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一直在思考如何避免碎片化阅读的问题。大众认可的观点是多读经典系列著作,而且要看纸质的,这肯定是对的。但信息爆炸时代,如微信已成为中国人生命的一部分,信息碎片化不可避免。事实上,无论是看一本书,还是阅读一条微信,对于整个信息流来说都是碎片,而我们真正努力要做的是避免阅读的碎片化。我们看到的东西,若被认同而产生愉悦,此事在本质上看我们并没有长进,只是勾起内心已有的认知加以强化而已,与文化快餐差不多的。只有将我们不认可或不完全认可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转化为我们的认知,从而拓展了我们现有的认知结构、认知深度与宽度,这样我们才算有所成长,而这种转化方式,我称之为内化。内化就是为你不认可或不完全认可的文中立场观点圆场,找到更多的理由。
昨天早上看到李松蔚老师的微信文章《我为什么放弃了北京一流的公立小学?》,我很好奇李松蔚何许人也?为何要放弃北京一流公立小学?
百度一下,觉得知乎用户佳伟君的说法比较概要:“在我眼里他真是人生大赢家。北大的光环、钱铭怡的高徒、心理学的博士、清华的工作、北京的房子、美丽的妻子、可爱的宝宝、惊世的才华、绚烂的文笔、巨大的影响力、财务也自由...”如此高人,我对其论述更感兴趣,文章以家书的形式展开,很别致。于是急冲冲地将李老师的第一理由复制如下,然后开始谈自己如何进行阅读内化:
一、 李老师:不要成为“受害者”,要为自己负责(下面是摘录)
先说不要的。我希望你不要成为“受害者”。这里的“受害者”是一种心态。别误会,我不是说公立教育会给人带来什么伤害,恰好相反,优秀的公立教育会让人成为「受益者」。但这两者在我看来是有共性的:把自己的人生归功/归咎于别人,让别人为自己负责。有很多好学校,为学生安排得如此之好,以至于他们相信:“我只是碰巧在这样的环境里,碰巧受到了最好的教育,除此之外我什么也不是”。我在最好的大学做心理咨询,绝大多数来访的学生都是公立教育下的佼佼者。而他们在咨询中提出的困境,常常让我感到一种与年龄不匹配的软弱:“我中学的知识基础不如别人好,但是大学老师不体谅”,“这不是我喜欢的专业,我是被调剂来的”,或者是“室友每天晚上开黑,害我看不进书”,甚至“父母老限制我”。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我跟你说过,中国过去有一个时代,那时候的女性抱怨她们的人生,会说“谁叫我遇不上一个好男人”。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但有时我觉得这种阴影还存在于今天。不只是女性,不只在婚姻里。写这封信的时间,我在给Momself的几门课程做顾问。写课的人源源不断地收集来各种各样的“痛点”:下属不好用,怎么办?同事老在背后说我的坏话,怎么办?想要推进工作,搭档不配合,怎么办?别人跟我意见不一致,他们怎么这么不通情达理?老公不做家务,怎么才能让他接受分工……一位女性,已经做到了公司的高管,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公婆在家闹脾气,拿孩子撒火。她看着孩子惊吓的眼神,又愤怒又心疼,打电话跟老公告状,夫妻抱头痛哭。哭完之后老公说:“我怎么就遇不到情绪正常的父母啊?”她说:“我怎么就遇不到敢反抗的老公啊?”人人都是“受害者”。我向写课的人再三确认,他们说这实实在在是大多数人的现状。已经有了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优越的社会地位,却还在作为“受害者”而苦恼着。我说,那他们需要学习的不是方法,首先是价值观。
这个价值观从小就开始了。自己为自己负责。我希望你从上学的第一天开始,就清楚地知道,每一件事都只为自己负责。在这里,你可以自己决定怎样做一件事,承担它的代价和后果,没有什么天生是“必须”的。你负责决定什么重要,成绩的高低重要,还是兴趣重要,这些都由你来判断。老师也很重要,但老师不能替你做决定。老师的角色只是facilitator——抱歉我找不到准确的中文词,如果你看不懂,你负责去查。说不定会让你走一些弯路,毕竟大多数人一开始都不能理解什么叫“为自己负责”,会有一段懵的时期。但我宁愿把这个懵的时期放到现在。相比之下,从一开始就限定你做这做那,可能是更高效的教育方式。会抓住所谓的“关键期”,让你多花一倍的时间刷题,或者练习父母希望你掌握的各种技能,或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我总觉得那样得不偿失。
二 、我是如何内化的
1.我们要弄清楚李老师强调的“受害者”是什么。李老师有关于“受害者”的一段话:“这里的‘受害者’是一种心态。别误会,我不是说公立教育会给人带来什么伤害,恰好相反,优秀的公立教育会让人成为‘受益者’。但这两者在我看来是有共性的:把自己的人生归功、归咎于别人,让别人为自己负责。”这段话与下面的例证是以西方思维、英文语境为基础的,作为传统中国人的我就并不完全认同,如“想要推进工作,搭档不配合,怎么办?”在中文语境里是种主动谋求问题解决、虚心求教的姿态,并非没有担当。若如“想要推进工作,搭档不配合,有什么办法?”这样说,就有点推卸责任了。有了不完全认同,就有了内化的契机。我们必须为受害者的心态进行分类描述,从而增加认同感。我认为有以下五种情况:
一是遇事第一时间就把责任归咎他人,如“都因为谁不认真、不配合”等,装作自己的受害者。
二是遇挫就归咎于条件环境,如“要是我也有个有钱的老爸”“他是就读于**名校”等。
三是把一切归咎于命运,如“这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为什么总遇不到好男人”等。
四是虽不归因于别人,但第一时间求诸于他人。如李老师文中所列举的“下属不好用,怎么办?”等,虽有解决问题之心,但破题之方法来自他人,所以自我力量担当不足。
五是看似“受益者”(得盖于公立品牌小学、品牌中学、品牌大学),但其所获都是强势的品牌学校安排的,而不是自愿选择的。很可能成为另一个评估体系的受害者,比如说网上在传“美国名牌大学拒收中国学生”等就是例证。
通过细细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李老师所说的“受害者”主要标志是“享受被安排,不愿主动选择,不愿主动承担责任”的心态。
2.为什么李老师不想让女儿成为受害者?
