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是否成为你逃避的理由?
今天看到一篇说反对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的文章,其实我们一路走来,伴随着诸多的选择,其实并没有这么多的对错之分,在于的是你确定一个选项以后怎么来更好的实现它。
你找过多少理由来逃避?
不知道你或者周围的朋友们看到一些成功者或者一些精英们是怎样评价的。
某某谁是不是靠着家里的一路通关系的?是不是有通过一些非正常的渠道成功的?肯定是遇到哪个贵人又或者运气好当时选对了方向呢?
总之,别人的成功和他自己是否努力关系不大,肯定有着各种的理由。
“好了,你可以通知他了,这里有一个新的借口可以拿去用,那就是很流行的一句鸡汤:选择比努力重要。”
我们看过很多牛人的采访,他们总是谦虚的说只是自己运气比较,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而已。可能真的是如此,这也只是很小一部分的原因。
但是牛人不会跟你说,其实和他做出过同样的决定或选择的人有千千万万,而牛人之所以为牛人,只是他足够坚持和努力,动了足够多的脑筋,熬过了一个个困难的长夜,或许再加点小幸运,才能九死一生。
或许你正在纠结放学逛街看到的衣服买黑的还是白的、晚上吃火锅还是烧烤?但是你的同龄人可能在考虑是清华还是北大?以后工作是创业还是进入一个大型企业发展?
BUT从你来到这个世界开始,本来就是不公平的。
既然出生不能选择,但是无论身处怎么样的境地,总有那个几个人能够咬牙坚持,一步步从坑里慢慢爬上来,即便自己走的路是崎岖不平的。
反观更多的人呢,喜欢看着电视电脑、刷着手机、嗑着瓜子,刷着别人的朋友圈,看着别人天天在外面浪,羡慕别人过的生活。
如果你问他们为什么不努力一起呢?他们回答你:其实我也挺努力的,可惜当时做错了选择呗,错过了最好的发展时期。
那对不起,你的努力其实只是找到了一个新的借口,而你的选择不会帮你背锅。
没有努力,哪来选择?
有一个例子,一位女生中学在学校里学习成绩不错,但是在毕业选择专业的时候,她缺选择去了职业学校,学习护理专业,为的是想以后能有一个可以分配的工作。当时的同学们都感到很诧异,表示你这一步走错,后面步步错啊,可她并没有这么在意。
和她一起入学的一个关系较好的同学通过几年的学习,顺利成为了一名普通护士,在当地的一家医院中安心的工作。
而她并没有这样做,除了日常学校所学习的专业知识以外,她坚持这啃完了一本本像砖头一样厚的教材,一页一页的翻,一本一本的做好笔记,每次别人在外面浪的时候,她却把自己关起来,除了努力还是努力。终于,她如愿考行了医学院本科。
有一次她在复习报考研究生的时候,借宿在表哥家里,表哥无意一次凌晨3点起来上厕所,发现她房间的灯还亮着,所以之后她同样顺利成章的去了她想去的地方。
其实这并不是一个特别与众不同的案例,告诉的也就是我们其实不要太过在意你的选择,因为更重要的是当你知道你要什么的时候,无论怎么选择都可以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仿佛有些人天生就不存在选择的错误,无非是命运把他扔在这里,而他依然会拼命的生长,生根发芽,伸出枝叶,就算在一个无人问津的角落里,也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春天。
选择不代表结果
学校毕业后,我们可能会遇到人生很大的一个抉择,去哪发展呢?是留在故乡,还是去大城市寻求机遇呢?
我们见过大城市里的人们上班下班,每天公司打卡过着白领生活的;也有起早摸黑,端茶倒水做服务性行业的。
而小地方就不能过上舒适的生活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在山西阳泉市有个叫娘子关电厂的地方有位叫刘慈欣的人,他选择呆在那20年担任工程师。
白天,他和正常一样的上班、开会、处理各种事件。只有到了深夜,他才打开电脑开始码字,一天又一天,一篇又一篇码出了7部长篇科幻小说,其中包括了那部被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里程碑作品的《三体》,并且凭借这篇长篇小说获得了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作为亚洲第一位获得此奖项的人,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舞台。
世俗的眼光会觉得你呆在一个小地方或者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下就决定了人生的上限了。
但是刘慈欣证明了就算是在小地方,也超越了城市里大多文艺青年所追求的“诗和远方”。
其实还有许许多多的例子可以证明,选择虽然也重要,但是努力才是决定你的结果导向。
就像一辆奔驰在路上的汽车,遇到路口前需要的是你自身的内部驱动力来决定你要走哪根方向的车道,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方向。
因为,没有努力,或许你连选择的权利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