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五晚上,我们实验小学全体教师和兄弟学校的一些老师齐聚在实验小学的博雅讲堂,用心聆听了崔成林教授的关于《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报告,听完报告之后,我受益匪浅,对于小组合作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小组合作学习,是指通过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学习小组一起学习,以提高学习成效的教学形式。下面,我就如何有效组织、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谈几点意见。
一、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不良现象
(一)流于形式,不重实效。学生只是坐在一起,没有按老师设定的目标学习,有的埋头写作业,有的闲聊题外话,有的沉默不语、独自发呆,完全失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二)目的不清,简单滥用。有的教师赶时髦,不分主次轻重,每节课都用,一节课内反复使用,走入了教学误区;有的老师为“活动”而“活动”,随意将教材中的简单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这样的合作学习毫无价值可言。
(三)合作无序,秩序混乱。有的教师下达小组合作学习指令后,全班学生只是形式上按小组围坐在一起,小组成员没有明确分工,大家七嘴八舌,气氛“热烈”,课堂闹哄哄,却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准备工作
(一)合理构建学习小组。这既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按照“异质同组、同组异质”的原则分组。小组成员确定后,各小组内产生组长、记录员、发言人、资料员等,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个性差异等因素明确各人职责,分工合作。学生这样交叉合作,能力强的可带动能力较差的一起思考,活跃的可带动性格内向的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培养合作学习技巧。学习合作技巧是顺利合作的前提和保障,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小组成员间学习活动相互调整、相互改进的过程。每个组员的学习行为将会不断受到来自伙伴的建议、提醒和修正,同时每个组员也要关注他人,经常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这就要求学生相互尊重,虚心接纳他人的合理建议。在和谐默契的氛围中,每个人的潜都能得以充分发挥。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措施
(一)设计恰当的问题。
1.问题要有价值。问题如果比较简单,多数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就能快速解决,那就没有小组合作学习必要;相反,如果问题太难,长时间讨论也得不出结论,也没有必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选择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高度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合作欲望。
2.问题要开放。开放性问题解法多种多样,结果不唯一,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此类问题学生往往考虑得不够全面,个人独立思考有一定困难,急需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合作学习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让别人了解自己的平台。在合作交流中,彼此观点不断碰撞,有争议的问题会变得明确,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二)培养良好的习惯。
1.学会质疑。在小组活动中,肯定别人优点的同时,还要敢于质问。如果有疑问,应立即追问为什么,而不要害羞不做声;有不同的见解和意见时,要敢于提出,大胆质疑;对同学们没想到、没说完的,要勇于补充。这样,就会使课堂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
2.学会表达。教师要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欲望,培养学生敢说的勇气,把一些容易表达或简单的问题让不爱发言、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来回答,并给予他们肯定与鼓励,使其有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三)实施客观的评价。
良好的评价机制,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也能使学习更为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组间交流后,学生可按既定评价标准对结论进行赏识和客观公正的评价。评价方式可以是对书面作业互批、互改,口头发言互议、互论,作品表演互视、互赏;评价对象可以是自评、他评、互评,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学习成果的鉴赏能力、对问题正误的辨析能力,激励学生间展开对知识学习的公平竞争。
合作学习能有效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只有适时恰当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有效促进学生丰富知识和提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