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系统构架学(草稿)

作者:吴界纬

(目录)

建筑产业发展的瓶颈

建筑系统架构学的含义

建筑系统构架学对未来带来的影响

如何开始学习建筑系统架构学

建筑系统架构学的综合研究方向

如何架构出建筑工业3.0-4.0的基础模型

建筑系统架构学的表象

我国建筑epc发展的困境与解决之路

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困境与解决之路

标准的制定

工作流的制定

产业链供应研究

产品数据化

产业链平台化

生态闭合

建筑系统架构在国内的切入点及开始方法

受欢迎的产品不断的迭代推广

产业人员架构设计

产业经济架构设计

产业推广架构设计

阶段一 实现产品化

阶段二 实现平台化

阶段三 实现智能化融合

阶段四 街区运维体系

阶段五 生命周期内拆除体系

阶段六 实现迭代城市体系

阶段七 实现数字城市体系

阶段八 实现虚拟城市经济体系

建筑产业发展的瓶颈

每当望向窗外,看着江边无序的建筑群,便总会对自己提出两个问题。一、如果所有建筑在500年后全部推到重来,会是一番什么样的场景。二、你想象出的场景具体应该如何实现。对于第一个问题,绝大多数人可能会想到科幻片中那种整齐划一的城市风貌和先进科技的结合,那么为什么我们当代人潜意识里一直追求的事物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出现偏离甚至背道而驰?就像现在的城市建设,它是一种无序的与个体意识集中的反应。生长与发展总是在不断的制造矛盾,然后再花费一代甚至几代人去解决矛盾,总是在无序中匍匐前进,绝大多数人可能穷尽一生都在学习与了解这个领域的错误而不是推动一个领域的前进。更有甚者可能在这个领域创造了更多的矛盾。那这些问题是否可以解决?答案是否定的,至少在当代的百年内是无法实现的。其本质原因是当代人的整体思维高度还无法达到一个较高的标准,从对于精神文明建设可以看出全球目前还处于资本主义与人本主义的整体影响下,一切活动的中心原则是经济效益。前面也已经提出过建筑可以是反映意识形态的,是意识载体。彰显的个人主义,崇尚物质,竞争主义等等都属于低层次的思维内耗,那么,解决建筑学发展的问题就变成了社会学问题,解决了本质,那么表象也就一并解决了。所以说,如果你还在追求一个设计造型的独特或者空间的新奇,那必定是舍本逐末。那么,既然凭借当代人都无法解决现今矛盾的情况的话我们还需要做什么?其实也很简单,对当代所有的问题做一个总结,再找出基本的解决问题的路径,设计一套正确的构架,待后来之人不断的修复构架。

人员会成为建筑领域发展的瓶颈之一。

这里指的人员不是指的整体数量上,而是指的对于行业发展推动的人员上来看。我们可以这样理解,2000年前后,那时候学建筑学的人相对来说是一个年代前10-20%之间层次的人员,到了2020年前后,学建筑学的人员层次已经变成了30-40%这个阶段的人员,整体从业人员素质有明显下降,这样的话,一些高难度技术体系所需要的的社会教学时间便会增加,但同时,整体行业的知识的复杂程度也是在不断的加深的,这样就会形成一个矛盾,现有人员已经无法学会当今大体量的建筑知识库了。这样最明显的反应则是设计质量的大幅下降,不得已行业会再次细分领域,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但所带来的问题则是建筑不再会作为整体化考虑。就像很多领域一样,缺少了尖端的研究人员以后,这个领域便无法突破。那如何解决人员短缺和行业发展矛盾的问题?其实是需要行政干预的。我们现如今的环境中,市场经济占了主导作用,这样就会导致大量的竞争的出现,从而出现劣币良币的市场,进一步形成人员质量下降,进一步加剧这种循环。行政干预的手段在于将整个行业良性化,不能说我们现在没有行政干预的手段,只能说对于如此庞大的一个系统行政干预的力度不够,其次干预的专业性也不够。可以想想,我们在一个领域的学习与积累连这个行业的整体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式都没有想清楚,那如何能制定出正确引导一个行业的政策呢?行业要发展,人是关键,是人就会有需求,满足需求是最基本的,但同时,这个行业的维度很高,下限又很低,市场需求有时又不会要求这么高,这样就导致了即需求高专业性人员,同时也不能创造行业壁垒,不能创造行业壁垒无疑中就无法达到专业性人员的需求。所以,第一步需要解决行业壁垒的问题,这点其实是行政手段可以实现的,将某一个类型的建筑实现产品化,实现产品化的国家标准,将原本可以随意变更的感性条目变成不可变更的理性条目,其次不断的对这个国家标准的条目加以修订,但就是这么个小的行政手段,在我们国内推广起来也是难上加难。其一是责任主体与标准制定主体的权益相差太大,其二是执行主体为结果买单,一旦超出执行主体不可控的预期后,标准将无法实现。通常来说,目前市场中最好的生产方式其实是根据社会情况实际调解出来了,任何脱离了实际市场需求的要求都是伪需求。这也是我们整个行业无法实现突破的一个底层实际因素。将某一类型的建筑以产品化的模式来主导,那就得遵循产品化的原则,可持续的市场化,标准化。一个领域的专业性很强的同时,就会形成相应的壁垒,这样形成了良性的循环后从业人员的需求就能得到满足,同时,预期的上涨便会形成稳定的正循环。

