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时间29 | 610《非虚构》:我们庸庸碌碌度过一生,却可能对自己的人生一无所知。

阅读书目

【读书笔记】

《非虚构:时代记录者与叙事精神》完

在1月的最后一天看完了这本书。后来几篇文章的作者,着重于自己职业生涯里的一些经验。看到最后,真心觉得愧于做这个时代的年轻人。

最初知道这本书,是在知乎上的一篇文章列出的有关写作的书单里。“学会写作,学会输出内容,自我表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无比认同。

推荐是这样写的:

“这本书真的是一批在深耕内容的传播者做的自述,他们是如何看待时代,如何讲述故事。从抽象的怎么选故事角度,写作意向怎么确定,怎么用一个意向串联起来文章逻辑,到具体的遣词造句,矛盾设置,引用句子都提到了。”

严肃写作,和我们平时的自high式写作,还是存在鸿沟的。专业性的新闻写作我不够了解,但是在书里一篇关于旅行文学的文章里,我找到了很多赞同但并不想承认的观点。

也许有些咬文嚼字,但以后,我不会再把旅行作为一个说出口的爱好了。因为事实上,我只喜欢度假,喜欢去另一个舒适的地方享受假期。在发达国家孤身冒险,有时就已使我疲惫不堪了,更别说一些艰苦的地界。

我得承认,我不是吃苦的人,一两次可以苦中作乐,但实在算不上喜欢。撞了南墙,也见过了黄河,走到现在,是真有点死心了。旅行文学要担负的责任,希望有更多的勇士走上前,扛起中国的这面大旗。

这本书是一本扎扎实实讲非虚构写作的书,但不是传统的关于新闻传播的教科书,更不是什么爆款的写作指南。这本书提供的是当代优秀记者实打实的实践经验,也真的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好故事。每一篇报道都来之不易。

于我,这本书为我展现了又一拨人的生活状态和生命价值。回到开篇的序,我标记的第一句话,“我们庸庸碌碌度过一生,却可能对自己的人生一无所知。”

在开始读的时候,我很赞同这句话,也像一个批判者一样,觉得众人皆醉我独醒。读到最后,才发现自己真的可笑。

也许,能做一个还算快乐的庸人,便已不枉此生。醉了太久,睡得太深,已无力起身。最后,关于写作,我还是自high到老吧。


【读书笔记】

《非虚构:时代记录者与叙事精神》

张鹭 陈琳 林姗姗 余楠篇

这几篇侧重于谈论写作视角和技巧,包括叙事模式、结构、分析能力和角度等。读的时候我在想,如果是在高中,或者大一大二期间读这样的书,也许我会更坚定曾有过的记者梦想。

在面临选择的时候,往往是信息的不完善导致纠结,甚至遗憾。当面对专业选择、职业选择时,我们没有机会,当然也缺乏意识去走近,去了解,去调研。一切都是从表面上的东西,或者道听途说,想当然地去理解我们将为之付出年华的事业。

与其在这些叙述者的文章里学写作,不如在他们的笔下学习敬业精神,起码对我来说是这样。往往击垮一个人的,不是忙碌繁重的工作,而是在自己的工作中找不到价值和意义。

试错的成本太高,大的改变也需要勇气。或许,我们可以在现状中,找到一点内核的东西。行业不相同,敬业精神却是一致的。

就像新闻专业毕业,也只有极少数人会走向一线,大多人还是选择编辑、公务员、教师一类的的工作。学新闻的有新闻理想,学表演的有舞台理想,学语言的有翻译理想。但坚持下去的寥寥无几,也许是大环境的左右,也许是自己畏难而退。

书中大记者的工作手记,真的可以当作职场指南用,很多东西都是互通的。如何打通渠道获取资源,如何在行业里脱颖而出,如何能办成别人办不成的事……

本质上,都是在说如何做一个社会里的职业人。这也是下一步我要面对的问题。

推荐书目整理:

《凤凰卫视新闻总监手记》吕思宁

《故事》罗伯特·麦基

《故事技巧》

《电影编剧的秘密》芦苇


【读书笔记】

《非虚构:时代记录者与叙事精神》

赵涵漠/袁凌篇

每一篇文章的写作者,主要都是在谈自己从业以来,对非虚构写作的理解及自身的写作经验。整本书的目标读者应该是新闻专业的学生和相关从业人士。书中的一些写作技巧和练习方式会对他们的职业工作很有裨益。

作为一个目标群外的读者,除了加深对记者这个职业的了解外,也多次为他们举出的案例落泪。突然觉得,无论我生活在哪里,我看到的世界,好像都是我脑海中的世界。是一个多么自视过重,一个双脚不着地的人。真实的世界,我从未踏足。

读到现在,尤其喜欢袁凌的这篇。正文里,他举出很多自己的文稿片段,文字简洁有力,不拖拉,直戳人心。他会冷静客观地完成本职任务,也会在日后补写出心里的愧疚和遗憾,规规矩矩,也踏入禁区。在他的笔下,我看到了实在,感受到了温度,是真正的人性关怀。

他把记者的职业身份和自己的文学梦摘得很透彻,文后采访里的一些观点我很赞同,也可以说是给当前生活状态下的我当头棒喝。

对失眠。“我觉得适度的紧张感对人是有好处的,它可以提供一种节奏,就是你需要睡好,你就能睡好。如果说你没有感觉到你需要在这个时候睡好,你觉得明天起来也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那你可能就睡不好了。所以抑郁症不是说你紧张,不是说因为你工作的节奏紧张,而是说你感觉不到工作的意义所在,后来你会觉得没有办法控制这些节奏了。”

