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一直在读书,几乎一周一本书,可是我的收获不大。看了那么多书,只记住其中的一些知识小片段,不了解作者的核心观点,不懂得怎么内化作者的方法。
为了提高我的阅读效率,也为了让读书改变我的生活。我就找有关如何阅读的书来看,别人推荐的书单是首选。我看了《如何阅读一本书》、《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的阅读笔记法》、《洋葱阅读法》、《如何高效阅读》等都是介绍如何高效阅读的书。
我先看了莫提默·艾德勒《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在豆瓣评分8.4分,书籍首页介绍说这是一本有关阅读永不褪色的经典。我看了前面两章,就犯困。书比较啰嗦,要细心认真看才能找到作者的核心观点。我没有耐心,看不进去这本书,就找来其他有关阅读的书籍。
虽然看了有关阅读的书,我的读书方法还是没有改变,从头到尾看完,也没有做笔记。通常一本书看下来,我还是没有记住书中的内容。
怎么办呢?在我听了成甲的小讲《读书记不住、不会用,怎么办》,我才知道我读书的症结所在。
成甲的课讲了读书的的两个误区和四个高效阅读方法,还分享了三个小技巧。
读书误区
1.读书就是要读完书
我一直都是这样读书。看一本书,都是要从头到尾读完,生怕漏掉了其中的重要内容。可从头到尾读完一本书,记不住,又有什么意义呢?我醍醐灌顶,读书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发生改变,而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
2.读书是一页一页的读。
我是这样读的,不管是小说、散文、实用类的书籍,我都是这样读书的。
成甲说,不管什么类型的书都是一页一页的读,会让读书容易中断,不够主动。
读书,应该是不同的书籍要用不同的读书方法。
那要如何高效阅读呢?
成甲提出了四步高效阅读法:
第一步,用5分钟读完一本书
第二步,先写答案再看答案
第三步,结硬寨,打呆仗
第四步,判断是否扩大战役
第一步,用5分钟破解一本书
从我们读书的误区来看,我们通常是阅读完一本书才明白作者说的内容,可我们时间不多,要怎样快速知道一本书的核心内容?
1.封面、封底
封面蕴含着很多信息,首先是书名,作者会花大量的时间去揣摩书名,所以书名能够告诉我们书写的是什么内容。还有就是腰封,腰封也有书中的具体知识。封底是他人对书的点评和推荐,看了别人的推荐,从中也可找到作者的意图。
2.序言
我挺喜欢看序言的,看了序言,就可以找出作者写书的目的,他是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
3.目录
看目录,知道书的结构推进,也可以从中找出你感兴趣的启发点。
4.结尾
结尾,我都是草草的看完,有时候还觉得结尾没有看。可在成甲说,结尾是作者对全书的总结,非常重要。看完结尾,就知道书的核心内容了。
5分钟破解一本书,5分钟是一个概数,我们是要用更少的时间了解一本书的大概内容。
第二步,先写答案再看答案
5分钟了解一本书了,我们就要看书了。但成甲让我们合上书,不看书。将你在第一步了解到的书的内容提出你的观点。
成甲说,每一本书写的都是作者要解决一个问题。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对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答案。
因而我们第二步就是写出自己的答案,再去对比你的答案和作者的答案有什么不同。
第三步,结硬寨,打呆仗
结硬寨,打呆仗,这是曾国藩著名的打仗方法,他就是运用这个笨方法将太平天国。
我们只是读书,为什么要用打仗的方法呢?
我们先来看看结硬寨,打呆仗是什么意思?曾国藩每打一个城市,都是让队伍先在城外扎营,然后开始挖渠道,每天挖一点,慢慢推进,直到将困得粮尽,什么都没有。
用这个方法读书就是要我们将书中的方法一点点掰开揉碎 ,然后用到生活中,为我们所用。
结硬寨,打呆仗可以用三个方法来进行:
1.现象
2.原因
3.行动
现象
现象分析就是我的经验和观点与书中的观点差距在哪里呢?
原因
分析作者的观点为什么会比我的好?可以用事实佐证,对比的方法来思考。其实分析原因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思考的越深入,越是明白作者的观点。
行动
践行你从书中的学到的方法,并把它内化形成你自己的能力。
第四步判断是否要扩大战役
通过前三步,你已经完全掌握书中的具体的观点,在这个时候,你就要判断这本书你还有必要继续深入阅读?
三个小技巧
1.彩虹标记法,标记书中的重点内容
主要是用红色、黄色、绿色三个颜色来标记,红色标记最有启发、最重要的内容;黄色标记看不懂的内容;绿色标记案例和数据。
2.遇到看不懂的地方,跳读
书中的概念有些看不懂,可以留白,跳过去,然后慢慢阅读书中的其他章节。
3.读书太多后,用印象笔记管理知识
一是将知识记录在印象笔记
二是列行动清单,将那些能改变自己的方法一一践行。
阅读一本书,是为了解决问题。我们会阅读一本书,是因为我们遇到了困惑,需要解决的办法。所有的阅读应当从使用开始,从改变自己的行动为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