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原绿色校长的《学校管理那些事》,就仿佛听谷校长在讲我们自己学校的故事,不疾不徐,娓娓道来。例如我们的一年级入学教育和书中的“《入学先养习惯,学习先学方法》就大同小异;谷校长对老师言谈举止的要求以及着装方面的建议和书中《每个人都是学校的形象大使》不谋而合;我们的毕业庆典比书中的《一次别开生面的毕业典礼讲话》还更胜一筹;特别是读到《解放自己》时,我更是庆幸自己在生命中相遇了一位贵人,谷校长就是解放了自己,成就了别人成就了学校的校长啊!
当然,书中还有更多地方给我带来启发。读到《学校文化,要形成一种“风尚”》的时候,“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必须是一个精神王国,而只有当学校出现了一个精神王国的时候,学校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最宝贵的是学校的精神,它是学校文化的灵魂,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反复读了几遍。我们学校多次被评为县书香校园,爱读书已经成了风气,刻在骨子里的书香永久弥香,这就是我们学校的文化。我想到了北校区东边的那堵长长的高高的洁白的墙,调皮的孩子会在上边留下几个脏脏的脚印,更有甚者会把坡形的砖墩当做滑梯,成了安全隐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要先介绍一个心理学上的名词“狄德罗效应”。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酒红色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家里寻找感觉,总觉得家具风格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却觉得很不舒服,因为" 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两百年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把这种现象称作为"狄德罗效应",亦可称作为"配套效应",也就是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平衡的现象。改变学生的不良的习惯,我们可以找到引起这一行为的一件"睡袍",那件“睡袍”就是把这堵墙设计成一道书墙,结合低中高段的特点,选取经典的书目,摘取精彩的内容,图文并茂设计到墙上,学生伫立在这道亮丽的风景前,一定会有与之相配套的行为,或驻足欣赏,或轻声谈论,岂不又是一道风景?也许不经意间给孩子种下了一颗读书的种子,也许不经意间一个孩子爱上了绘画,也许某一本书不经意间改变了某个孩子。我们这样做就是利用学校文化来改变、影响、决定学生的行走方式。
《工作变课题的智慧》这一章更是给我带来了许多思考。怎样让我们的工作跳出重复单调枯燥的怪圈儿?只有一条路,搞课题研究。课题一点儿都不高大尚,它就在我们身边。所以,当教导处李主任征求我推行高效课堂的想法儿时,我想到了进行微课题研究,微课题研究也称做微型科研,是指把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即时梳理、筛选和提炼,使之成为一个课题,并展开扎实的研究。研究的着眼点主要关注于教育教学细节,研究内容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碰到的真问题、实问题、小问题,研究的周期短,见效较快。微型课题研究以“小切口、短周期、重过程、有实效” 基本特征,以“问题即课题、对策即研究、收获即成果”为基本理念。怎样开展这项工作呢?首先建立微课题库。请以备课组为单位梳理工作中急需解决的小问题,例如读写结合的探索,导入设计的探索……学校存档。然后各备课组认领一个微课题,开始探索研究,尽量把研究工作渗透到每一天的教学工作中,扎扎实实地进行。最后汇报成果迎接学校检查并推广。
当然,这本书还给我带来了其他方面的启示。《心好,嘴不好,也不能算好人》让我知道了说话的最高境界是在真心真意的前提下,让人听着如沐春风,茅塞顿开,心生善念,满意而去!《做彼此的贵人》告诉了我做彼此的贵人是人生中的一种最美丽的关系,我感恩我生命中的贵人,也会做有缘人的贵人。
书,常读常新,对于如此经典的书,我会继续读下去,相信在书的引领下,我一定会成长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