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后半部,外婆给外孙Jake剪发,外孙对外婆说“I Love U”,这场景,是我的泪点。跨越意外的灾难,他俩是彼此接纳、全部接纳的典范。
这台词:“没有人能独自坚强”,所以“我们要互相帮助”。想到这个中年女人,因为女儿17岁时失踪导致家庭破裂,现如今,她跟这个小孩如此剖心:没有人能独自坚强。
如此云淡风轻下一颗母心的沧桑,换我们的电影,比如《亲爱的》,赵薇的大眼睛里的眼泪就要淹了屏幕。
伤痛的眼泪,自然在观众看不见的地方流淌过无数。
但是,滂沱开哭,个人觉得,总不是演员的所谓正经功夫,故事本身讲好了,演员皱鼻一下,观众的心海里自会下起大雨。
当了人面,撕心裂肺地哭,尤其电影里,这跟战争片追求血肉横飞,有什么区别呢!
在这里,“没有人能独自坚强”,一样的道理,却是笑说,是隐忍和节制,甚至是建设。我截图下来,做过某则微信的配图。
还有这5岁小男孩
Jake从车上逃脱,聪慧的女警察循着蛛丝马迹,判断分析出被囚女主所在地点,这些正能量,就不一一描述了。
看完电影,说这些泪点或者正能量,跟小学写作文末尾明白了什么道理,有什么区别呢?不过是涌起“这电影还算不错”“这2个小时的空闲用得还算值得”的淡淡安慰罢了。
这部电影,令我回味的,是两个鲠刺。
女孩父亲不接受外孙。他不愿意正视。
女孩Joy回家后,翻阅相册,发现自己的人生突然偏离轨道。
女孩情绪强烈地要求父亲正视5岁的Jack。就是因为女孩和父亲,都暂时无法平复这段意外。
对父亲而言,家庭破裂。接受小男孩的中年女人,JOY的母亲,现在已经是他的前妻了。所谓团圆,是在前妻和男朋友的家中。那个把事情处理得比较好的,也正是前妻的男友。
而他,脸上的线条硬绷,僵硬的身体,无法下咽的食物,不能直视。我喜欢在电影中看见日常生活的倒影,这样在风暴里出不来的人,他是良友,他替我体会生活中不知何时会突然陷落的深渊。
他的慌乱和难堪,被掩盖在笔挺的衣着和教养下。他的挣扎,你又全部看得见。
5年的寻找、设想、心力交瘁,对夫妻关系经营的力不由心,全都是留白,很多东西,没法跟别人讲述,讲述了也于事无补,徒挖伤口而已。
女孩Joy在给儿子读《爱丽丝梦游仙境》时,忽然坚定逃离的念头。一心一意想突破渔网时,内在巨大的力量,推动着她。我想,这个女孩在17岁以前,接受的家庭教育,除了影片里所提她的善良(关注老尼克谎称的一条生病狗)之外,估计也是类似充满光亮的。
虽然,后来获救后,她对母亲“你总是教我要与人为善”有怨念,但整体来猜,也正是这种充满光亮美善的教育引导,使得她能从童话书里发现行动的亮光,也许,使得最后,能从心理上走出“房间”,在逻辑上完成自洽。
困兽犹斗时,一心一意想着离开牢笼。
但是,人世处处有心牢。
回到家里后,与其说父亲不能接受她,不如说,她的自我认同上,出现了裂缝。这样的“灾变”,以“你现在是母亲了,你要好好照顾你的孩子”之类的说词来要求她继续牢笼中获得的母亲身份,这是强盗逻辑。
回到现实生活,她从17岁的高中生,突然身份大变,这种发现带来的撕裂,是必经的。
撕裂的痛楚,主要是你得被迫接招,去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好的电影,不是和稀泥。所以,影片后半部,一费时比较长。二是观众得有一颗大心脏,有《知音》杂志故事里的深血泪和大突变。
说一声Bye,那只是孩子天使般的引领,剩下的路,是漫长的愈合期。
好在这姑娘17岁以前,就生活在充满温情的世界里,愈合起来,也不会太漫长到哪里去。
试想,如果是一个山洞牢笼里原始人,突然来到通衢大道的现代社会,进了互联网,阡陌交通,兵荒马乱啊,但是,好在终于来到了自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