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说过:“未经过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今天的学习就从这句话开始吧。
“作为阅读的研究者或教育者,我们必须对阅读作出深刻反思,然后才能说自己研究过阅读,或者说真正教了阅读。站在诠释学的立场,阅读简单来说就是读者对文本的理解过程。”这是今天走近的一位“大家”在他的著作中提及的一段话。这位“大家”就是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于泽元教授。
于泽元教授是河南邓州市人,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哲学博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后,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生导师,副部长。他曾任中小学教师、教导主任、校长。中国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理事,重庆市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重庆市基础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等。
当我看着这一大段的关于他的介绍的时候,脑海里却浮想着他在自己的著作前言中写到的另外一段话——
“1989年,我中师毕业,闲着无事就去自考,几年下来,不仅没有买任何教科书(书都是借别人的旧书),也没有参加过任何辅导班,居然只有一科考了两次,其他全是一次考过,每门课(除了英语)复习的时间都不超过一周,后来报考研究生,虽然换了专业,但政治加专业课总共花费的时间不到三个月,同样是一次考过,专业课分数都超过了80分,再后来读了博士,渐渐发现,“读书改变命运”(这是他小时候父亲告诉他的一句话),可能真的在我身上实现了,但对有些人并非如此......”
“我为什么能够如此顺利的走上求学之路,由一名小学教师成为一名海归博士,再成为大学教授,除了读书较多以外,还因为长期的自学生涯让我学会了在不同的阅读材料中不断融通信息,整合信息。任何阅读材料到我这里,我都习惯于把其中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去,因此在需要的时候提取毫无障碍,而且可以实现更加灵活的链接......”
比起“一系列的头衔式”的介绍,我更喜欢他自己这段平易近人的叙述,看到他也是中师毕业后,内心更是有种蓦然的亲近感。一时间竟然想起了母校的校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年这八个红色的大字赫然地矗立在正对着校门的教学楼的大门之上,成为了多少师范学子虔诚遵循的做人之本,为师之道......看着他的学习之路,心中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也许于泽元教授的这份成长经历正好触碰到了压在心底很久的那份“曾经的梦想”吧,只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曾经的梦想”早已经成为了“泡沫式的幻想”,曾经的激情已经消逝,曾经的梦想已经遗忘,而岁月的年轮却一再旋转,时光的褶皱早已布满心间.......可是又能怪谁呢?人啊,总是走着走着就忘了自己当初出行的目标,人生路上的岔道很多,诱惑也不少,在流连于脚下的风景时,早已忘却了远方的远方......
曾经的自己真的很少思考呢,“未经过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脑海中的这句话再次让我如负芒刺。不忘初心,真的很难,砥砺前行,却也未尝不能!但愿未来不要再次忘记今天的初心。
今天花费了一下午的时间,才跟随着于泽元教授的步伐,阅读清楚了一个问题——“什么是理解”。为何?因为“阅读简单的来说就是读者对文本的理解过程。”那么,如若想要深入地了解什么是阅读,什么是群文阅读,关于理解这个关键的字词是一定要弄清楚的,因为“知其然,必要知其所以然”嘛。
理解是人对他者本体和价值的认识,具体到阅读上,理解就是对文本的内容及其价值的认识。因此,理解“阅读理解”的核心在于:“文本的内容及价值如何成为读者的认识?或者说如何进入读者的认识视域?”这里问题的答案就是——理解吧。
在这篇文章里于泽元教授就阅读的本质进行了详尽细致的阐述,他不但旁征博引地提及到了中外教育家、美学家、哲学家等人对于“理解”的探讨研究成果,更是清晰地梳理了对“理解”这一问题的探究历程,由最初的“接受说”,到后来的“互动说”,再到后来的“建构说”,他用严密的逻辑和清晰的语言表述,应用大量的实例阐述了对“理解”一词的认识,以及“理解”一词在阅读中所起的关键性、决定性的作用。
在他的文章里他直截了当地提出了“接受说”只是由“作者——作品——读者”所构成的一个单向意义的传递链,是难以抓住阅读的本质的,并且用“一场心理语言的猜测游戏”这样形象的比喻来叙述“互动说”中作者、文本、读者三者之间的互相交流,更是用“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以及对于《红楼梦》这部经典,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阅读效果——“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学家看见宫闱秘事......”看着这段话,我不由得又在脑海里续上几句——“建筑学家看见大观园,美食家看见茄鲞,服装设计师看见华服,历史学家看见衰落......”这样的想法,也算是我这个读者阅读教授叙写的文本时的一种“建构”吧!