发展本身就是阻碍发展的瓶颈之一。

一个人生病了,很多身体机能都出现了问题,而这个时候需要的是恢复还是继续参与劳作?带病工作,虽然效率上打了折扣,但是总还是有点产出的,可是时间一长,往往会造成不可逆的影响,以至于后续的工作持续性低效甚至无法工作。这样不得已得停下来,花费更高的代价来修正。一个社会、城市的运转和一个人的身体相同,本质上都是需要有发展的周期和调整的周期。调整不是意味着停滞不前,而是需要对过去做一些盘整,理清思路后再继续发展。对于一个行业也是一样,我们需要何种新的方式去带来下一个阶段的发展?下个阶段的发展人们的需求是什么样的?所以,这个时候需要一种评估机制,对于一种社会工作方式的全生命周期的评估方式。对于传统建筑领域,这套机制是没有的,这也就造成了现在的种种问题,比如好的不好的建筑会在同一时期出现,先进的,落后的,浪费的,经济的也会在同一个时期出现。而评估的主体作为人这个也是有问题的。前面也已经提到过,整体从业人员的素质是下降的,那么就带来了评价的主观因素会下降,要求都降低了,那么结果的导向也就显而易见了。建立系统化的评估体系,去除人为的因素,这个也是当下势在必行的事情。

经济性是阻碍发展的瓶颈之一。

可以做一个比喻,未来高质量的房屋是人们向往的,但是他的社会资源消耗是巨大的,那么,人们所向往的高品质的建筑是人们通过正常劳作手段无法实现的,那么,引导建筑发展的原动力就不存在,因为本质上经济效益决定了是否发展。反过来,质量不高的改善房屋是人们眼下需要的,但是是在人们有生之年是可以实现的目标,这样,人们更善于花费更高的短期效益来实现一时之需同时放弃掉长远效益带来的终极需求,所以,如何不断的拉近两个目标的限值就成了建筑学本身应该研究的事情。

