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观点:
1、比较就是陷阱,但比较就是现实存在的,所谓的成长,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就是不断把别人比下去的过程。
2、在某个技能上(或者某个维度上)死磕,确实是一个策略,也不一定是 不好的策略。但,为什么不想想“也许有什么别的策略呢"?
借用几何术语的话:单个维度上,大家比的是长度;两个维度上,大家比的是面积;三个维度上,大家比的是体积。
实际上生活有很多个维度,每个人也都是立体的,不是平面的,更不是一根线。
3、为什么郎平和李宁看起不比其他奥运冠军更成功呢,因为他们两个人都是在自己曾经做的好的维度之外,另外开拓了一个甚至多少维度。
4、其实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团队“
5、跨界成本越大,越有可能获得极大的利润。由于跨界成本太大,所以在还没开始之前,就已经甩掉了大部分的竞争者。而此时需要做的,只是按部就班的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即可。
所以在学习这个事情上,不应该太局限。多寻找一些貌似无关的领域去学习,因为这些领域的知识一旦用上了,能够带来的回报也是巨大的。
每次跨界,都是给自己拓展一个新的维度。一旦跨界成功,实力或者竞争力的提升,只能是”几何级别“的,绝对不可能仅仅是”每天进步一点点“那么简单
6、有一个重要的窍门:你要在至少一个维度上足够突出。
因为凡事都有成本,你必须有赖以生存的技能或维度。
如果你赖以生存的维度不足够突出,无法满足你的基础成本,那在这个维度上偿的得分相当于负分。这样其他领域不论有什么成绩,最后乘出来的”面积“也好,”体积“也好都是负的。
不论是单维度的死磕还是多维度的拓展,目的都是希望最终能够得到一个”最高分“,面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规划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路径。
如果暂时没有足够突出的维度,那就好好打磨自己的技能;如果已经在某一维度足够优秀,不要沉浸于已有的成绩中,不妨换个角度去突破一下自己的局限。
7、外处平庸肯定是不行的,不求处处突出,但起码要在一个甚至多个维度上处于一个相当优异的位置,这样的时候 ,多维度的意义就开始几何级数增长。
我的读后感:
这篇专题算是纠正了我的一个错误认识。
多维度竞争力的打造也是我一直想要做并且在做的事情,但是有一点我忽略了:至少要一个维度足够优秀,特别是在赖以生存的技能上。今天的学习让我醍醐灌顶。
为啥长久以来多维度的学习没有起到效果,原因就在这,本职技能就不够优秀,于是其他维度的知识技能也不能发挥作用。
为啥觉得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技能,因为本职技能这个维度就没打磨好,就去开始别的维度,到头来什么都拿不出手。
专业技能是财务,目前靠它生存,这个技能没有足够突出,仅是够用而已。这个维度还未打磨好就去开拓其他的维度,顾此失彼了。
今天学完这个专题之后,重新审视了一下自己的各个维度的技能。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打造好我的专业技能。其次,继续学习打磨商业和营销能力、英语能力、理财投资能力、演讲与口才能力、写作能力等等这些维度的技能。像其他的摄影、舞蹈都是我个人生活比较热爱的其余维度。
这样子似乎找到了重心,至少不会像以前那个每个都学一点,但心中总感觉少了点什么。现在终于明白,只有做好了靠它吃饭的主业维度,其他的维度的技能才能显得光彩熠熠,才能产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