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终于破除后患――屈突通
李渊虽然过河,但深谋远虑的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背后的威胁,不久就命李建成、刘文静、王长谐进驻永丰仓,防止屈突通偷袭,顺便监视关东的李密。李世民等人则沿着渭水北岸西进,拿下长安周边地区。
义军进展极快,特别是拿下永丰仓,让忠臣屈突通坐不住了。
李渊有了兵,又有了粮,实力迅速膨胀,这里是大隋朝的首都,与洛阳、扬州共同成为支撑大隋天下的三根支柱,若是丢失,后果不堪设想,自己小命一条倒还在其次,大隋天下可就保不住了。
屈突通再也顾不得谨慎了,命部将尧君素驻守河东,自己亲自率兵驰援长安。
这时李渊提前布下的棋起作用了,刘文静死死顶住了屈突通,让他前进不得。
屈突通打算和驻守潼关都尉南城的刘纲合兵一处,不料王长谐率部抢先占领了都尉南城,斩杀了刘纲,破坏了他的计划。
屈突通只得退守北城,双方各占潼关一半,形成僵持之势。
领导就是领导,李渊的智谋再一次展现了威力。
名将屈突通打了一个多月,还是不行,没什么进展,他急了,便使出了老招数,第二次派桑显和夜袭刘文静军营。
这是个我们熟悉的人,他在前面偷袭过王长谐,差点就成功了,后来在逃跑的过程中犯过一次错误,送给李渊一份大礼。
现在他奉命第二次偷袭,将要犯下第二个错误,直接将主子屈突通逼走了。
桑显和夜间突袭,刘文静没有防备,接连被突破了两道营栅,但他也是个狠角色,拼命守住了第三道营栅,为此搭上了数千名士兵的性命,他本人也被射中,眼看士气大减,失败几乎已成定局。
此时桑显和犯错误的老毛病又发作了,他显然没有连续作战的精神,错误地估计了战场的形势,看到士兵过于疲惫,便下令停止进攻,埋锅作饭。
这给了刘文静喘息之机,他抓住机会,重新修好营栅。这时上天又给刘文静送来了一个礼物。
当晚李渊大将段志玄正率兵在附近巡逻,到了这里,发现有人袭营,便率骑兵对准隋军后背攻击。
这也是个狠角色。据史料记载,他当时兵力很少,巡逻嘛,是不可能大动干弋的。
他只有二十多人,就敢对千百倍于已的对手发动攻击,可见他是相当凶悍。
他一连斩杀数十人,被流箭射中,仍三次冲入敌阵,砍杀不停。
另一边的刘文静看到了机会,他不像桑显和那样贻误战机,立即带军出战,打得桑显和全军覆没,只身逃回屈突通那里。
桑显和两次夜间偷袭,都是先胜后败,都是后来腹背受人夹攻失败,人力乎?天意乎?恐怕没人说得清。
屈突通连死的心都有了,这一战失败,他的处境更加窘迫,有人劝他投降,屈突通心碎了:“我侍奉二主,蒙受国家厚恩,陛下这么照顾我,我在困难时背叛他,还算是人吗?只能以死报国!”还摸着自己的脖子说:“迟早要为国家挨上一刀。”痛哭流涕地慰劳勉励将士。
看到领导这么忠诚为国,将士们深受感动。
这边屈突通进攻受阻,那边李渊也没闲着,大力攻城,不久就攻下了长安,把屈突通的家人都抓了起来,还派家僮前来劝降,屈突通不为所动,当即就把家僮杀了,表达必战的决心。
想让我投降,没门!
长安已失,代王杨侑已无法援救,屈突通思来想去,只有去洛阳投奔越王杨侗,便命桑显和留守潼关的都尉北城,自己率主力东去。
又是桑显和。
再一再二不再三,犯了两次错误,险些丧命的桑显和终于认清了形势,主子走了,关中已为李渊所有,兵强马壮,我这点兵力能干啥?
他选择不再犯第三次错误,屈突通前脚刚走,他后脚就投降了。
得到潼关的刘文静大喜,他不像桑显和那么容易满足,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立即派副将窦琮、段志玄率军追击屈突通,当然,桑显和也不能闲着,一块跟着去了。
追上后,窦琮先用攻心计,让屈突通的儿子屈突寿去劝降,屈突通大骂一通:“以前咱们是父子,从今天起就是仇敌!”命人用箭射屈突寿,表达了坚贞不屈的态度。
也是个狠人啊,连亲儿子都不要了,照这么下去,一代名将屈突通很有可能折戟沙场,以死尽忠,载于史册。
可是桑显和的出现,改变了这个结局。
他打仗不行,却是一个心理学高手,只见他来到阵前,对屈突通的部下们喊话:“长安已经陷落了,各位都家住关西,为何还要东去?”
