一圈,这样来来回回40次,没有一次例外。于是科学家得出一个结论:掘地蜂看似智能的行为背后,其实是基于基因的刻板的、自发的行为。
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它电击前,我们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这两个现象逻辑类似我们的思维定势,也可以理解成广义的自动化处理系统。我们生活工作中有很多类似的例子,我们的个人偏见其实也是思维定势,比如:如果给我们两张照片,判定哪位是贩卖儿童的嫌疑人,一个清丽娟秀的女子,一个蓬头垢面的中年大妈,我们绝大多数会判定是后者,因为我们基于外表的联系而做判定。
思维定势也称“惯性思维” ,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我们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我们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
《思考快与慢》中提出我们大脑存在两种思维系统,一种是自动化处理系统,讲述大脑会根据生活经验总结无数下意识反应的套路,使生活简化,让我们不必每天早上起来都思考一遍如何套上衣服、扣纽扣、拧开牙膏盖、挤牙膏……
我们习惯于自动化思考时,其实等同于进入思维的舒适区,能不动脑就不动脑,比如:我们自动化处理吃饭、自动化处理穿衣、自动化处理开车等等,甚至包括我们工作中的自动化处理逻辑,比如很多同岗n年的基础工种,不叫有n年工作经验,而是用一个工作经验重复n年,因为一直在自动化重复处理当中,属于较典型的“思维定势”,当社会链条发生变化或者说生态链被颠覆时,原有机械式工作能力不适合企业或者社会发展时,舒适将带来极大的危机,让我们无法适从甚至进入完全脱节的状态。这也是“掘地蜂”与“习得性无助”的综合呈现。
另外一种是逻辑深入思考系统,即是基于理性分析与计算能力的思维系统,犹如李善友教授说的,是一种经过深入思考后形成的特殊脑神经结构的嫁接。
查理芒格,巴菲特的黄金搭档,典型的终身学习者,有人统计说他醒着的一半时间都在读书思考。他用多维思维模型分析投资,与巴菲特创造了诸多投资神话,在他82岁时,说他比70多岁时更多了点知识结构,这得益于他习惯于分析思考事物背后的理,法学专业毕业的他,却自学自创生物学、化学、心理学等多门伟大学科理论,这些得益于芒格逻辑深入思考的思维系统,不局限于一种思维或者说不固化理解事物的思维体系。
写到这,突然想起前两天一个朋友和我聊天,讨论关于:“你不可能跨入同一道河”的理解。他认为正解是:从微观与宏观来区分,宏观上你走进同一条河,但微观来说,河是流动的,此河非彼河。以我的浅见,这个命题没答案,何为正确只是相对的。宏观与微观属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思考,我们也可以从哲学、生物学等不同角度来思考,那么理解也不同。
从单一维度思考可能也已经跨入思维定势。比如:我们如果认为杯子只是用来装饮料,其实就屏蔽了杯子用来种花种草的可能;比如餐厅只是安排吃饭的,其实也屏蔽了用于联谊用于培训的可能;比如定义书店只是卖书的地方,就屏蔽了书店卖课程卖社交卖饮品等可能……好比个人发展,如果我们只局限的以为我们只会什么,其实也屏蔽了未来我们可发展的其他可能。
理解这两种思考模式的不同,也开启我们不自我受限的可改变思维结构的元认知。那么我们学习的目的:通过逻辑思考,开启新的领域认知,或者把即将转化成自动化处理的认知,增加边界进入下一层思考,让思维不停滞不固化。
最后当下我们能做的就是:带着思考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