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过的书很少,小说更少,英文小说特别少。原因一是跟小说相比,以前更喜欢哲学类的书,虽然也没读几本;二是对大部头名著望而生畏,说白了就是太厚,看着害怕,所以虽然在英语的世界里抬头不见低头见,但就是下不了决心去读。
九月初的时候突然想读点英文小说,所以就想起了这套书。读过之后觉得非常好,所以分享给大家。
一. 为什么叫3000词?
其实《床头灯》已经有年头了,沈阳航空工业出版社2005年出的第一版,距离现在已经十多年了。当时我还只知道《书虫》系列,《床头灯》是近两年才知道的。
为什么叫3000词呢?因为它是用现代英语中常用的3000词,确切来说是3300词,来改写大部头的世界名著。后面还有5000词和6500词系列,觉得3000词太简单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
《3000词系列》共5辑,每辑10册,共50册。每一本改写的作家是不一样的,但改写都围绕着一个原则:尽量使用简单的词汇和句式去表达复杂的意思, 非常适合想了解世界名著但又没时间啃原著的人。
其实,上大学的时候,泛读老师要求我们的必读书目是《圣经》、《伊索寓言》、《古希腊罗马神话》、《一千零一夜》等等。
还有一个推荐的就是《书虫》,也是经典的简写本系列, 薄薄的一本,绿色封皮。当年也只读了几本,比如《雾都孤儿》、《远大前程》和《野性的呼唤》,讲的什么基本忘了,就记得这几个书名了。
所以,这一次就像卖药的广告里说的,我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开始读的,可是没想到一翻开根本停不下来。
上面说过了,《3000词系列》里面大部分的词汇都是日常使用的基础词汇,为数不多的生词也基本都会给出注释,节省了翻字典的时间和麻烦。
用的句式80%以上都是简单句,定语从句、复合句都很少,偶尔会使用一些简单的倒装啊、插入语,比如“She thought, even though, that....”, 即使不理解,也并不影响理解句子的意思。
而除此之外,基本不需要在语法的理解上多费什么心力。对照了一下译文版,我认为这一版的英文要比它本身的译文版和原著的译文版都要好读。
二、读完一本大概要多久?
估计大家最关心的是:这得花多少时间啊,我忙啊!
我从9月3号开始读第一本,到10月21号最后一本,共49天,50本,约135小时, 平均耗时约每本2小时40分钟。
其中耗时最多的是第一本《飘》,用时3小时25分钟.原因是我当时读的时候尝试着做笔记,也没想到自己能读下去,所以开始读得比较随意。等到读了几十页之后才发现了趣味,就把笔记扔到一边,一口气读完了。
也是从这一本开始,我发现原来也没我想象的那么难读嘛,不错不错,明天再读一本,当时也没想到能把50本全读完。
上面的时间只是给大家一个参考,你可能会比我用的多或者比我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可以打破以前那种名著又难读又耗时的印象,慢慢向它靠近了。一般来讲,即使每天只读上半小时,一周也可以读完一本了。
三. 从哪本开始读?
读到这,估计有些人开始蠢蠢欲动了,但这么多从哪下手呢?这里面的名著基本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可以先找自己最熟悉的读,或者按照它每一辑的顺序依次读下去。下面把我喜欢的几本以尽量不剧透的方式分享给大家:
1. 《飘》——这是我读的第一本。之前一提这些书名我就打怵,所以我其实是抱着读不下去的心情开始读的,结果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竟然一口气读完了,而且非常喜欢。
其实这种对名著打怵的情况是很普遍的,有史学家曾说过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确实是非常杰出的著作,但也因为它被放在了太高的位置,反而让普通人望而却步了。
这一系列用这种简写的方式把语言层面的难度大大降低,就是希望能够帮助我们打破这种恐惧。
2.《小妇人》——以前以为讲的是几个结了婚的女人在一起家长李短,结果发现自己误会了书名,主要是误解了“妇”这个字。其实书中的几位女性形象都非常鲜明,各有各的闪光点,和《飘》一样,让人感到一股令人震撼的女性力量。
3. 《秘密花园》——这个书名之前总是听说,好像有一套彩绘的书就叫这个名字吧,但小说是头一次看。读完之后我的感受是:不快乐的人读了会快乐,快乐的人读了会感动,经历过不快乐之后又找到快乐的人读了会觉得心有戚戚焉。
4.《野性的呼唤》——这个以前大学的时候读过,但是当时读的时候就不太认真,现在早忘光了,就记得讲的是一只狗。这一次读完之后觉得以前读的那种态度真是糟蹋了这本书。这一系列还有一部《白牙》也是杰克伦敦的作品,是《野性的呼唤》的姊妹篇。
5. 《了不起的盖茨比》——我应该是通过村上村树知道这本书的。当时看的是中文版的,不喜欢,觉得为什么要写这么个人啊,一点也没看出这书哪里值得欣赏。这一次读才算是看得明白了些,啊,原来是这个意思。这也是为什么我说这一系列比原著的中文版还要好读。
6. 《螺丝在拧紧》——恐怖小说,看之前我是不知道的,读着读着我才发现:艾玛,鬼片儿! 可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只能硬着头皮读下去。故事还是很吸引人的,可怕程度用时间来衡量的话,一个晚上吧。喜欢恐怖小说的可以从这本书或者《吸血鬼》下手,不喜欢的可以先避开。
7. 喜欢童话的朋友可以去看《格列佛游记》、《杨柳风》、《爱丽丝漫游奇境记》、《鲁滨逊漂流记》、《彼得潘》等。家里有小朋友喜欢读书的也可以看这几本。
8. 喜欢科幻的朋友可以去看《化身博士》、《大战火星人》、《时间机器》等,当时我读的时候就怀疑这几本应该算是科幻的鼻祖了吧。其中《时间机器》里面有一个场景,在《黑客帝国》里面就出现过。这种在书外看到书中情节的体验总是很特别。
9. 如果单从篇幅长度来看的话,这一系列都差不多,我相信这是在编写的时候有意为之的。但是其中一些,比如《圣经故事》、《希腊神话故事》等里面频繁出现比较陌生的地点、人名,就需要对照中文才能知道说的是哪、是谁、这样就要耗费一些时间。
还有一部《三个火枪手》是法国小说,里面的人名到最后我都没记住。恰巧之后看到电影《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主持人问男主的一个问题就是其中一个火枪手的名字,当时我就懵了。所以如果不是对这几本特别感兴趣的,可以放到后面再读,虽然我也强烈推荐大家不要错过它们。
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这些著作能够流传到今天,它们的精彩不是我三言两语就能概括的,况且这还只是简写本。不过如果读完之后,能有一种想要去读原著的冲动,就说明你看出趣味来了。
四. 这套书怎么读?