这是一句极有杀伤力的话。
要知道,屈突通的手下以骁果军为主,这些人都是关中人,眼看关中离乱,本就无心作战,逼得屈突通作为名将,不敢主动出击,只得坚守城池,坐看李渊壮大,如今要舍关中东去,离家越来越远,更是心有不甘,最重要的是隋朝大厦将倾,再出死力也保不了,跟着它干注定没有前途,说不定是死路一条,如今老战友现身说法,发出灵魂一问,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择?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屈突通结结实实地尝到了这种苦涩的滋味,史载部下们闻听此言,全部扔掉兵器投降。
很明显,桑显和作为屈突通的爱将,十分清楚部队的心理状态,他这一句话是拿准了将士们的心理,故意为之,所以起到了一语中的的效果,堪称是宣传战的最佳范例,和当年刘邦在垓下让士兵大唱楚歌,引起项羽军队的思乡之情,最终溃散一样的思路。
成了光杆司令的屈突通悲痛欲绝,下马向东南方向(就是隋炀帝所在的扬州)再三跪拜,哭着说:“臣力尽兵败,没有辜负陛下,天地神灵,请为我作证。”
义军可不管这一套,趁机一拥而上,擒住屈突通,送往长安。
李渊故意逗他:“为什么相见得这么晚呢?”
屈突通又哭了:“我未能尽人臣的忠节,到了这个地步,让本朝蒙羞,实在是愧对代王。”
李渊震动了,这人自我批判,入木三分,之所以这么晚来,实在是因为他是个忠臣啊,于是不再难为他,下令松绑,封蒋国公,任命为李世民行军元帅长史。
屈突通投降,隋朝再无可以倚仗的大将,就此一败涂地,不可挽回。
第十节 真正的忠臣
尝到甜头的义军故伎重施,让屈突通去劝降尧君素。
但他显然没有桑显和一语定乾坤的本事,到得城下,两人相见,昨日还是战友,今天已是敌人,此情此景,物是人非,两人唏嘘不已,悲伤不能自抑,哽咽流泪,周围的人受他们感染,也都哭了。
屈突通说:“我们失败了,唐王义旗所至,无不响应,天下到了这步田地,你还是早些归降为好。”
尧君素不为所动,大义凛然,严词斥责老长官:“你身为国家重臣,皇上委任你防卫关中的大任,代王将社稷都交给你了,你怎么投降了?还好意思来做说客!你的马就是代王赏赐的,还有脸骑呀!”
屈突通叹气道:“我尽力了,没有办法才投降的。”尧君素昂然说道:“我的力量没有用尽,何必多说!”
劝不通,屈突通只好羞愧地走了。
纵观他的劝降过程,显然没有抓住被劝者的心理,反而被对方牵着鼻子,顺着对方的思路走,被斥责羞辱就在所难免了。
面对诘难,他只是一味辩解,完全处于被动防守的地位,不像桑显和那样主动出击,劝解怎么能够成功?如果他能从天道人伦、为黎民百姓着想的角度出发去劝,效果或许会好一些。
但也仅仅是好一些。因为尧君素打仗的本领不见得多强,但忠臣的秉性是深入骨髓的,统御部下的本领也是一流的。
早在杨广当晋王时,尧君素就是亲信侍从,培养了深厚的感情。
隋炀帝继位后,尧君素屡获提拔,对隋炀帝感恩戴德,忠心不二。隋末大乱,许多人都逃亡了,只有他的部下没有一个人逃走。
这种情况,已经不是钱财、笼络人心等所能做到的了,而是因为他性情严肃,处事公正,部下都不敢背叛他。
他困守孤城,与外界音信断绝,只好造了一只木鹅,将奏章放于脖颈中,放到黄河里顺流而下。
有人发现了奏章,送到洛阳,越王杨侗感慨万千,秉承皇帝旨意加封他为金紫光禄大夫。
对隋炀帝来说,此时也已自身难保,只能向老部下表示一下心意了。
屈突通劝说不成,李渊又派他的老熟人前来劝降,还送他免死金券,尧君素依然不为所动。
他的妻子也来到城下劝降,他一箭射向妻子,致其中箭倒地,以此表明心志,决不投降。
他一直守到了大业十四年(618)年,隋炀帝已经被杀了,城内粮食吃光了,人们饿极了,互相交换孩子来吃,到了这种地步,人心再也无法控制,尧君素最终被身边的人杀害。
他真正坚持到了最后一刻,是彻头彻尾的忠臣。
二十年后,唐太宗有感于他的忠义,追赠他为蒲州刺史。
第十一节 围攻长安
