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传》一书,读完,倍觉此书背离了它的命题,这完全不是富有情感色彩的传记。只能说这仅是一部东拼西凑之书。本书全无传之灵魂,没有很精确的时间轴。故事随机而来,转瞬即逝。并且还有些许事件重复,不知是不是编者们在凑字数。
如果书名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故事》,我就无言可说了。当然你非要说这就是本书的编写之法,也无可辩解。
但,毕竟这也是编者们辛辛苦苦收集来的料子。我们应有感激之情。
宋太祖赵匡胤的智慧是令人折服的,在一则则故事中,无不诠释着帝王之权谋之睿智。
赵匡胤生在将门之家,他的父亲赵弘殷中年得子,希望儿子能匡扶乱世,成为叱咤风云的人物,所以起名”匡胤“。
他父亲亲自教他练武,并给他聘到儒学老师习读《四库全书》。成年后的赵匡胤,开启闯荡乱世的生活,立志寻找机会,干一番事业,光宗耀祖。在三年漂泊中历尽艰辛,但从未放弃一颗学习的心。如《素书》所言:“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意思很明了,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加入郭威的军队是赵匡胤人生的转机,他也更加努力了。
赵匡胤的智慧谋略,源自博览群书。
赵匡胤酷爱读书,战斗之暇,他抱着书本阅读,一些将士看不惯,就嘲笑他,读书有啥用,战场上要的是厮杀勇猛。对于此,他仅仅笑而应之。
每次行军打仗得到的奖赏,他大部分钱财分给士兵,留下书籍。士兵们都很敬重他,认为他不但不贪财还非常上进。
有次,他夺取寿州后,收集了几不少木箱,装了几辆马车。有人嫉妒他,举报给后周皇帝,说他借机搜刮金银财宝。后周皇帝派人核查,打开一看全是书籍。后周皇帝十分不解,你作为一员大将,不努力坚甲利兵,要这么书有何用?赵匡胤回答说:我只想做皇家的良将,我觉得仅靠我的经验行军打仗太过于狭隘,况且由于见识浅薄而不能领会皇上的意图,想多读些书籍,从中学到有用的知识,广增见闻和智慧,更好的为国家效力。
赵匡胤熟知项羽的故事,项羽以力大无穷,英勇盖世而著称,却胸无点墨。虽拥百万雄兵,战车无数,还是被刘邦打得落花流水,最后自刎于乌江。项羽的悲剧,无时不提醒着赵匡胤抓紧时间学习文化知识,以备将来之需。
由此,也诠释一个道理,生活经验无论如何丰富,如不加以阅读学习,知识总归也会有不够用的时候。说白了仅靠吃经验的老本,一不小心就会吃亏了。这一点赵匡胤很是清醒。
赵匡胤跟随周世宗皇帝时完全没有争做帝王之心的,周皇帝也算是有鸿鹄之志要统一天下的明君,令赵匡胤敬服。
而在周世宗皇帝逝后,赵匡胤萌发了自己做皇帝的想法。他以详细缜密的计划,依靠赵普等名臣,建立了宋朝,这个过程基本上没有太残暴的战争,没有过多的流血事件。
赵匡胤称帝后,以宽仁,爱民,体恤下属,逐渐稳定了大宋政权,他广昭人才,改官制,废旧制,革新科举选拔制度。他做事计划性很强,每件事都做到细致周密,从而巩固政权。
赵匡胤深知:马上得天下,而不能马上治天下。“宰相需用读书人”他感慨道。所以他屡屡鼓励臣民多读书,增进见闻。
这就如一个企业,老板带头且鼓励员工学习,大家都会是赢家。
赵匡胤最为高明之处是他立祖训,不杀士大夫。就因为这样,大宋才存活了300年之久。
杯酒释兵权是非常英明的分权方法,而没有像其他开国皇帝一样兔死狗烹,赵匡胤从未杀过一个功臣。
善于听取他人建议,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为此他设置了专门的纳谏部门。
赵匡胤也是一个法律意识很强的人,他认为只有依法治国是久安之计,也是国家大策略。所以他召集文士,编撰《宋刑统》。使法律条文更容易让广大民众理解遵守。
读完此书,不免感慨,终其一生,都离不开“宽仁”二字,对于“宽仁”怎么理解呢?
善解他人,还是善解自己,还是算是处事谋略的手段?
我觉得这应该取决于我们对人性的认知,对于生存世界的把控,更取决于个人修养。
我们往往很难对身边的人宽仁,因为我们存有攀比心,嫉妒心,甚至控制欲望,当然还有利益冲突,讲究面子。
人人好面子,他人一强就成敌,一弱就成嘲笑的对象。
所以,我们要学会舍弃这些虚伪东西,接纳他人的优秀,谅解他人的无知。做最好的自己!
历史是一面镜子。宋太祖赵匡胤也不是生来就具宽仁之心的,必定是他生活履历的积累,日常的学习总结。只有宽容他人,仁心天下,才会有长久的美好,才能成就自己。
所以赵匡胤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