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个故事讲给你听:
1
同事的表弟最近谈了一个女朋友,是朋友介绍认识的。
这个女孩是妇产科的一名医生,清秀,懂事。表弟甚是喜欢。
可就是一点,女孩不苟言笑;约会的时候坚持AA消费;非常介意欠人人情。
表弟觉得女孩并不喜欢自己,于是忍不住问她:如果你对我没意思,不用勉强和我见面。
女孩却告诉她:如果不喜欢的话,我不会再次和你约会的……
表弟惊讶的看着她,可女孩脸上依旧没什么笑容,平静、淡然。
表弟经过几番打听才知,女孩竟是她家人捡来的。
不知道女孩是不是因为知道自己是曾被亲生父母遗弃的孩子,所以很少向人表达自己的情感,显得沉默寡言。
即便养父母对她比自己亲生儿子还好,她也十分孝顺自己的养父母,但在人际交往方面总特意与人保持距离,不易亲近。
表弟知道以后,把“真相”放在了心里。希望有一天这个女孩能勇敢地告诉他自己的身世。
他决定和这个特别听话、懂事的女孩相伴一生。
2
一个跨国故事的精英、一名要强的事业女强人,在35岁里,被一个大难题难住了——要不要孩子?
不生孩子,家庭就会出现问题;生孩子,自己的事业就会出现问题。
几分纠结,终于说服婆家——到美国找“代孕”。
由于美国代孕合法,因此不用担心,各方利益都能保证。
不耽误自己工作,也能如愿“生”孩子。
可是有了孩子以后,他和丈夫因为育儿问题,再起纠纷。
她依旧没有时间陪孩子,因此被婆家指责,被丈夫埋怨。
最后离婚收场,成了一名单亲妈妈。
3
乌克兰是有名的欧洲“子宫”。
每年接近有3000名被遗弃的代孕宝宝降临在这座城市。
他们由于不在预定父母的国家出生,根据乌克兰法律,也不允许被乌克兰居民抚养,因此他们变成了无国籍孩子。
他们为什么会被“退货”呢?
因为他们有“瑕疵”,生出来以后存在身体或智力上的缺陷,因而被预定父母“退货”;
还有可能他们的预定父母像郑爽和张恒一样,即便不是“残次品”也会遭遇“退货”……
这些“残次品”和“退订品”只能呆在“无国籍”里,无望地生长,却仍要像普通人一样经历漫长的人生。
自媒体人“TINA心理”在她的小红书视频里分享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几乎泪目。
4
视频里,“TINA心理”记录下了三名被“遗弃”的代孕宝宝,回顾自己一生时的自述:
我仍然对我的身份感到困惑,我觉得即使有家人,也仍然感到孤独。——男,46岁
我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男,67岁
肯定少了点什么,是的,肯定,我的心上有一个大洞。——女,70岁
就像第一个故事里的那个被遗弃的姑娘一样,他们一生都背负着“被遗弃”的标签。
他们害怕麻烦别人,害怕自己再度被抛弃,于是尽量懂事和听话。
他们也害怕投入过深的情感,因为他们觉得情感能伤人。
一旦被伤到,自己将被再度“遗弃”。
5
在故事2里,我们看到一位十分在意自己事业的女强人。
她认为自己学历高,能力强,有钱,所以可以用“代孕”的方式,免除作为女人生命里要受的苦,能够让自己“鱼与熊掌”双得。
让人生“十全十美”。
可是她那么智慧的逻辑脑却忘了,那么多预定“代孕宝宝”的“父母”也忘了,从他们身体里拿出来的东西,40周以后归来的一条鲜活的生命。
有心跳,有脉搏,同我们一模一样。
他们不是商品,和能让你“活”得更自在更自由的工具。
6
“代孕宝宝”先天失爱。
怀孕过的妈妈能深切的体会到,即便在孩子没有生出来的时候,他在你腹中,你都一直在和他做情感的交流。
你从那个时候就开始付出。
是父母现在和今后所有的爱,塑造着孩子的身体、情感、智慧、感受、与他人的联结以及对生命的理解。
一个没有被父母完整付出,完整爱过的孩子,人生注定是残缺的。
有些东西,没人真诚的给过,就体会不到拥有它的感觉。
没有体会过被爱和被给予的感觉,自己也就无法给到别人。
就像第一个故事里的那个姑娘,她就不知道如何向人表达爱意,不知道怎么“放心”的融入集体和社会。
即便有养父母的疼爱,她还是要花大半的人生去填补她内心的那个“洞”。
7
“代孕”怎么能合法?!
如果连“生育孩子”都能被“产品化”和“商业化”,那作为人类这种高级灵长类动物又存在什么独特和高级的呢?
公然搞个“饲养场”,让“雇主”随意去挑选“孩子”吗?
就像挑选可口的猪肉、牛肉、鱼肉一样?
如果金钱能解决一切,包括“生养”,那你要孩子的目的何在?
学者刘瑜在《愿你慢慢长大》里有这样一段话:
我一直觉得生孩子是天底下最自私的事情,
用别人的生命来完整自己,
母亲对孩子的爱,不过是对生孩子这个选择承担后果而已,
谈不上什么伟大。
……
“代孕”怎么能合法呢?
如果合法,如果父母连这最自私的事情都不愿意亲自做,最应该承担的后果都可以不用承担,那还能叫做“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