再看李渊这边,挡住了屈突通,李渊开始放手进攻长安。
李世民和姐姐平阳公主、叔叔李神通会合后,继续攻城掠地,扫清长安的外围,不停吸纳各路人马,兵力发展到十三万人。
这个数目是李渊起兵时的四倍有余,李世民的能力可见一斑。
更重要的是,李世民选择了一批有才干的人物收为部属,大大增强了自己的实力,其中就有后来辅佐他开创贞观之治的房玄龄。
长安很快成为一座孤城。
此时屈突通已经东赴洛阳,李渊料定他不可能再回来增援,便放心地进驻大兴城春明门,下令诸军围城。
守城的将领,京师留守、刑部尚书卫文昇已经年老,吓得卧病在床,不敢参与政事,只有大将阴世师、骨仪等人在代王杨侑领导下坚守。
李渊没有急于攻城,而是下令守军不得抢掠,原因不外是此时李渊要兵有兵,要粮有粮,胜券在握,不需要抢抓时机。
还有一点,他是以辅佐代王杨侑的名义起兵的,到了城下迫不及待就打,岂不是操之过急,露出了狐狸尾巴?那样对天下人就不好交待了,需要做做样子堵天下人的嘴巴,因此他派人到城下说明尊隋的意思,希望长安守军弃暗投明。
卫文昇等人是老孤狸,李渊的目的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精明的他们没有拒绝,因为拒绝只会导致李渊更快地攻城,当然更没有答应,答应不就是投降了吗?
他们选择了置之不理,目的只有一个:拖延攻城的时间。
但留给守军的时间是有限的,李渊只等了十天,便下令攻城,同时下令不得“犯七庙及代王、宗室,违者夷三族!”
大兴已乱作一团,因为兵力不足。
作为皇帝的隋炀帝,不仅不坐镇京师,指挥全国平叛,反而跑到扬州作威作福,还带走了精锐部队,使得长安最终难以坚守。
李渊大军催枯拉朽,军头雷永吉首先登上城墙,大兴城破。
李渊如约迎立杨侑为帝,给自己封了尚书令、大丞相等一系列大官,加封唐王。
皇帝只有十三岁,还无力处理政务,大小事务都由李渊决定。
他与民约法十二条,废除隋朝所有严酷法令,得到了关中地主和百姓的拥护。
这时卫文昇连病带吓,一命呜呼了。李渊为报起兵时祖坟被挖、亲属被杀之仇,诬陷阴世师、骨仪等人贪赃枉法,砍头了事。
附近郡县,前来归降的更多。
这么多事情,他一人自然干不过来,于是建立丞相府,大封文武官员,赏赐有功人士,以致用光了府藏财物,政府正常开支都受影响。
可见他是多么高兴,多么大方,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他识大局,顾大体,善于笼络人心。
第十二节 小结
回顾李渊从太原起兵到攻克长安的全过程,只有短短四个月多一点的时间,其间虽然有些小小的波澜,但在李渊父子的运筹帷幄之下,问题都及时得到了正确的解决,可以说非常顺利了。
这么顺利,最根本的原因,还是隋炀帝太能作,搞得民怨沸腾,人心离散,让李渊父子捡了个大漏。
此外,还有这么几点:一是时机得当。李渊很晚才决定起兵,决定后又花了很长时间准备,待到起兵时已是天下大乱,隋王朝顾此失彼,进退失据,到处都是大反贼,自然顾不上当时还是毛毛雨的李渊。
二是准备充分。这个前面已经说过了,不再赘述。
三是有几个生猛的孩子。李世民不消说,李建成、平阳公主也不遑多让,在定鼎关中的过程中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四是战略战术得当。李渊早在起兵之时,就定下了夺取关中的目标。这是成就帝业最好的根据地,隋末群雄实力在李渊之上的比比皆是,但最后都被一一消灭,地利是个很重要的因素。
他居安思危,总是将危险考虑在前面,避免让自己陷入绝境,在防备屈突通时体现得再明显不过。
他重视人才,领袖魅力超群,人们都为他折服,甘愿效力。
更不用说他军纪严明,与百姓秋毫无犯,废除隋朝苛政,得到官民拥护……
要全面总结还有很多,足以写一本大部头著作,但主要的也就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