估计大家已经有自己的阅读习惯了,如果是的话,就按自己的习惯读好了。如果完全不知道怎么下手,可以参考下面的阅读三步走:
第一步,内容层面。你会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下面发生了什么,想知道两个人有没有在一起啊,坏人有没有得逞啊之类的?那就满足自己的愿望,先通读一遍。
我觉得读书首先要让自己感到乐趣,尤其是读文学作品,不要跟自己较劲,非得上来就硬着头皮去分析这个研究那个。这样会耗费太多精力,反而坚持不下来。
第二步,框架层面。这时候你的好奇已经得到满足了,合上书想一下你会有一个大致的框架,还会有一些印象深刻的段落,再到重点的章节去看一看,理清文本的框架,逻辑顺序等。
第三步,语言层面。看看作者是怎样用我们常用的3000词将一个经典故事讲得既明白又好看的;看看有没有可以借鉴的表达方式。
比如在《飘》中用到的比喻是最多的,印象最深的是说白瑞德的微笑like a wolf(像一只狼), 而我脑补的画面却是二哈的微笑,不过就这样我就把它记住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很自然地丰富我们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我把语言层面放在了最后一点。虽然我们主要的目的是学英语,但是不必总把目光集中在词汇上面。单词虽然是基础,但它必须在句子中才能起到表意的功能,才能体现价值。
这一系列就是用经典小说的形式,以鲜活的故事背景为我们展示了3300词的魔力,比那种一趟一趟的单词书要有趣得多。
另外,这套书还配有录音,都是专业人士录制的,我只听了一点。喜欢“听”故事的,或是想练听力的,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五.《3000词系列》是不是太简单,不值得读?
我现在正在读《5000词系列》,目前已经读完六本,包括三本小说和三本人物传记。其中小说的内容、对白、描写、遣词造句的精彩程度都提升了很多,细节丰富了,就更有小说的感觉了。
三本人物传记中,先读的是《亚历山大大帝》 和《彼得大帝》。读这两本书的时候,尤其让我感到这一系列中作家的手脚被放开了似的,词汇难度提升,句式和语法都要比《3000词系列》复杂很多,但读起来也更过瘾了。
《维多利亚女王》的篇幅最长,耗时最多,共用9个多小时,但词汇和句式难度较上面两本要简单一些,笔调也更亲切自然。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亚历山大大帝》和《彼得大帝》的里面人名、地名、山川河流的生词乱飞,但是这两本书的翻译非常好,对比《3000词系列》的翻译和里面令人费解的、丑到毛骨悚然的插画,提升了不只一个档次。
尽管如此,我仍然建议初学者从《3000词系列》开始读。有人说3000个单词的词汇量也就是个初中水平,觉得没什么可看的。但是,我认为学口语也好,学写作也罢,我们要学的不单单是几个单词,而是整体的表达。
说话不可能一个词一个词地蹦,写文章也不能想到什么单词就随便放上去, 它要有内容,有逻辑,有遣词造句,有篇章布局。
很多时候我们说不出或者写不出,并非只是因为缺少词汇,更多的是不知道说什么或者怎么说。不排除一些人确实连初中词汇关都没有过(那就更应该从这个系列开始看了),但更多的人是有了词汇量,却不知道怎么用,而这一系列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范例。
我看到在每本书的序里都有王若平先生的建议,其中一条他提到,每一系列至少要读上30本。不要被这个数字吓到,可以先试着读上个3本。如果看出趣味了,兴许30本还不够读呢。
最后,学语言是慢功夫。抱着细水长流之心来的,多半能走到最后;抱着速学速成之心来的,大多只走到半路。越是初学或是久学不得,越要重视基础。笨的人总想找聪明的方法,而聪明的人都在下笨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