对职业与理想。“因为职业有一个好处,职业的东西是必要的,它不是满足你精神生活的,如果没有这个行当,这个社会可能就运转不了。”

“哈维尔说过一种很可贵的精英叫职业精英,我比较认同这样一种形式,就是我们有一个职业,但是同时我们也有一些超越性的精神追求。”

对碎片化阅读的时代。“人们在心理上需要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你能感受到他在追求一个连续性,因为如果没有一种连续性,我们就活得太焦虑了,我们的生活毕竟是有长度的,我们又不是那种浮游或者说一种昆虫,生命时间很短,很快就过去了。这种情况下长文章是受待见的。”


【读书笔记】

《非虚构》

卫毅:人物特稿就是去掉报告文学背后的金光

“非虚构写作是西方传进来的概念,在中国,大家更愿意接受的是特稿的概念,也更接近我们的新闻写作。”

“我觉得这是特稿的思路——找一个合适的人表达两难境地。对于艺术家而言,如果说他们是在北京生活,可能会有很好的工作,但是空气不好,它回到家乡可能空气很好,但是工作的机会就没有这么好了。这样的人群他可能会构成我做特稿的人物选择。”

“潜文本是西方叙事写作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你在表面上再写一件事情,实际上你是在写另一件事情。潜文本是路遥的描写,更本质是中国转型的故事。”

时间旅行:文学层面、历史层面,不同的人生层面穿梭的旅行

“我的出现”:西方戏剧理论中又一个术语叫“进攻点”,指的是作者进入到故事中直接发表看法。这在新闻写作中也经常被讨论,就是“我”要不要出现,或者说,“我”什么时候出现以及出现频率多少适宜,我觉得卞之琳的一首诗中的一句可以用来解释。“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非虚构写作的乐趣就是寻找说故事和报道之间的平衡点,找出一个能够畅所欲言和观察入微的方式。”

“写作者进入非虚构报道本身起到的作用。为什么这样做呢?作用在哪里?最重要的目的是抵达内心的真实。”

“事实上我么人类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在情上的,或者说人的本质是讲情的,特别是中国的文学传统。”

建议书目:李泽厚《情本体和新感性》

杨潇:从过度书写开始

“一个人处在当时的情景之下,你只能理解你当时在那个世界里所关心的问题。”

“你们一定要检视自己的文字,写这些文字的时候,你要跳出来审视自己的文字,检视它,看这些文字到底是空洞的还是表姨的,是准确的还是模糊的,是有新鲜语感的还是陈词滥调的。”

“如果我们在写作上能够跳跃字面上的陈词滥调,来达到观念上的陈词滥调,这是一个很好的目标。”

“写文章特别要注意细节,细节要有功能,这个细节不能没有目的。”

建议书目:

凌志军《变化》

杰克·哈特《故事技巧》


【读书笔记】

《非虚构:时代记录者与叙事精神》1—4

读了四篇文章,情绪越来越收不住。感动于新闻人的新闻理想,读到陈晓楠在汶川地震时的实录,更是心里难受。同时,也让我思考了很多,什么才是时代中该关注的东西。

“我们庸庸碌碌度过一生,却可能对自己的人生一无所知。而”非虚构“这三个字的魅力就在于点醒我们,记忆是如此私人却又值得保留的东西,它建构在一代人的记忆之上,个体命运与这个时代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果这些故事不被记录,就会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离开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这是多么令人遗憾而痛心的事。”

“每个震撼人心的社会事件事实上真的很难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和出口,捍卫法律的人看到整体,创造者和共情者看到细微,都没有错,因为它复杂,层次与面向丰富。所以它难,残忍又荒诞,还自圆其说。”

从玉华:再广大的悲伤,也比不上一个小人物具体的悲伤

“《冰点》坚持他们所写不是热点,不是焦点,却见微知著。”

“在这个时代有小故事,有小清新,没有大作品,没有大时代。这样一个时代,可能限制还在,你的报纸就没有了。而且在这个拇指时代里,长稿没有什么活路,没有人愿意拿手指去划那么长那么长的一篇文章。所以特稿非常地难搞。”

“我要表达的内容与屏幕大小无关。我经营一项事业唯一目的是要把它做得伟大,而非追求某种意义的成功。”

“但是,后来我们就把它总结成:再广大的悲伤,也比不上一个小人物具体的悲伤。”

“有时候大家都说新闻的生命只有一天,新闻就是个杯具,易碎品。我们20岁的《冰点》每天在做的工作就是努力让新闻没有皱纹,让新闻的生命超过24小时。”

“但是做记者越久,这种”什么都没改变“的无力感越强烈。如今,我理解,当记者最低的境界或者最高的境界,只有一条:记录历史!”

“真正的新闻视角是不卑不亢,不匍匐、不倨傲,是平视的。”

“在这个行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载体在变,渠道在变,但优质的内容永远是稀缺的、不可替代的。”

“我认为《冰点》是在热的事件当中有冷的视角,在冷的新闻当中,背后一定有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一个大的火山。”

陈晓楠:我们就是在做“活着”两个字

“其实我们想做的就是两个词:“人生”和“人性”,或者简单地说就是“活着”。

“如果可能的话,我们要用摄像机画一张属于我们这个年代的《清明上河图》。”

“真的,那恒常生活中的诗意,升斗小民的生命力,深厚、温暖而苍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126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254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445评论 0 34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185评论 1 27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178评论 5 37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970评论 1 28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276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927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400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883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997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646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13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0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2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423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722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