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样一个笑话,话说一个人施舍了一笔钱给乞丐。乞丐得了钱,立即买了一整只烧鸡吃。此人顿觉郁闷:“你怎么可以拿着我给你的钱去吃烧鸡?”。乞丐愤而作答:“以前我没钱,所以不能吃烧鸡;现在我有钱了,还是不能吃烧鸡。那麻烦你告诉我,我他妈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吃烧鸡?!”
虽然它只是个笑话,但是笑话却能揭示某些真实---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生活境遇下,个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我们在给予的时候不带控制,才能真正体验到给予的快乐!
在施舍者看来,给乞丐一笔钱,乞丐去买50个馒头,估计也能对付过一个月时间;去买件毛衣,甚至可以在寒冷的冬季里得以幸存,这是一个合乎理性的选择。
在乞丐看来,买了50个馒头也好,有件毛衣穿也罢,他还是个乞丐,他还是以乞讨为生,生活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但是一只烧鸡完全不同,那是他一直想要的东西。为了得到一只烧鸡,他宁愿在未来的一个月里继续忍饥挨饿,在漫长的冬季里忍受严寒,反正无论如何,他也是一个吃过烧鸡的乞丐。
有时候我们给予别人一点爱,就要期待别人按自己期待的方式来生活。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何尝不是也经常带着期待在给予,很多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的,我好吃好喝把你养大,付出了很多心血,你要听我的话才是对的,不然就是叛逆。
现在又是一年一度的高考季节,相信很多高考生面临填报志愿是该听从父母的,还是应该遵从自己心愿的烦恼。
记得我有个邻居家的孩子,去年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有一天见到她的时候看到她满脸的憔悴。问她最近在忙什么?她说在家1个月时间没出门,把所有适合他儿子报考学校的专业都研究了一遍,想给他儿子找一个最适合的学校和专业。
和他儿子聊天发现这个孩子真的很可怜,因为每次他自己提出想做什么的时候,她妈妈就一票否决了。原本他说想去报考医学院,可妈妈不同意。
那段时间正好妈妈牙疼,有一天他陪妈妈一起看口腔科医生。妈妈就顺势引导孩子说:“儿子,你看当医生很辛苦的,长期还要值晚班,现在医患关系很严重,做医生也很危险。你看这个口腔科医生每天给人家检查口腔,有的病人口腔里面很脏,牙齿长得特难看,估计你这么爱干净的小伙子,看了别人的口腔会几天吃饭不进。”
他说:“那我去学美术行吗?”妈妈又说:“儿子,你没听说过吗?画家都要等死了之后他的作品才值钱,画家基本上一辈子穷困潦倒,你愿意过这样的生活吗?”后来孩子很无语。所以,不再管填报志愿的事情。最后,妈妈按自己的想法给他报了一个商学院的对外国际贸易专业。可能在这个非常物质化的社会,妈妈觉得做生意当老板最好。
后来发现这个孩子是上了大学,可是他面对一个自己不感兴趣,不喜欢的专业也是在每天混日子,也许毕业了都不知道自己未来要干什么?这其实是在浪费生命。
很多孩子从小都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做决定,慢慢被父母控制得没有梦想,对自己生命的意义也不清楚。就像这个乞丐说的:“以前我没钱,所以不能吃烧鸡;现在我有钱了,还是不能吃烧鸡。那麻烦你告诉我,我他妈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吃烧鸡?!”
试问:一个孩子小时候不能替自己做主,长大了也不能替自己做主,那你说他什么时候才能替自己做主?父母就算把世界上所有的财富留给孩子,而不给孩子选择的自由,孩子拿着这些财富也同样不会有快乐和幸福可言。
所以,从这个故事中,我觉得和上面的这个笑话有一些雷同之处,父母虽然给予了我们生命,也给予我们很多物质帮助,但是如果一个生命不能按照他自己的心愿做决定,那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生活中,无论对街边的乞丐也好,还是对自己抚养成人的孩子也好,我们给予的时候,如果不是带着控制,更能够让别人感受到我们的爱,而允许别人能够按自己的意愿去生活,才能让你的给予发挥最好的价值。
真正给予的快乐就是让别人能感受到这份爱,尊重他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而不是因为接受了你的给予,就要听从你的安排,如果别人没有听从你的期待,你还会很受伤。
对于习惯控制的父母,只有两个词的建议:“放下”、“尊重”。
要放下对孩子的各种担心、顾虑,放下对孩子的监督、保护、惩罚。放下替孩子规划人生的冲动,把孩子的生活还给他。孩子读到高中毕业,已经成年了,请放下孩子!相信他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他的生存智慧去面对他自己的人生。不要把孩子一直绑在自己身上,你负累,孩子也没有自由。
放下当然不是从此就不管不问(想你一时也做不到的)以前你用10分的力,现在用3分力试试。放下孩子,让出空间,给孩子试错的机会,让他们去积累自己的直观经验。哪怕他选择的道路会充满艰难险阻,但是至少他自己经历了这个为自己选择负责任的过程,也是他人生成长路上的一笔财富。
再有就是尊重:尊重孩子是独立于你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志和人格,有对自己人生的主导权。
孩子的情感、意愿和意志,都需要被看到和尊重。不管这样的意愿和父母的意愿是否一致。尊重孩子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他的生命他说了算。送给孩子最好的成人礼就是请还给孩子选择的自由!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梦想,从还给孩子高考志愿选择权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