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情的终结》是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备受推崇的作品,马尔克斯和福克纳都曾给予这部小说极高的赞誉。
小说以二战为背景展开,讲述二战时期,作家莫里斯为了获取写作素材,接近了一位资深公务员的妻子萨拉,想借此了解公务员的生活,为自己的小说人物寻找原型。但两人在相处中产生了恋情,他们终日厮守在莫里斯狭小的两居室里,挥霍着自己的爱。那时候,爱情是比战争更重要的事。
一次轰炸当中,萨拉为救被炸昏的莫里斯,向天主祈祷,只要能让莫里斯活着,她会永远不再见他,莫里斯活了下来,萨拉痛苦又决绝地不辞而别。二人的恋情就此终结。
两人分开后,莫里斯在嫉妒与猜忌的痛苦中度过了两年,他恨萨拉,他相信萨拉离开自己是因为另有新欢,自己不过是她众多情人中的一个。一次和萨拉丈夫的偶遇,驱使他找到一位私人侦探跟踪萨拉,想要找出那个让萨拉离开了他的男人。在跟踪萨拉的过程中,他意外得到了萨拉的日记,并从中得知了萨拉离开自己的原因,也确认了萨拉对自己的从未停止的爱。
但不久之后,萨拉死于疾病,莫里斯与萨拉的丈夫迈尔斯和睦相处,死亡消解了他们之间的嫉妒,对同一个女人的爱让他们成了同室而居的朋友。
福克纳称此书为他那个时代里最真实也最感人的长篇小说之一,格林写出了一段狂热的恋情如何煎熬着身处其中的两个人,细腻的心理描写恰恰是此书中最动人的地方。
在两人的这段恋情之中,始终有着狂热的猜疑。莫里斯一直以为恋情会终结,这种不安全感,使他嫉妒萨拉的丈夫迈尔斯,因为萨拉不愿离开这个无趣的人。他相信萨拉忠于丈夫只是因为他有着稳定而不菲的收入,自己靠写书永远无法给她这样优渥的生活,不管他们如何相爱,爱情终会败给温情和习惯。在这种极度的不安之中,他与萨拉不断因为小事争吵,明知这样的争吵只会把一个爱的人更快地推出自己的生活,但是争吵还是继续下去,甚至负气般将事情越搞越坏。直至萨拉死亡,他仍然认为,并不是那个祷告终结了他们的恋情,在他们因种种不充分的理由,因为恐惧恋情的终结而争吵时,当他们的联系越来越少时,恋情已经不可避免地在走向终结,他几乎是在眼睁睁看着两人如何走到了分手的那一步。
萨拉却始终相信,即使不见面,彼此仍然能够相爱,就像人看不见天主,却能爱着天主一样。和莫里斯在一起,改变了萨拉,本无信仰的她最终皈依了天主教,但是对天主的信仰和爱情一样使她痛苦。正是对莫里斯的爱,让她开始坚信天主的存在,而如果作为教徒,她就永远不能够再见莫里斯,信仰和爱情的斗争,终于使她疲惫。在她决定离开丈夫和莫里斯厮守的时候,却因丈夫的挽留而选择了留下来,她的爱,纯粹而隐忍。她宁愿忍受没有莫里斯的煎熬,过着自己无法喜欢的没有人仰慕没有人为她激动的生活。但痛苦,终于使她不愿在世间活着,她对莫里斯爱得深沉,但她所想要的平平常常的堕落的凡人的爱,却是她最不可得的。她是一个坚强到可以承担一切痛苦而给别人带去幸福安宁的人,也是一个一生追逐爱却终究爱而不得的人,她死了,唯如此,才能得到永远的安宁。而她对莫里斯的爱,也成为永恒,随着她的死亡消逝的只是这段恋情。
萨拉死后,莫里斯在痛苦当中思索两人之间的种种,才发觉自己对于萨拉并未有深的了解。开始时狂热的爱,狂热的嫉妒,在后来都变成了狂热的恨与猜疑,这样的状态,就像魔鬼,俘获了他,使他对于萨拉从不曾仔细审视过。直到永失所爱,他才从别人的嘴里了解到萨拉是多么像一位天使。而同时,萨拉童年读物上的只言片语,也让他看到生活是如何改变了一个人,当初那个天真又有些霸道的小姑娘,在和他相爱的日子里,所得到的更多的是痛苦,以及对自身的不能接纳。他也才意识到,对于萨拉而言,总是把自己的批评记在心上,而把自己的赞美像雪花一样从心中滑落。
“爱是长久忍耐”,萨拉正是奉行着这样的信条,让自己身边的人得到快乐幸福和安宁,而她自己忍受着种种的痛苦,直至再也不愿活在世间。她死了,时间流逝,痛苦的莫里斯终会得到安宁,这正也是萨拉向天主所祈祷的。也或许,在得到安宁的这一刻,莫里斯终于可以像萨拉一样去爱,也相信爱。
爱,爱情,是文学永恒的话题,每个人都需要爱,但是,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没有学会如何去爱。一个人,不仅需要爱,还要学会去给予爱。萨拉和莫里斯仅管相爱,但是爱情带给他们痛苦,莫里斯饱受嫉妒和猜疑之苦,而萨拉在拥有信仰还是拥有爱情中艰难抉择,在无性无趣的婚姻和炙热的爱情中徘徊,终于不堪承受这一切,所以她做出了选择,那便是不再活着。
以爱之名走进彼此的世界,而在这段关系中,两人所得更多的,不是快乐安宁,理解欣赏,而是痛苦。这种入骨真实的痛苦打动每一个曾饱尝爱的苦痛的读者。而这份痛苦,于他们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这固然是因为萨拉是一个有夫之妇,但更在于两人对爱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方式。然而,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爱与痛苦并生,或许才是世间众生真实的人生。而能够洞察人生真相,冷眼剖析人性,却同时以悲悯之心关照人的内心,小说才能真正打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