一是希望一切经历的事由女儿自己选择,而不是由他人选择好去实践或执行。李老师说:“你负责决定什么重要,成绩的高低重要,还是兴趣重要,这些都由你来判断。老师也很重要,但老师不能替你做决定。老师的角色只是facilitator。”这里有点悖论的是选择是李老师作出的,他女儿并不抵触公立,面试时对公立的感觉是不错的。
二是希望女儿对每一个决定负责,而不是归咎他人。李老师说:“我希望你从上学的第一天开始,就清楚地知道,每一件事都只为自己负责。在这里,你可以自己决定怎样做一件事,承担它的代价和后果,没有什么天生是必须的。”
三是希望女儿会学习或者能终身学习。厌学主要是由不喜欢的学习内容与不怎么喜欢的教育者反复多次刺激受教育者造成的。因为学的内容由自己选择,所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生厌。李老师说:“你选择,并为它负责。它包含着一部分需要忍耐的寂寞,但大多数时间,它可以满足你的趣味和好奇心,以及长远的利益。所以我不希望你为大人的要求而学习,那会让你一听学习就抵触。”
四是李老师认为小学对女儿的一生很重要。名家李松蔚不谈选公立幼儿园还是私立幼儿园,却在网络晒《我为什么放弃了北京一流的公立小学?》,说明他认为小学对其女儿一生很重要。我非常赞同这一点。2018为期3个月的“寻找拱墅区好学校优质基因督导调研活动”发现,每个小孩子身上都有个“主动学习按钮”,这个按钮一旦被触发,孩子的学习状态便从此成分水岭,此后都是杠杠的。抽样调查发现,学校里表现好的学生中70%的学生在小学3~6年级被某老师触发“主动学习按钮”,从而一骑轻尘;30%的学生因为从小家教好,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一直来学习不错,沒有被触发按钮出现分水岭的感觉,理论上若被触发,可一骑绝尘。这个调查从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小学及小学教师重要的佐证之一。
3.清华附小输了什么?
人们不禁会问:在李老师眼中女儿本该去的清华附小到底输了什么?我没访问过清华附小(但其名声如雷贯耳),也没了解过另一所学校(第一次听说),不好作比较,只是根据李老师女儿的信作些个人不成熟的解读。
一是清华附小很优秀。李老师说:“你还记得上次跟老师在教室里搭乐高积木吗?那是这所学校的入学面试。等你面试出来,我问,以后在这里上学好不好?你不太能理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决定。你感觉这里没什么不好的,特别考察了一下厕所,没有异味——这是你最在意的点。然后,你就随随便便地点了头。”这说明清华附小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又有精细化的管理,是名副其实的大牌学校。
二是不直接说明理由,让人莫名惊诧。多少人挤破脑袋也进不去的名校,老子就是不去,不仅李老师的父辈情不能堪,相信让很多人情何以堪。李老师的选择是个人行为,悄悄进行就行,给女儿写封信让她长大后看也属文人本手,但在网络上晒出来让清华附小情何以堪,也会让人产生另一个感觉:李老师在为女儿的小学代言。
三是受李老师的个人价值观左右。李老师不愿意让女儿走既定的免费的“名牌小学~名牌中学~名牌大学”之路,而愿意花更多的钱去让女儿学会自主选择且结果好坏不确定的学校。因为人生都是单程车票,无法重新来过,因此不能让李老师的女儿经历那两条不一样的路的结果进行对比。更何况这仅仅是开始,李老师的选择是否真的为女儿好,有待时间证明。
四是AI时代选择真重要吗?常态都将会被AI取代,只有处于智慧顶端的人才有可能在与AI的博弈中为人类保有生存发展空间,而要成为智慧顶端的人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是真正感兴趣。李老师放弃公立,主要是他对公立学校兴趣不大,尽管他是公立教育的“受益者”。根据小孩子喜欢的内容而学,真的是小孩子感兴趣的吗?总是要接触了解比较后才能判别吧。
想着想着思绪就乱,从昨天有感,到今天陆陆续续写了些,内心很纠结。一是阅读内化的方式是自我新体悟,想到与做到还存在衔接问题;二是公立教育培养出来的优秀毕业生中总会有相当一部分成它的掘墓人,这到底是进步还是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