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忘记了是谁推荐这本小册子了呢?还是说是看书的时候无意中看到的,每次读书都会顺藤摸瓜似的被安利很多书,书单里排了长长的队伍。印象中kindle中有这本书,翻了kindle的图书馆,果然是有,打开一看,繁体字,好在还是横版印刷,然而,看完之后,觉得kindle里的公版书是删节版,少了很多篇文章,只摘录了一部分,大概10篇左右。后来又去掌阅上买了书。然后,依旧是繁体字,竖版印刷。读起来真是费劲死了,很多繁体字并不识得,更有甚者是认得却不知道含义又是什么?还要去注意标点符号,一些虚词也不得法,总之,读到今天,书也没有全部看完,只是看了一部分,其实挤挤时间还是是够的,但是又私自拿出了一些时间给了张爱玲的小说。(害羞状)
说到怎样读书,很多人都对此嗤之以鼻,这事还值得写成书?只要你认识字,能看书不就得了。能有什么方法?确实,读书就是得去看书,然而,同样是读一本书,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和收获,同样是一篇文章,有些人能从中学到很多知识,而有些人则看过即忘。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读书方法会使你事半功倍。同样,花同样的时间,收获更多知识。
在编者按里,提到读书的意义,这本小册子是出版于1925年,算一算,距今已有90余年,然而,有些观点至今仍在传递着,经典之处便在于此。自古以来文人总是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来宣扬读书意义,然而对于编者来说,认为这一点是低估了读书的价值,而读书方法错误的人则更容易使自己读成“书呆子”而一无所获。于是,便有了编辑这本书的初衷,借助首篇胡适的《怎样读书》变成了这本书的主要核心。
在读书之前,我们该去想一下读什么书?读书的意义是什么?而读书方法又是什么?这三个问题,在胡适眼中分别是,第一个问题读什么书,读书应该读青年自己所爱读的书,尽管有那么多的大家推荐书目,但是毕竟每个人对每本书都有着自己的主观想法,并不是适宜所有人。第二个问题读书意义是什么?也就是读书的功用,求知识为做人,这一点他在《为什么读书》中写的很详细,在胡适看来读书是快乐的,也是求知识的,书本是前人学问经验知识的记录,通过读书,可以去获取前人经验而不必事事亲自经历才知道。第三个问题读书方法是什么?概括为两个字,精、博。胡适这样写道“像旗杆似的孤零零地只有一技之艺的人固然不好,就是说起来什么也能说的人,然而一点也不精,彷佛是一张纸,看去虽大,其实没有什么实质的也不好。我们理想中的读书人是又精又博。像金字塔那样,又大,又高,又尖。”这点观念与我们现在所流行的“斜杠青年”一样,不再是只攻取一项专业,而是让自己朝多方面学习,当然,前提也是得有立身之本。
读了小册子的大概五分之一,对胡适所提倡的“精”字四到很是感触。摘录下来,自勉之。
1,眼到。是个个字要认得。中国字的一点一撇 ,外国的 a , b , c , d ,一点也不可含糊 ,一点也不可放过 。
2,口到。前人所说的口到是把文章能全部熟烂的背诵下来,而今虽不大提倡,但对于诗歌或好的文章要背诵下来,使我们在作文的时候能有个好的影响。
3,心到。即懂得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的意义。
4,手到。即勤动手来做笔记,多查参考书,多记录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