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类创新》成为第一的终极战略54【313】2023-6-13
互联网:新品类最佳孵化器
通过互联网平台孵化新品类,已经成了企业首选。
首先,互联网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对市场的理解,互联网起步就是全国市场甚至全球市场。
其次,互联网本身就是最大、最多元的渠道,有大量的垂直渠道、精准渠道用来测试新品类。
再次,互联网是真正的“主流”媒体,信息传播极为迅速。
最好,互联网已经形成了商业闭环,信息发表、商品交易、线下物流、用户运营所构成的系统,足以支撑新品类的孵化和成长。
今天,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新品类通过聚焦线上平台,成功起步后迅速进入线下,比如大量的“新经济品牌”就是这样诞生的。
成果:成为品类之王
品类创新的成功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在消费者心智中代表一个品类,成为品类之王。
确保心智绝对领先
长期来看,心智决定市场,心智一旦领先,市场会随之而动。如果失去心智地位,市场地位就会被撼动。只有心智份额才是稳定而牢固的资产,只有心智中的领导者才是真正的品类之王。
如今,互联网诞生了很多网红品牌,但网红不等于长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量的“淘品牌”,它们依托早期较为低廉的流量成本迅速成长,实现几亿十几亿的营收。很多品牌在销售上已经实现了市场领先,但在心智地位方面十分薄弱,有的甚至没有在潜在消费者的心智阶梯里出现。随着流量成本的提高,这些淘品牌销量不断下滑,有的甚至已经退出了市场。
大量企业只关注销售额和市场份额,导致市场份额高于心智份额。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因为缺乏心智份额支撑的市场份额非常脆弱。今天大量的“抖品牌”也面临这个问题。“网红”品牌如何变为“长红”品牌,最核心的步骤就是提高心智地位。
互联网上的主动搜索是一个重要的心智指标。消费者对某一新品类的主动搜索量,可以作为该品类心智接受度和成长性的参考。
(1)升级定位。
按照一般的竞争规律,新品类越成功,就会有越多的企业和品牌看到新品类的机会,模仿者蜂拥而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品之间的差异会逐渐缩小,最终在一个品类里挤满了产品层面差异很小的竞争中。比如,像智能手机品类诞生的初期,iPhone在产品性能上遥遥领先,随着时间的推移,三星、华为、opp、vivo、小米等迅速根进,在性能上与iPhone的差异逐渐变小。
此时,品类的开创者和领导者所面临的核心问题是竞争问题,战略聚焦由新品类开创初期的“做蛋糕”转向“切蛋糕”,将定位升级作为核心,以此来巩固自己的品类地位。
与模仿根据者不同,品类创新起步就是领导者,天然拥有品类开创、发明、领导者等高势能的信任庄。在这些资源中,“抢先定位”仍然是首选。对于大部分品类来说,“市场销量第一”具有可信度;对于奢侈品品类,“领导者”更多表现为稀缺性和热销;对于某些技术性品类,“技术领先”对于心智的影响优于“销量第一”。
(2)投入战略性资源。
大部分品类开创者在初期,市场份额都高于心智份额。当新品类经历拐点,进入起飞巡航阶段时,企业必须进行战略性的资源投入,确保自己在大量涌入的消费者心智中成为品类代表。这样做,一方面夯实了自己在品类中的心智地位,另一方面给新进入的对手设立了更高的竞争壁垒。
(3)品类之王的心智份额。
在消费者心智中成为某一品类带的标准是什么?心智份额的绝对垄断。
根据我们对多个品类之王的心智份额和市场份额的研究发现,那些公认的品类之王,像茅台、王老吉、可口可乐等,心智份额高达90%。
计算一个品牌的心智份额最简单的计算方法,就是潜在的消费者基于某一品类中想到品牌的第一提及率。从多个品类的比较看,90%是一个理想的心智份额比例。这个数值在大多数品类中代表了品牌具有非常稳固的心智地位。在快消品领域中,在不存在渠道缺陷的情况下,与之相对应的市场份额也通常在4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