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国际惯例,先上思维导图:
1.在每个页面建立清楚的视觉层次
让用户对你的产品页面的设计瞬间明白的一个好办法就是确保页面上所有内容的外观——所有的可视线索一一清除,而且能准确的表述页面上内容的关系:哪些内容相关,哪些内容是其他内容的组成部分。清楚的视觉层次通常具有三个特点:重要的部分突出;逻辑上相关的部分在视觉上也相关;逻辑上包含的部分在视觉上嵌套;
接下来以美团为例:
美团首页将“劲爆折扣,特价日,免费拍”这些普遍消费者最关注的信息突出在页面最中间显眼的位置,使用户打开APP第一眼,目光被吸引在最突出的部分。然后底部五个tab键:首页,附近,逛一逛,订单,我的。五大部分颜色都为浅灰色(只有选中才变为绿色),将各大内容分类,这样清楚的逻辑线让用户找寻信息也方便。而首页,顶部轮播图里面,将美食,猫眼电影,酒店住宿,休闲娱乐等相关并列的部分列在一块,进行视觉嵌套。
我们每日都会对视觉层次进行分解,不论从网页,app,报纸。但是这种分解发生得太快,因此我们只有在不能这么做的时候才能模模糊糊感觉到它,也即这些复杂的可视信息线索迫使我们思考。好的视觉层次通过了预处理页面,用一种用户能快速理解的方式对页面的内容进行组织并区分优先级。相反,如果一个页面没有清楚的视觉层次,所有的内容都看起来一样重要,迫使用户降下速度寻找关键的信息,轻则用户会对你的产品不满,重则,直接离开你的产品。在设计时应该谨记:“别让用户思考”这条准则。
2.习惯用法是你的好帮手
分别看这两种确定,取消方式。在android上确定在右,取消在左,而windows上恰好相反。这两种方式孰优孰略,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可以从人工美学甚至心理学等都可以分析的头头是道,今天暂不讨论哪种方式好一些。从习惯来说,如果你在android上的app忽然采取了windows的习惯,确定在右,那么给用户将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很容易误操作。
对于一款产品来说,用户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却经常被设计者忽略。通常,习惯用法因为有用才会成为习惯用法,适当的习惯用法会使用户在不同产品间使用变得容易,不需要花费额外的努力来得到背后的工作原理。但是许多产品经理及设计师却喜欢反复发明轮子。为了追求一种酷炫的状态,设计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当然除了快手这款简单易上手颠覆设计行业的奇葩软件不说)增加用户学习成本,除非你的产品足够优秀能时刻吸引用户,否则只会被边缘化甚至淘汰。
3.把页面划分成明确定义的区域
把页面划分为明确定义的区域很重要,因为这可以让用户很快决定关注页面的哪些区域,或者放心地跳过哪些区域,用户会很快确定页面哪些部分包含有用信息,然后立刻忽略掉对自己无关的信息。
![_DW62G4((NN534ZU3~D9]KJ.png](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091297-22fdbf5fd7ce7578.pn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400)
针对360,大部分用户只关注快速查杀病毒,并不会在意是哪种引擎查杀以及引擎是否开启,因此,360界面,将引擎分类这一功能只是放在左下角,并且要比快速查杀,立即扫描这一主流功能要小得多。
4.明显标识可以点击的地方
人们在网络上所做的大部分事情就是找到下一个地方点击,那么明确地标识哪些地方可以点击,哪些地方不能点击,是非常重要的。用户确定点击哪里并不会花很长的时间,但如果你迫使用户去思考某些下意识就可以知道的东西,那么完全就是浪费每个用户对产品的耐心和好感。百度和谷歌在这点上做的非常好。
通过明显的Google搜索和百度一下,减少了用户思考时间。大大提升效率。
5.降低视觉噪声
对于用户来说让页面不易理解的一大原因就是视觉噪声,即让用户眼花缭乱,表面上信息非常全,所有的内容希望得到用户注意,但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就像淘宝上有的店家页面,满眼都是促销消息,却没有突出自己店里面的热卖物品,让用户困惑不解。用户们对复杂性和干扰的容忍度不一样,但是设计页面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假定所有内容都是视觉噪声,然后证明哪些不是,再显示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