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词几乎是口头禅的级别,在生活中可谓一等常用语。但是有多少人知道它是诞生于佛道两大宗教呢?
“自由” 岀于汉朝郑玄对《礼少仪》中“请见不请退”一语的解释:“去止不敢自由”,意思是留与不留不敢自己决定。这个不重要,自由一词真正被价值是因为用于解读老子的《逍遥游》,因为老聃通篇说的逍遥其实就是自由。我一直认为佛与道在哲学基点上是同源的,但这里我也不能给太多篇幅,以后再说吧。
我们还是来说“自在”。佛哲经典中最有名气的“自在”出现在时下出镜率最高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正确读音应该是:波惹波罗蜜多)里。开篇的第一句就是“观自在菩萨”!而在佛经被翻译之前是没有“自在”这个词的。
观,意思是观照,也就是时时加以审视、重视、提醒。自在呢?佛祖的想法是,“自己”其实是分两个层面的,一个是躯体,这个身体就是由想吃美食的嘴巴、想看美女帅哥的眼睛、想听周杰伦的耳朵、想坐奔驰宝马的屁股、想拎LV包包的手等等组成的,每个构成的零件都有着无休无止的欲望;另一个,是脱离肉体而存在的“真我”,这个真我不受外部世界的纷扰、截停一切欲望、摆脱所有执念,但是很多时候“真我”还是会通过肉身的“我”被“境”所牵制,于是增生欲和苦。特别是现代人,受外界纷繁世事影响过于深重,才会变得那么焦虑和恐惧!
因此佛祖给了一个修养身性、远离欲苦的“法”(方法论),就是,时时观照或观想那个真我,做到那个层面的“自己”时时都“在”,如果“一切时”你的真我都保证在岗的话,你就是“自在”了!达到自在的状态,就是你切断了肉身的自己对“境”的跟随。你真的做到了这一点,就是菩萨了。同时,佛哲算是个实践型的门派,佛祖也不奢望人们能一步到位,所以推荐了许多实用的方法:比如静坐入定,专盯着真我冥想,这叫做功夫,也许每天就坚持30分钟,逐渐形成习惯,逐渐远离那个欲身,逐渐用习惯做实真我;一开始肯定很困难,于是佛家就有了默念法咒的做法,法咒本身没有什么惊天魔力,它只是一个心理寄托,念法咒的目的就是帮助你暂时不接收“境”的讯号干扰;于是又有了佛珠,佛珠是计数器,监督你每个时段完成念诵法咒的次数。
人类的精神是可以通过对习惯的塑造来成为常态的,当这种“自在”的习惯真正固化下来,达成时时自在的时候,就是实现菩萨戒了,你就可以搬到“色界”去住了。可是,自在并不是终极水平,自在只是一个工具载体或者阶段性路径。最高境界是要做到“无我”,修行到最后,连这个真我也不必去观想了,进入了“真空”状态,那就是佛的状态!就可以再往上搬一层楼 —— 住到“无色界”去!还记得《五灯会元》里的另一个公案吗?那首偈子(正确读音:剂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五祖弘忍就凭这四句认定:惠能可以成佛,但是神秀只能到菩萨。
回到“自在”。现代汉语的自在,基本沿袭了原生词的意思,比如,“旁边站了这么多陌生人,她觉得老大不自在,脸颊都红了。” 也是说受了“境”的影响,使自己心里上不舒服。可惜的是,越来越少的人有机会了解,“自在”原来是两千多年前的佛祖传授给我们的一种能让自己拥有更高幸福指数的生活小窍门。我们也不用再去费心创新,说什么找回真实的自我了,光“自在”一词足矣!
佛哲,是个无神的宗教,佛祖认为人人都可以成佛,“佛”不是权力的代表,也不是法力的象征,佛是诸君通过修行而可达成的一个终极状态。怎么样?大家来尝试做一做“清静自在”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