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找一个合适的契机去中山古镇再走一遭,不知是因为去年的这个时候走的地方太少,会觉得那样的古镇异常安静古朴,还是真的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很幸运的是今日晨起六点左右,接着就买了八点钟的车票去往江津。打开电脑匆匆地在知网上下载了十几篇关于中山古镇的研究,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那本博士生关于古镇旅游的全面研究。试着自己去发现关于食物和风土人情中不一样的东西吧!
古镇吊脚楼建筑材料 竹子
制作者:
作息?年龄人群?
制作原料:
选取什么?为什么选取此材料?选取质量有什么讲究?
跟当地的原材料联系?是否就地取材?
烹饪方法:
跟当地生产生活有什么联系?
便利性和适应性体现在什么地方?
产生于什么时期,近代还是古代?
占收入的百分比?
烟熏豆腐
还是坐落在巷子尽头的那家铺子,老婆婆依旧坐在那张椅子上,不时拿筷子翻着豆腐,每隔几分钟从旁边抓一把麦麸,半掀起支撑豆腐的竹编,撒到下面当燃料。
石板糍粑
刘奶奶六十二岁,爷爷六十五岁。老人家从古镇开发后就开始做糍粑,算起也有十五年之久了。奶奶本来是在新街做服饰生意的,九八年洪灾后服装店都搬到上街去了,奶奶就转业做起了糍粑。糍粑选米是关键,婆婆是从当地农村农民那里固定选择的米,圆滚滚的,农民往往打出稻米就送到婆婆这里。好的糯米打出的粑粑也会更香,有粘性,拉出的丝也更有劲。
糯米要在前一天夜里用水浸泡,第二天一早就放在铁锅上的木桶中蒸,蒸上两个多小时,软糯适度变可以出锅。
接下来就就是将蒸软时糯米,趁热倒入石舂里捣碎,一次用十五斤糯米,用快两米的大木锤来来回回捣个半小时,看着石舂里成一团大糯米,几乎看不到小颗粒时,便是大功告成。爷爷尽管六十五岁,却在捣糍粑时表现出比年轻人还大的力道,但捣糍粑也不是完全依靠蛮力,捣几下就要适时地加入滚烫的开水,以便其与石器不相粘连。
捣好后就需要两个人配合着将其完整地拖出,婆婆用手在石舂内壁周围刷上一层热水,粘度极高的糯米离壁后,老伯用木锤舂到底,将一整块糯米团连根拔起,放到用生米磨成的粉上,避免与簸斗粘连。婆婆接着迅速沾上滚水,像挤汤圆一样,一手握出一个糯米团,另一只手熟练地配合摘取,放到铺着生米粉的簸屐上。本来还是圆滚滚的糯米团子放到斗上自然就塌成圆饼的形状。
被客人打包回家或送人的糍粑,两边都均匀地沾上米面,再用刷子轻轻在表面上拂扫,
历史?食物分布地区?
对于其他地区的适用性?
从配比方式如何评判食物好坏?
拍摄照片 制作视频
竹编老人
经过铺子时,老人正专注地编织着一个像酒罐的竹笼,游客问起时,听老伯说才知这是花椒筐,用竹子编起,密而不实,装花椒不会漏下也能过通风。青竹条编起的竹笼还带着浓浓的香气,像是北方夏日麦子成熟时的麦粒香,竹笼子要晾干,待青竹晒黄脱水后,才不会回潮。
老人一边编着竹笼,一边回应着游客的攀谈。花椒盅算是比较复杂的手艺,编起一个竟需着两个半钟头,之前路过竹编店只是问问,十五就会觉得略贵,这次坐下来拍了一个多小时后,每每插入一根竹子,都会觉得时间被放慢了,镜头一点点跟着拉近。花椒盅是从盅口开始编起的,肚身略圆,上下依靠手力的控制让其形状微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