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一朝吸毒,终身戒毒,虽然这句话是有些夸张,但也确实说明毒品确实是难戒。但现在很多人总喜欢标新立异,认为毒品是被国家和社会妖魔化了,这东西没什么可怕的。甚至有人说如果真的这么难戒, 为什么少帅张学良就能戒掉毒品,还能活一百多岁。正所谓无知者无畏,今天我就来讲讲张学良的戒毒经历。
要了解少帅张学良戒毒,就要先了解当时的环境。从清朝延续的全民吸大烟(鸦片)的陋习,在民国并没有多大的改善,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依然是烟鬼遍地,成天躲在烟馆吞云吐雾。而张学良仅仅是众多瘾君子中的一位,更何况他的身份和环境也能让其轻易就弄到鸦片,这就不足为奇。
在东北,少帅还只是把鸦片当作一般消遣娱乐吸食,但是918事变过后,张学良丢失东北之后,一下子成了众矢之的,被全国人民痛骂,并送上“不抵抗将军”的帽子。这让他痛苦万分,常常夜不能寐,万般痛苦一下子压在这个年仅33岁的年轻人头上,痛苦可谓到了极限。无以解忧的他更加频繁地吸食鸦片来麻醉身心,甚至到了不能自拔的地步。
后来张学良的一个部下说过一段话:“其实在东北后期,少帅每日还要打400多吗啡针,才能过瘾。”说实话,此言太过于离谱,随便计算一下就知道,一个人怎么可能在一天打四百多针。溯本求源,我们来了解一下,少帅张学良当年为什么会打针。这就不得不说到当时的民国禁烟运动,其实到了民国后期,国民政府已经意识吸食鸦片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巨大危害,于是发布了禁烟(鸦片毒品)的高压政策,最严重可以枪毙。
当时的一代枭雄杜月笙,为了响应国家政策,硬是用直接干戒的方法,把鸦片戒断了,关于这点可以在《上海皇帝之雄霸天下》中,吕良伟饰演的杜月笙就展现过。其过程也是无比痛苦,甚至多次面临生死,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单是鸦片就已经弄的人生不如死。
此时的少帅因为丢失东北,寄居在上海,由杜月笙保护和招待。在此期间,杜月笙也不停的劝说张学良戒鸦片,给世人一个新的形象。听了杜月笙的话,张学良正式戒毒,其实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戒毒。早在东北的时候,张学良就决意戒除毒瘾,怎奈抗不住生理上的痛苦难受,这个时候听说日本进口的注射药名叫巴文耐鲁,对戒除鸦片有特效,便叫私人医生马扬武为其注射。
效果确实明显,但岂料这种日本进口的药物虽去瘾止痛,里面却是含有吗啡,注射日久,有习惯性,结果一段时间之后,张学良虽然放下了烟枪,却再也离不开吗啡针。真是才出虎口又入狼窝,之后张学良一天需要注射几次,才会精神抖擞,愈发搞得身体孱弱不堪不说,还伤神误事,常常引人误解(前文的一天打几百针的谣传也来源如此)。
在上海,尽管有杜月笙的帮助,但是张学良以及妻妾的戒毒也并非易事。据一些资料显示,张学良在戒毒期间,身体上所遭受的痛苦可能不亚于在鬼门关前走一遭,多次昏迷。鉴于上次吗啡针的事件,这次再也没有外国医生给他提供特效药。另一种说法是,外国医生告诉杜月笙说:“此时只有下狠心,才能解决问题。”所以经杜月笙授意,米勒便停止使用镇静剂、麻醉药,而是把张学良捆在床上,任他挣扎,一直到筋疲力尽。
在后来的采访中,张学良表示,其中痛苦过程没法细说,总之,“最厉害的一次,差不多昏迷了一个礼拜”。从现代角度来,张学良戒毒成功,只能说明当时的鸦片还处于初级毒品,对人体的成瘾和伤害与今日毒品之王-海洛因、冰毒不可同日而语。
尽管如此,杜月笙、张学良的戒毒之路,也是九死一生,只是他们的身份决定在遇到戒毒生死关头,他们有更多的外部力量帮助他们。堂堂少帅戒毒,相信身边其实也有很多医生随时待命。当出现戒断反应危及生命之时,医生会及时进行干涉救治,普通有多少人能做到。在戒毒之后,张学良也会在医生的建议下辅助药物来减轻痛苦的戒断反应。
我们知道戒毒最难的一点就是复吸,大多数能熬过生理反应,就能在一段时间里不碰毒品,但是一旦到了熟悉的环境以及看到毒品以及吸毒工具,心中又会蠢蠢欲动。但是在后来的人生路上,少帅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之后,被蒋介石软禁几十年,什么吸毒环境都没有了,这也许才是他真正戒毒和长寿的秘诀。
毒难戒,难戒毒,这是一个永恒不变的道理,在之前的传统毒品为鸦片时代,确实有很多人通过痛苦万分的干戒,做到了戒毒。但是要知道毒品也会更新换代,以目前的高纯度半合成的海洛因而言,再靠自身戒除基本不可能,而更不用说对大脑有很大破坏力的冰毒。
这些现代毒品对大脑、身体的刺激兴奋更让人欲罢不能,它对大脑以及神经系统破坏更强烈,任你有多强大的意志力,在它面前不堪一击。所以不要拿这种完全没有可比性的案例,来证明毒品的危害性被夸大。现代社会无论你是什么英雄,在现代毒品面前也是成为狗熊,张学良不行,你也不行。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沾毒就会毁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