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职工收藏协会会员体验古老的粑俗文化
湖口,濒临鄱阳湖,农作物以水稻为主,自古以来就有大米为原料做粑的习俗。
做粑最早的起源是因为古代经济贫乏、食材短缺,主要粮食不够食用,就把少量米和大量其他可食用的豆,菜,瓜果类等剁碎包在一起做成粑,或者晒干,或者用水浸泡,在冬季或者来年春天,青黄不接之时备用,充饥裹腹,弥补主食不足。相传湖口做粑的历史有二千多年。
现如今,做粑早已不是原来的意义。渐渐演变发展,成为湖口一种独特的粑俗文化。在湖口赣鄱大地,一年四季,逢年过节,喜庆假日,来人待客,一个必做的活动就是做粑。借以表达主人喜悦之情。
粑的品种繁多,炒米粑、蒸米粑、糯米粑、小麦粑、柳米粑、豆粑,做粑的原料基本以大米加工成粉为主,辅以其他可以食用的材料。
年粑,顾名思义就是做过年吃的粑。一般在过年前一个月左右做好。做好以后用水缸盛放浸泡,根据天气温度三、五天换一次水,一直吃到过年以后来年春天。食用时间长达数月。平时想吃的话就从水缸里捞出来,用油煎着吃或者与豆粑搭配煮着吃。做起来简单方便。年粑,便是湖口粑俗家族中的一成员。 这个周日的下午,湖口职工收藏协会一行八人来到会员金小虎的家中,体验做年粑的过程,享受这一古老的文化习俗。
我们到达时,主人早已忙开了。鲜米、糯米和粟米早已经拿到砟米坊里砟成了粉。大家撸起袖子,烧开水,和粉,揉粉,搓粉团,做粑、印粑、蒸粑、凉粑忙碌开来。协会潘柏金老师率先动手和粉,梅书记有过做粑的经历,揉起粉来的架势有模有样,会长与金小虎八十高年龄父亲谈心聊天。我们则笨手笨脚慢慢学着做,一会功夫大家做得得心应手。厨房里一派繁忙,热气腾腾。好不热闹。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桌上的年粑就堆满了,等待最后一道工序——蒸粑。
晚饭开始了,主人端出腊肉排骨汤,花生米,辣椒炒肉、番茄炒鸡蛋、油炸毛花鱼……地道的农家菜。热腾腾的圆子粑,咬上一口,软糯香甜,满口余香。
在湖口的农村,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的早上,一个标准的早餐永远出自勤劳的母亲手中。她永远起得最早,提着篮子,冒着刺骨的寒风来到自家地里,拨开冰雪,讨一篮最新鲜的白菜,下到水塘清洗干净。回到家里烧一大锅水,锅里扔下十几个年粑,待水烧开,放一瓢豆粑,再放点青菜大蒜,加点油盐,每人碗里一个鸡蛋。呼唤着大家赶快起床吃早饭。然后每个人盛上一大碗,一大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的全身冒汗,暖洋洋的。满屋飘香!满屋浓情!
这是地道的湖口早餐,也是妈妈的味道,更是家乡的味道!
年复一年,岁月悠悠。湖口的游子远走他乡,走遍天涯海角,吃遍天下山珍海味,唇齿间永远驻守着豆粑、年粑的芳香。
这个味道,伴随着生生不息的湖口人,一代又一代人的芳华,伴随着湖口人的记忆。让无数在外的湖口人留恋怀念,魂牵梦萦!
这就是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