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生活本身矛盾密布。读完柴静的《看见》这是感受最深刻的一句话。
听着柴静絮絮叨叨讲了十多个故事,差不多每个故事都是我们熟悉的存在,药家鑫事件,肆虐全国的非典、山西的煤老板,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等,但是与以往不同,在柴静的文字里我们看到了这些事情背后一个个具体的普通平凡的小人物的经历,情感,一如你我。因为有着这些真实的人物加持,事情本身变得鲜活起来,而不再是新闻中的一篇报道。在新闻事件中永远关注的是事情本身,把一个个人物总结成一个个理性的数字,而非具体人物。例如报道一场交通事故只会描述XX人死亡,XX人重伤,XX人轻伤,可是这些死亡重伤轻伤,背后都是一个个家庭的灾难,一双双流泪的眼睛,一颗颗绝望无助的心。从冰冷的新闻报道中解脱出来,看到这本书中一个个故事,心开始学会了包容,正如书中所说的,了解他人越多,个人的悲酸欢慨也就越不足道。在书中你看到千万年来的世界何以如此,降临在你身上的事不过是必然中的一部分。
作为新闻调查的一员,一名记者,柴静的新闻记述方式也曾引起一些非议,甚至是世界的记者们都不曾有过定论,即新闻媒体是否要带上感情去记述报道新闻事件。柴静曾说写东西的人不用带着感情写,写的客观平实,事物自会折射出它本身蕴含的感情。其实,新闻调查也和我们社区店调研类似,最早调研社区店的时候,我们列出了密密麻麻的提纲,一项项挨个提问,虽然得出了问题的答案,但是却无法判断真假,因为我们做了引导式调研,车商群体碍于面子,即使没做的事情也会撒谎说做过,调研结果自然失去了真实性。后来随着调研的深入,发现同一个问题各家的出来的结果大同小异,观众看了也无感,问题就在于我们的调研是粗线条的,而细节自有动人心弦的力量。并且一定要去社区店现场调研,书中柴静也多次提到,演播室和现场的的区别,这个自己也是有很深的感受,如果不去亲自调研,只听别人讲述一遍调研内容,甚至是听原汁原味的录音,都无法对调研对象有深刻的掌握。凭借自己的臆想得出来一些结论,只能贻笑大方,不贴地气。经常去现场感受,与调研对象面对面的交流,一起去做外拓,一起去吃饭,语言是假的,一起经历过的事情才是真的。
调研更要深刻探究其背后的原因,现状之所以如此一定是有其特定的因素在,这一点在阅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也深有感触,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并不能以封建专制概之,其制度一定是适应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其初衷也都是好的,只是制度的改变具有延后性,肯定是先出问题,再辅之以相应的制度解决。当制度严重落后于当时的社会环境时,改革或改朝换代也就发生了。之前从新闻中看到药家鑫事件以及虐猫事件时,随着新闻媒体在内心也给予了强烈的谴责,大概当时就是用无人性这样的词语方式来描述,而从未想过这一个个具体真实的人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很感谢柴静能够为我们解读,走进他们的内心,唉,一个个悲剧背后的人其实也都是可怜人,都是被生活的磨难压的心态失衡。希望以后再看到一些新闻事件时候,能够做到保持对不同论述的警惕,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探寻就是要不断相信,不断怀疑,不断摧毁,不断重建,为的只是避免成为偏见的附庸。
这个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些人的坚守让人感动,钦佩,就像书中的卢安克,因为不能为分数做贡献,他的教学行为并不受家长喜欢,而他在其中选择平衡,以自己的行为默默的感化着山村的学生。在读这里的时候,我总是把这个人物和《三体》中那个一直种树的人模糊起来,都有着一种坚守,但是却走向全然不同的方向,卢安克在现实与理想中迂回折中,而三体中的那位却在树木被村民砍伐后彻底走向了灭绝人类的路。就像书中所说真实的人性有无尽的可能。善当然存在,但恶也可能一直存在。歉意不一定能弥补,伤害却有可能被原谅,忏悔也许存在,也许永远没有,都无法强制,强制出来也没有意义。只是希望在日常生活之外,我能找到自己可以去坚守的东西,也许那可以称之为信仰。很多事情是因为相信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