提及建构,脑海里再次想起了Kintsch的建构——统整模式,因为她说到“阅读中文本的意义不在文本中,而在读者心中”,Kintsch的阅读理论是从心理学出发的。她认为,阅读理解就是读者对目前文本提供的讯息和先前的知识的重新组织和建构,读者对整个知识领域的理解,而非只是理解,读者读过文本后,所产生的心理表征让他对文本有更深入的理解,而读者获得的新知识也能够应用在当下的新环境里解决意料之外的问题。其实,在这个过程里,她和于泽元教授的出发点是一致的,都认为文本只有被读者进行了自己的构建,并且能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够被应用于实践,那么阅读才是有价值的,才能够说阅读理解了。
在阅读于泽元教授的理论是,我欣喜的发现了,在他的理论探究中时时浮现着心理学理论的影子,以至于我个人认为,读者的构建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心理过程、心理认知过程。因为心理过程着重探讨人的心理的共同性。主要包括认知、情绪和意志三个方面,即:常说的知、情、意。知是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的过程,那么这里的知识构建说不正是这样吗?
而且,于泽元教授在阐述“对阅读本质的思考”这个问题时,他提到了文本作为难以独存的主体,召唤读者解读。因为文本如果没有读者来阅读,来理解,那么它的存在就没有价值,没有价值的存在可以说就是不存在。只有读者开始阅读,有了各自的期待视野,进而对文本有了自己的定向性的心理结构图式,不要让读者产生“拒止效应”,那么我们才可以谈得上“阅读理解”,之后不同的阅读策略、模式才有实际意义。
但是,这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相互的,文本召唤着读者,而读者同样需要文本本身来丰富自身。因为文本可以进入读者的世界,并对读者进行改造,而改造的前提是要打破读者原有的认知图式或者是期待视野,而所谓的认知图式就是个体头脑中积累的有关认知对象的知识结构和经验结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学习的过程就是图式结构的变化过程,包括同化和顺应两个方面,而只有达到顺应的境况下,人的思维方式和意义世界才能够被改变,阅读才是有效的,文本在这个阅读的过程中才是有价值的。
与此同时,阅读也是读者自我发现和思维再造的过程,只有读者主动的将个人的生命体验与文本进行融合,参与文本意义的构建,化文本的意义为自我的意义,化文本的世界为自己的世界,理解才能成为一种充满多样化、个性化的意义生成和意义的创造过程,理解才是有价值的,而上述的过程并不是单项一次性的,二是不断循环反复的,但值得说明的是,每一次的循环反复并不是单调的重复,而是每一次都会有新的意义被生成,被创造,这可能就印证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也解释了“好书不厌百回读”的原因吧!我想也能说明,孔夫子的那句“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的原理了。
因此,我想说,于泽元教授真的不愧为“学高为师”,用自己研究实践践行着为人师的本分,让我这个无名小卒通过他的文本的阅读也开始一次次重新的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自己的思维模式。通过阅读他的文本,把一个个文字原理、教育理念变为了一种内涵丰富的图式结构,不断扩大自己的期待视野,不断调整自己的阅读选择和知识意义的构建,促使自己修正阅读视野,完善自我的心智模式......
视界决定视野,视野决定事业。一个老师的视野有多开阔,决定你的课堂空间就有多宽广。
未来,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