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三岁半,还是文盲状态,在观察和寻思怎么教的时候,我自己也遇到一些困扰,以资日后当笑谈看。
首先小朋友是了解'意思',比如对应的东西和行为,对应一个意思。
然后我们将'意思'关联到一个'发音',教给小朋友,当然了他们自己也从动画片学到不少。
这时候出现了分支剧情:中文和英文。
在'意思'到'发音'的环节,中英文都没有什么问题。
盖因为中英文都是不太讲究词性的简单语言,不像有些语言对同一个意思,要严格区分在句子的作用、分地位尊卑、分阴阳雌雄等,得到无数个变体。如果只考虑'发音',中文一点也不难。
问题出现在'发音'到'识字'的环节。
我们先说中文,'发音'之后,关联到的是'形状',因为中文的词根是字形,掌握了常用字之后,看一眼陌生的字,可以猜出读音(秀才识字识半边),读音又联想到字根的意思,从而大体猜测这个字。
然后我们说英文,英文从发音到识字,关联的是音标和字母组合,没有形状,英文字根就是字母组合,不存在像中文字画画一样的联想。
有没有发现,中文是三维的,意音形,而英文是二维的,意音。(这或许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欧美更容易发展计算机科学吧,三维太消耗性能了)
我们反思一下,古代中国是怎么启蒙教育的?
纯粹的背,读书千遍其意自明,启蒙老师并不解释意思,读了无数遍之后,结合生活,让学生自悟。意思尚且这样传授,不必说字形和字义结合更加靠领悟。关键的关联点,意和音,音和形,都靠学生摸索,老师并不传授(也无法说清楚)。
这里面或许是因为人口过多,需要淘汰出最聪明的,也或许有形意过于复杂的因素在。
欧美的教育方法,由于不存在形的因素,相对来说,认识一个字就是一个个读音连起来,不存在形状联想。或许也是因此,很多西方语言把精力用在词性的复杂上面,增加单位字节的信息量。
大体上看,中国的识字难入门,但信息量大(三维),一旦掌握音形义,几万字也能一眼猜对一半;而欧美文字,入门容易,信息量小(二维),堆叠字根越来越长,就算词性变化再多,也不可能涵盖太多字。
如果不能理解为什么'形状'也蕴含信息,可以想想金庸的侠客行,其中武功秘籍完全用字形表示,放弃音和意的两维信息(且留着作为干扰),从而被不识字的主人公独得,可谓绝妙注解。
然而中文字形,几千年变化太多,动不动甲骨文如何,小篆如何,几乎变成一个学究的领域,加上解放后的简体字,将很多形意结合给抹杀掩埋,以至于新版新华字典为了传承文化,还要在简体字旁边标注繁体字(华人同胞喜欢说这是正体字,某种意义上说,没错)。
现在的幼教,传统套路大抵是三岁背唐诗,我们知道唐诗是最讲究音形意结合的,一首诗,包括文字字形在内,就是一幅画。而现代移民套路是直接英文对话,乐高编程。
说白了我的困扰是,中西文化在三岁识字这里就已经分歧如此之大,不难想见的是,从小英文培养长大的小孩,学计算机,读论文,学数据检索挖掘,都是事半功倍。
但是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看,在模糊不清的'自悟'能力方面,这样的小孩相当于半文盲。
而中文音形意的路数,又太过玄奥,私塾教学,只让孩子背书,不解释,强行选拔能自悟的学生(以便后续进一步理解形意关联),简直是当代机器学习的人力版本,给模型输入充分的材料,不加解释(也无法解释),通过统计学,机器就可以理解不同组合之间的关联,某种意义上达到理解意思的程度。
那么中国的私塾教育里的'统计学'又是什么呢,所谓自悟,是激活某种隐藏记忆么?
胡思乱想,有点扯远了,不管怎么说,现实情况还是继续同时教中英文,看小朋友兴趣。并且希望祖国繁荣强盛,毕竟文化再灿烂,也要有地方用,才能有学习他的意义。
谢谢阅读。估计没几个人能读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