效率是阻碍发展的瓶颈之一。

生态的可持续是阻碍发展的瓶颈之一。

以上为建筑系统构架学的起因。

建筑系统架构学的含义

是传统建筑学的反向延伸,传统的建筑学研究的是社会、文化、艺术、技术、经济等综合性学科在空间形式上的表现,是解决一系列社会矛盾的集合。简单来说就是不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其中再夹杂了对于理性和感性的综合性评估与个体实现。这一个过程是可以被流程化和有理化的,只不过在当今来看是创意性的与不可定义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无理化是会向着有理化转变的,而同时有理化也会向着无理化来转变,就像太极的阴与阳,相辅相成。那我们对于建筑学乃至整个建筑的这个环境表现就用一个词来代替,就是“现象”。这个建筑看起来很现代很流线,这个建筑看起来很古典很奢华,这个建筑空间有序等等,这些都是现象。我们的建筑“可以”是这样,是那样这些都是基于每个人,每个团队亦或是每个群体的历史积累相关,是一系列“因素”相互引导的结果。小时候的家庭教育,经济情况,社会文化的影响,外部知识的影响等等这些都是“因素之一”,有点因果的含义在里面。那么,建筑系统架构学所研究的就是这些“因素”这些理念是如何改变建筑的表象的,简单来说,如果你把一个设计的无理因素划分为100条有理因素,在研究这100条有理因素的对和错,适时宜和不适时宜,最后从中筛选了50条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有理因素,这样,就形成了基本的建筑系统架构。就好比三段式的建筑,上中下的比例是2:6:1,这样可能是最耐看的,这个就是其中的一条有理因素。一个卧室,他的开间和进深的尺寸是3.6m*4.5m,这个是最合适的。这些因素可以是经过很多人反复验证出来的,而以后的人在学习的时候是可以不用反复去研究的,这一些列的小的有理因素,组成建筑系统架构的底层条目,就如同基本的细胞单元。不同的细胞再组合,便可以形成组织、器官,不同的组织再整合形成物种物体,最终物种、物体被赋予定义,就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生物。建筑也是一样,对不同的因素组合再组合,形成不同的类别,在形成有空能的组织组团,如同居住区,社区,公共商业区等等,cbd,研发区这些都是一个城市的组织。不同的城市有不同城市等风貌,如旅游城市、科技城市、商业都市、政治文化城市等等。所以,建筑系统架构学要求我们研究的方向是反向研究,是要确定出那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每条有理化的因素可能带来什么样的改变,新的城市形态需要那些组成,哪些因素,这些因素如何去定义,那些是淘汰的,那些是可以迭代的。而当今建筑学可以说还是在混沌的无理因素中成长,到底每个影响因素好或者不好,都是基于感性而非理性去判断的。或者这些判断有些根本就是错误的也被拿来愚弄民众。这也就造成了城市的整体风貌杂乱无章,同时很多错误因素的集合形成了新的矛盾,再由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尝试去解决这样的问题,所以,本质上的构架就已经是错误的了,这也就注定了由因素导致的现象一定是错误的,这也是行业与学科不可能再继续往前发展的原因。以前不是有一个口号吗“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应该是一句反话“城市让生活更复杂了”,如果说建筑学是创造多样可变性的,那么消除复杂化也就形成了建筑系统架构学的主要工作方式。

建筑系统构架学对未来带来的影响

我们可以把整个建筑系统架构比做成电脑CPU的架构,建筑因素可以定义为CPU的指令集,这样,一个城市的建设和整个行业才可以数据化,不断的分析与调整架构的优劣性,研究新的建筑决定性因素的指令集,可以对整个城市的表象作影响。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个可以确定的模型建立一系列经济文化发展策略,毕竟,无论在哪个国家建筑业对于经济及消费的影响都是举足轻重的。建筑的架构和决定因素的确定,也同样可以创造更多的丰富多元化的社会活动。就像前面所说的,如果把现有的城市全部移平,创造一个科幻影片中的乌托邦式的城市,这个城市如何从零开始建立?仅靠我们现有可社会学、经济学、建筑学等学科来实现显然是不可能的,当今的城市是自然生长的结果,伴随的大量的历史试错性,而全新的城市所建立的条件是基于经验论的基础的,建筑系统构架学就是将过去百年千年的经验作为总结性的体系,以结合现代科学建立合理可控的数据模型,再对未来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影响。毕竟,未来所做的任何事情的投入量是巨大的,社会资源的消耗是巨大的,不像我们现代社会投资几个亿建设一片住宅小区,有人来就当赚了,没人来就当亏了。未来可不是这样,一个片区的开发,几十万人口的引入,这些投资经济体量都将会是万亿起步的,一旦走错,损失的就是一代人的资源。

