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似乎也是岁月的馈赠,当我们一步步走入中年之后,冷静地观察社会,就不难发现大多数中老年人的生活方式都在慢慢地趋同,中老年后的安定生活在不经意间消磨着人的雄心壮志,大多数人把年轻时的初心抛到了九霄云外。街头巷尾,厅堂之中,屋檐之下总会有三三两两的闲人围桌而坐,用麻将或扑克打发无聊的时光。夕阳西下,华灯初放时,音乐响起,乡村的稻场和小镇的广场总聚聚着一群大妈们在翩翩起舞,包括我的妻子,不谙音律的她竟也痴迷上了广场舞,在不断地坚持下现在也跳得像模像样,对这种休闲和健身方式,我是一惯持支持态度的,像我爱舞文弄墨一样,也得要她的支持。这样我们一动一静,相安无事,倒也相得益彰。白天麻将场,晚间广场舞成为城乡中老年生活的一道独特的风景,俨然成为现代中老年日常生活的标配。
我们的光阴因为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也催生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向往,人们自觉地在寻找打发时光的乐趣。打牌跳舞何尝不是平凡人精力的一种宣泄或是精神的一种救赎?噼噼啪啪的搓麻声和流行音乐所衍生的广场舞响亮地奏起了中老年生命的最后乐章。
在滚滚红尘之中,我们被时光一路裹挟向前,似乎没有了自我,自己不能驾驭自己的生命,规划自己的未来,只是沉沦于一种随大流的惯常,日复一日,千篇一律,并乐以忘忧,不由不使我联想到平庸。
幸好有诗有书。
有诗书的生活,使我卓然于众生去追求一种更高的精神享乐。或许,一般人会嗤之以鼻,又不能创造实实在在的财富,有个卵用?年过天命,还读书习字,神经!
对于想拓张生命深度的读书人来说,读书习字,其精神的享受是物欲所不能企及的。在诗书淡雅的墨香中,蕴藏着文化的力量,文化的力量终归是强大的。诗书历经了历史烽烟的洗礼后,变得如此的温润,如此的庄严,如此的可心。诗人李太白的浪漫飘逸,杜工部的沉郁顿挫,孟浩然的恬静浑健,刘禹锡的清峻明朗,苏东坡的清新典雅无一不在厚重自己的学养,书家王羲之的遒美健秀,张旭的奔放豪逸,颜真卿的结体缜密,柳公权的峭拔奋张无一不启悟者自己的灵性。
当然,热爱诗书,总需要一个人与书有缘分,需要一个人对自己生命的尊重,需要一个人有不随波逐流的自觉,更需要有自己养成习惯的自信。我是沾了一点诗书光的人。记得我刚和妻子恋爱时,他将我引到她的外婆家,她外婆当时随二姨夫妇迁居团陂高中附近堑口街。外婆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小脚老太太,但思想前瞻,颇有卓识,会抹纸牌(一种老式长牌),耳朵有点聋,但慈眉善目,和蔼可亲。其时我刚到学校教书,出门总忘不了在自行车后架上夹一本杂志之类的书,到地之后就自娱自乐地阅读,极少与人沟通。有一次妻子跟她谈及我们的婚事,怯怯地征询她老人家的意见,外婆大声地对妻子说:这伢儿要得!人不错,长得还周正,爱读书,我很爱这伢儿读书的样子。这掷地有声的话可能最终坚定了我妻子与我联姻的决心(当时,岳父儿多,很是痛爱女儿,是不太愿意一个独女下嫁我家,我也挺理解,因为我家也兄弟多,太穷,谁愿意自己女儿受苦呢?),热爱读书竟促成了一段和美的姻缘,也间接地改变了我家的运气。时至今日,我还很怀念她外婆,或许现在我对我岳母很好,是对外婆她老人家的一种补偿吧。
话题扯得太远,但读书的确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乃至家庭的运势,因为它能使自己有足够的自信和自豪,不致在权势和财富面前迷失自我,显得自卑和不堪,相反地,有时权势和财富在自己的卓识和庄重的气质面前显得那么的不屑。
读书,沉醉诗书更是一种信仰,是一种精神的完美,是享受岁月的舒适和安详,更是一种生命的快乐。
书山跋涉,墨海泛舟,努力让自己活成一道风景,成为滋养家族文脉的源头。
有诗的人生不贫乏,有书的人生更富有!
(谨写此文寄浠川墨友兼怀妻子外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