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无论是什么人,都害怕这么一件事,那就是“死亡”。
人类,仿佛在生下来的那一刻,就有着想要“躲避”死亡的心理。在人们眼中,不要轻易谈论“死”,因为这是特别不吉利的事。
但是,我们不妨思考这么一个问题,是否我们不谈论了,这“死亡”之事儿就不会发生了呢?
其实,这一切行为都不过是“掩耳盗铃”而已。要知道,无论我们承不承认,生死永远都是不可测的,也许某一刻,死神就会降临到我们的身边。
要想让内心更通透,活得更有智慧,那我们就需要有直面死亡的勇气。
曾有作家写道,唯有直面过死亡的人,才有资格谈论何为人生。当人在内心深处对死亡抱有恐惧感时,那它往往会不期而至。
谈到“死亡”,那我们不妨思考这么一个问题,人活到了多少岁,会离“死亡”特别近呢?或者说,我们在人生的哪一刻,会跟死神擦肩而过呢?
说实话,每一分每一刻,都会有风险发生。要知道,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谁先会到来。
不过,对于上述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听听过来人是怎么说的。
02
李先生:从45岁开始,我感觉每天都活在忐忑当中。
李先生今年已经48岁了,还差两个月就49岁了。对于49岁这个坎,李先生特别害怕。可以说,从45岁开始,他忐忑不安到了今天。
很多人都特别不解,到底有什么可害怕的呢?人生不就一睁眼,一闭眼而已。
其实,李先生害怕的,并不是自己的身体,而是妻儿父母。孩子还没有结婚,妻子没有工作,年迈的父母需要养老,如果他有什么问题,那他们该如何是好呢?
45岁之前,李先生都有到医院体检的习惯。可是,45岁之后,李先生却不敢去了。为什么呢?因为他害怕验到什么问题。
有些时候,他感觉到头晕,有些时候,他感觉到哪里痛。没办法,他只能安慰自己说,这都是些小问题而已。
众所周知,45岁之后,人体的情况将一日不如一日,哪怕是做事的精力也会有所减少,整体的身体状况都差了下来。
更何况,中年人上有老要照顾,下有小要抚养,中间还有夫妻俩要生活。如此巨大的压力,又能让他们怎么办呢?
也许,人生最危险的年龄段,是45岁到55岁这十年。
03
张大伯:70岁后,总感觉多活一天就赚一天。
张大伯退休已有十年的时间了。在退休之前,其实张大伯是名副其实的运动达人,不仅经常长跑,还经常登高爬山,反正给人一种精力充沛,老当益壮的感觉。
但是,到了70岁之后,张大伯有点不敢爬山了,也不敢去别的地方旅行了。为什么呢?因为他害怕有什么意外会发生。
如今张大伯每天都待在家中,有空就带带孙子,不带孙子的时候就刷刷手机,反正活得比较消极,也没啥好的心态。
为什么张大伯会出现这样的想法呢?其实,这跟张大伯上了年纪的情况不无关系。要知道,年纪越大的人,越喜欢胡思乱想。
很多人会疑惑,为什么年纪越大的人,越喜欢胡思乱想呢?
人上了一定的年纪,内心所思所想的,都不是未来过得有多好,而是自己的身后事怎样,会什么时候离开。
有句话说得特别好,人老了之后,并不是越长寿越幸福,而是越长寿越害怕,不知道自己何时离去。
有些时候,最靠近死亡的,并不是我们的身体,而是我们消极害怕的心态。
04
对于普通人来说,到底哪个时间段最靠近“死亡”呢?
一般来说,45岁到55岁这十年,那是危机频发的开始。而70岁之后,人会活得愈发消极,内心的想法也愈发趋近于“死亡”。
其实,终究是45岁到55岁这十年最可怕。
前几天有人在后台咨询我,问了我一个问题,她的丈夫在47岁的时候离开了,如今自己不仅有大儿子要养,还有刚满6岁的二胎要照顾,该怎么办呢?如果不是有孩子牵挂,自己早就离开了。
看到这样的咨询,不禁感觉特别痛心。在家人最需要的时候离开了,那最悲惨的,其实不是离开的那个人,而是他的伴侣和孩子。
人生最无奈的是什么呢?那就是还未见到孩子长大,就为了一点钱财而失去了性命。
尤其是大城市的中年人,整日忙碌于工作当中,把钱财放在了首位。如此,没日没夜地透支自己的身体,那真的有价值吗?
要知道,人生最有价值的地方,就在于自己活得不错,身边的亲人活得幸福,后代能够安稳地长大。这,才是每个人最值得高兴的地方。
死亡,对于个人而言并不可怕,对于家人来说,才是不可治愈的心灵创伤。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