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在他的《挪威的森林》中写道:“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亲爱的你,看到村上的这句话,不知道你有没有代入感。是否在某一个时刻,或者在某一个似曾相识的场景中,你也曾有过短暂的迷失?
迷失,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好像具体也说不出来,总之就是无论如何,感觉都不对了。这种感觉,你有过吗?
我有。
自开创公号以来,越来越发现在每天繁忙的工作之余坚持更新文章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一是对精力有足够挑战,二是要有足够的素材积累。很多时候大脑里没有素材,就绞尽脑汁的去想,实在想不出来就去看“简书”、“十点读书”、“悦读文摘”、“咪蒙”、“吴晓波频道”等等这些大咖公号,看人家的文章怎么写,甚至为了写好公号还在“插座学院”买了一期课程学习。有时候看的书或者公号多了,经常遇见阅读量10万+的爆款,心中对这些公号大神是神一样的膜拜。
可是,当我模仿人家的笔法写出来的文章,效果却差强人意,阅读量也少的可怜;而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亲眼所见的场景写出来的感悟文章,阅读量却总能带来小小的惊喜。
这让我想到了“东施效颦”:美女西施因病而皱着眉头,邻居丑女见了觉得很美,就学西施也皱起眉头,结果显得更丑。老祖宗的智慧不是盖的,数千年的文化积淀早已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积累了丰富的营养。
我陷入了思索......
日复一日,随着时间的推进,我竟然开始渐渐迷失自己,找不到属于自己的那片森林。
是的,我们每个人原本都有属于自己的那片森林。在这个森林里,会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小木屋,它是身体的休憩之地与灵魂的释放窗口。森林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果、一河一流都是自己多年来用心浇灌出来的,这里的一切就像是我们的孩子,尽管她们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完美,但是,她们是我们自己的。
当思绪翻转过来,回到现实,发现自己真的进入到了一个误区。那些大咖号、那些爆款文是如此的闪耀夺目。但是,随着阅读的深入,一幕幕我不曾看到的场景逐渐清晰的展现在我眼前。比如咪蒙、比如吴晓波,哪个不是日复一日专心经营、年复一年的锤炼自己才有如今的夺目。咪蒙写文章常常通宵、吴晓波坚持每年写一本财经类的书籍。当然人家有自己的团队、资源、背景,但是没有哪个人天生就具备了这一切。不是吗?如果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没有细腻的观察力、没有深入骨髓的对人性的洞察,没有扎实的文字功底、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那样的文章来的。
想到这里,我释然了。
大神何其多。主要是那些比你好看、又比你成功的人还比你努力。可怕吗?如果说所谓的努力仅仅限于抽空看些公号、文章,有兴趣的时候翻翻书而已,这样的努力甚至都不能感动自己。有句话说得好:你只有拼尽全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距离这个段位,真是差得太远。
或许知道自己最擅长什么更重要。可是人呢,有时候往往就是这样,喜欢尝试、喜欢挑战、喜欢偶尔突破一下常规做做不一样的自己。幸运的,也许发现了自己还有一片更广袤的森林;不幸的,走了一圈精疲力尽,最终发现还是自己原有的那片森林最好。
那么,当初为什么要开公号?目的是什么?
我还清楚的记得,只是为了留住生活中的点滴美好,激发内心潜在的正能量,变成越来越好的自己。等到老了的那一天,回首往事,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忏悔,也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当我暮年,回忆过去的生活,虽然无法记住每一天都做了什么,但是当我打开这些陈年文章,那些温暖的文字、美好的画面、朋友的关注、亲人的鼓励会一起跳出来闪烁在我眼前,提醒自己也曾年轻过、快乐过;也有幸曾被那么多关心、喜欢我的人垂爱;我相信它会提醒自己过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我始终相信,这个世界尽管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完美,但正是由于不完美的世界才足够鲜活、生动,才让我们更加懂得创造美好,懂得珍惜。
所以,是时候该走出这个怪圈了。索性继续坚持自己的风格,好也罢、坏也罢,都是最初的自己。喜欢你的人不会因为你出糗而讨厌你,也不要在不喜欢你的人那里丢掉了快乐。
所以,坚持做自己,坚持写自己的文字。尽管这些文字还很拘谨、笨拙,在浩如烟海的信息大潮中显得微不足道,但对我而言,对于喜欢我的朋友而言,它是一个宝贵的财富。而我,也不再仅仅为了提高阅读量去写些哗众取宠的文字,那样只会距离初心越来越远。
是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尽管我们现在都不完美,可那又有什么关系?只要身边有一两个知己,相聚一起、畅快地聊天喝酒、侃大山,无所顾忌;眼前有三五本好书,抽空读读、发现不一样的世界,也能畅快淋漓;脚下有一条平坦大路,你每天走在上面,留下的都是自己的脚印和潇洒的背影,这样的人生何其靓丽!
让我们都把自己经营得越来越好,希望站在未来看现在,我们仍然能够变成自己最喜欢的模样。
哈~冲着美好的未来,咱们走起!
PS: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我的微信个人公号“彬彬乐道”,或微信搜索weibinbin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