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状态是一个点,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当中的,可无论如何变化,就心理层面而言,都存在于三个层级里面。死与活,活着的正常与异常,还有正常者的健康与不健康。
我们说与一个人打交道,其实是在与一个人的心理打交道,无论我们对一个人满意还是不满意,都是一种心理感受,臧克家在《纪念鲁迅有感》一文中写到:“有的人死了他还活在,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诗人笔下的死与活。就是针对心理层面而言的。尽管鲁迅先生生命已逝,但他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我们都说佛是觉察的人,祂每时每刻活在当下,也就是说一时。而人呢?始终是沉浮在时间的洪流当中,缠绵于过去、现在和未来——三时。一般而言,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如果处在过去,就会抑郁——抑郁就是对过去的悔恨。如果处在未来,则会焦虑——焦虑是对未来的恐慌。这两种情况下的心理状态,对个体的当下而言都是死的。所以我们说努力活在当下很重要。那么什么是当下呢?身心一体,即为当下。比如你今天出门摔了一跤,该怎么办呢?对,立马爬起来。能够立马爬起来,说明你的心理状态是活的。可有的人却不这么做。当他发现自己摔跤之后呢,不是立马爬起来,而是趴在那儿后悔:假如我今天不出门就好了。假如我今天不走这条路就好了。这个人就是活在过去。其心理状态是死的。另外一些人摔倒之后也不是立马爬起来,他倒不是悔恨,而是担忧,不能爬起来,万一爬起来再摔倒怎么办?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前怕狼后怕虎,不敢前行了。因为摔跤引发了他对未来的恐慌——也就是焦虑。
现实中我们如何判断一个人是死还是活呢?对,通过观察他的眼睛,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比如当我看着你,你对我微微一笑,那此时此刻,对我而言你的心理状态就是活的。可当我在看着你,你却在低头看手机,或者在干别的,对我而言,您当时的心理状态就是死的。那么,我们就要反思一下:我们在与爱人、与孩子、与人的互动过程中,有多少时间是活的?又有多少时间是死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