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荣耀》里唐玄宗有多相信安禄山?
给他马匹使用权,给他提拔番将之权,给他不断增加兵力,给他各种金银财宝的赏赐,给他大儿子与皇家攀亲的机会。
可以说,安禄山红极一时,红的发紫。红的连杨国忠都妒忌了。
于是凭他三寸不烂之舌,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和捕捉到的一些安禄山罪证,便急冲冲去皇上跟前告状去了。
杨国忠没听李俶劝,低估了安禄山的有备无患。在他和史思明的双簧一唱一和中,将自己撇了个干净不说,还把自己为国分担,做好事不留姓名的雷锋精神给暴露了出来。
倒打一耙没打着,反而打草惊蛇,反而让皇帝对安禄山的怀疑表示了歉疚,又大肆地封赏了安家一番。
这着实让杨国忠意外。
竟然还有比他能瞎扯的人。
大唐荣耀了多年。一直采取的是重边境,轻中原的兵力分配。
所以对守边境的节度使,总是高看一眼。像安禄山这种镇守边疆多年,又有不少战功的将军,明里暗里沉淀了沉甸甸的实力,喂饱了便有了不轨之心。长安的好,唾手兴许可得一得,光这个想法就足以让人兴奋。
缺乏监督机构,唯一可监督的皇帝,又松松散散犹犹豫豫,真是天助我也。安禄山加快了造反的进程。
皇帝对安禄山的封赏越来越多。
他希望通过此举让安禄山能感念皇恩浩荡,更加一心一意镇守边疆。
杨国忠联合朝中大臣说安禄山拥兵自重,以安禄山敢不敢来长安面圣,来衡量他有没有私心。
结果,将不了安禄山的军。安禄山能混到如今风生水起,于他过人胆识有关,于他揣测人心一流更有关。
杨国忠的伎俩,在他眼里不值一提。
李俶想方设法用心良苦将靠谱的将军提拔在安禄山根据地周围,希望能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
毕竟仅凭安禄山一人的军队,要反也是起不了多少杀伤力的。但是如有援军,就不一定了。比如安禄山勾结上了云南独孤家,以皇帝听信谗言,清君侧为由达成同盟。
见安禄山光明坦荡入京面圣,皇帝便放下了心。
谁再敢提安禄山有莫逆之心,他就和谁急。
到后来,连太监高力士都旁观者清。仗义执言,安禄山拥兵自重的危险。
可是皇帝还是不相信安禄山有反心。
我觉得他不一定没怀疑过安禄山,毕竟安禄山实力和势力太大是现实,他只是沉没成本付出太多了。覆水难收。
太信任一个人,给了他所有想要的能给的恩宠,名利权。再给,实在给不了,也已经给的不能够更多。
无非是想他感念皇恩,好好做事。
皇上用的这招感化,安禄山也是受用的。可是结合形势,他既得罪过太子,杨国忠又事事编排他,水火不容。
皇上老了,他的恩宠又还能多久。
就像火柴已经堆的很高很高,快要高到自家城楼。稍微一把火,就能把自己家也点着了。
这时皇上却还想着,没有点火索吧。
君王一统天下,恩当然重要,这是怀柔政策。但恩威并用,才是上策。
任其看着渔网里的鱼越来越多,却不去收网。只能是对方吃饱喝足,而你空有池塘。
恩多了,便是纵容。
便是趁机捞得好处多多,好募集到更多“有志之士”,架空中原武装。
到时,就是明着反了,皇帝又奈我何?
只怪皇帝优柔寡断,妇人之仁。
辜负了皇上一人心,总好比错过当前有利时机,他日白白地被置于死地强吧。
何况安禄山有条件有资本博一博。
而皇帝把所有希望寄托在一个番将的良心上,说起来是很幼稚可笑的。
他付出了信任,付出了恩宠,他的沉没成本越来越高。唯独没有一升一降的制衡之道和收回权势的能力,等想回收时,早已为时已晚。
其实安禄山称病不来长安做解释时,朝廷完全有时间准备作战。可惜,皇上对安禄山就像对杨贵妃一样,付出了太多情感,总不相信自己的感情会付诸流水。
他依然还在做一个梦。
别人都是想多了,是妒忌安家的恩宠,唯有他火眼晶晶,是识人之人。
他的一厢情愿等来了安禄山15万大军直冲河北,一路杀进洛阳、长安。
眼见为实,才恍然大悟。一朝祸发,不过短短数月的事。
糊涂啊。
任用安禄山、杨国忠这2奸逆,后半生的识人不明,足以让他前半生的功成名就毁于一旦。而用人之道,带个人感情色彩,理智不足,实在让君王付出了惨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