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碎碎的记忆,不经意地唤醒。那时候不以为然的人和事情,现在回想起来,却莫名的温暖。
那脚步丈量的,是父老乡亲们的希望,还有不可多得的信任。
美丽乡村女会计
这周,课文内容跟银行业务有关。在课堂上,跟学生交流,现在的银行业务持一张银行卡就可以办理了,自动取款机上还有无卡无折业务。而在此之前,前几年,还是用存折的。突然,又想起来,小时候,那个时候,连存折好像也没有,存款、贷款,就凭一张存款单和借款单。那个填写和发放存款单的,就是村里的女会计。
一双大脚,徒步走村串户
我小的时候,大约就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之间。那时候,村里连水泥路都没有,更没有通公交车。很多家庭连自行车都是奢侈品,稍微上年纪的人,就算家里有自行车,也是不会骑的。就像我父母,小的时候去串门,大多数时候都是步行。我是家里老幺,我们那里称最小的女儿满妹子,最爱粘人,母亲走哪儿我跟哪儿,走不动了,就是父亲背在背上,有时候高高地骑在父亲脖子上。
村里的妇女主任姓赵,但是大家都叫她赵会计,因为她更为大家所熟知的身份不是妇女主任,而是村里的会计。
赵会计的身材在我们家乡女性里头算是个儿高的了,高挑,瘦削,皮肤白皙,穿着打扮精致干练,这些都很是不同于周围的姑姑婶婶们,颇有女干部的风范。再加上说话轻声细语,文质彬彬,待人和颜悦色,谦恭有礼,很是受乡亲们的喜欢。
我也很喜欢她,因为我爸爸也在村委会任职,所以,她跟我们家的关系自然也就不同一些,我管她叫赵伯伯。(在我们那儿,伯伯这一称呼男女通用。)她则亲昵地唤我妹子 (我们那儿对女儿的称呼)。
赵会计也不会骑自行车,所以,每次她来,都是步行。提着一个黑色的手提包,穿着一双黑色的绒布鞋,我印象中她家在另一座山脚下,沿着乡村小路步行到我们家,差不多也得一个小时吧。
一支钢笔,一枚印章,现场办业务
赵会计每次都会随身携带一个公文包,她手里的公文包是她的流动办公室。
每逢谁家有余钱要存起来了,或者谁家有困难需要贷款了,就是赵会计需要跑腿忙乎的时候了。那时候也没有电话,需要借钱急用的话,大家会跑到她家里去找她办。不着急的时候,多数都是捎信儿给她,让她到家里上门办业务。
我的脑海里清晰地记得这样一幅画面。
那时候我家还住在老屋里。堂屋门口有一个十厘米左右宽的门槛,门槛里外经常摆放着几把椅子。天气好的时候,大家就坐在外面,天气不好就坐在里面。赵会计来了以后,通常都会坐在那儿,妈妈或者我总是会给她泡上一杯茶,她接过去以后说声谢谢,弯腰把茶杯放在门槛上。接着就会从黑色的公文包里掏出账簿和票据之类的,公文包则靠着椅子腿儿斜放在脚旁边。然后戴上老花眼镜,直接在膝盖上填表,盖章,一本正经地办起业务来。
若干年后,往事带给我的是暖暖的感动
和学生说起这些往事,也不知道学生们能否理解我当时的心情。我当时的讲述虽然是从课文内容出发,然而那一刻我却被那些当年看似天经地义的往事和人感动得一塌糊涂。
女会计日复一日辛苦地走村串户上门办公,乡亲们淳朴的信任和招待,还有那时候一个女人家家背着钱财行走在乡村小路上的踏实和安然,那是怎样淳朴的民风。而今,我离那个村子已经很遥远了,我们离那个时代也很遥远了。
怀念的,往往都是那些当年不曾当回事儿,而今却极为珍惜求而不可得之的事物,还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