如果说整个城市是一个巨大的正常运转的机器,那么建筑系统架构就是这个机器的底层逻辑,它包含了众多学科相互影响的结果,首先可以实现城市的迭代,以最经济的方式找出解决城市问题的关键点就好比一个大的规划下来后一个片区的开发更新需要多少社会人力物力财力,需要多少时间调配资源,需要多少时间完成,完成的结果怎样,这些都是可以精确计算得出的。城市迭代的近、中、远期经济影响,社会影响如何。其次可以将建筑产品化,一直以来,建筑是作为定制化产品的属性来存在的,是一种社会性地位的象征,但随着这样的象征与日俱增后,带来的社会浪费也就会越来越大,我们国家作为全球最大的建筑生产国,每年新建房屋占全球一半以上,建筑寿命短(约为20年),设计生产施工及使用环节中浪费巨大,无法产品化就意味着这一系列的浪费不能数据化,也就不能分析出浪费的源头在哪,如何有效的减少相关的资源浪费。就算是我们可以从国外学习总结一系列的经验,也无法运用到本国的生产建设体系中,这也就说明了一个产品线闭环的因素不仅取决于对这个产品线的要求,也要考虑到整条生产线是否合理,光有结果导向是不够的。产品化的前提是可以伴随生产的整个流程全部进行再制造,相应的生产体系生产相应的产品。我们现在就好比用着1.0的设备想去生产3.0的产品一样,这必然是不能实现的。再次,实现了建筑系统构架是可以建立一整套数字模型的。从宋代的营造法式可以看出全国统一的模数与建构手法必须是统一的,这个可以称为数字模型的基础,国家运用强有力的行政手段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者这套系统,与那时比起来,我们现在可以说是没有建构标准,一切设计都可以随心所欲。当有了行业统一的数字标准后能实现的就是极大地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时也相应提升了各种学科间的联系。亦可以在这套数字模型基础上做模拟演算,模拟经济环境的变量为后续社会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总的来说,如果没有建筑系统构架所带来的的有理化,我们的城市建设就是一次建设,随着各种功能的不合理因素逐渐的出现,城市中心会转移,人口会逃离,城市会逐渐变为死城。

如何开始学习建筑系统架构学?

建筑系统架构学分为两个主要的方向,综合研究和分项研究。综合研究需要了解传统设计建设流程中各个环节所遇到的问题,并对整个流程的社会经济效应等影响作出分析,找到可影响的条目比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细分问题并加以研究。制定框架和框架基础上的原则,形成标准化的社会链与工作流。以往这些流程是市场经济和历史原因自然形成的结果,但有了系统架构学以后,这些流程和链条都是创新性的。当一个社会链条与工作流稳定了以后,也就是形成了良好的正循环后,便可以根据此基础开展分项研究。这就好比我们现在社会中非常常见的各种互联网投资项目一样,共享单车、外卖平台等等,这些社会新的链条在资本的推动下开始不断的试水,不断的找到了适合当代人生活方式的新的经济循环体系,当形成了稳定的链条后,便逐渐在这个链条上加以优化,把他真真的变成生活体验的一部分。也就形成了需求的自我循环。建筑领域也是一样的,每一类功能空间,都会带来不同的社会反映与体验,就好比有的商业空间是如何引导人们生活的,有的游乐空间是如何划分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空余时间的,球场、游泳馆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在架构学的基础上做更深层次的延伸设定。一个小的项目可以引导一类人群的活动,那么,这些小的项目叠加起来就会形成非常大的居住生活体验,比如一些旅游区,像丽江,不同的生活体验聚集在一起景观美食酒吧小商品文化等,形成了一个小型的生态生活圈,再加上长远的发展与经济性的影响,一个成功的小的城镇体就被系统构架所定义出来了。所以说,研究系统构架学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已经超出了传统建筑学所定义的知识积累时间,这是一个迭代研究的过程。当你参与到其中的时候,必须做出选择,我是想研究整个框架呢还是研究像居住区这样的细分领域呢。

建筑系统架构学的综合研究方向

研究建筑工业化基础上的EPC建设模式,使之形成类似汽车产业相同的生产管理模式,最终产出的是符合市场预期的建筑产品。

如何架构出建筑工业3.0-4.0的基础模型

工业经历了四个时期的发展,蒸汽时代、电气时代、数字化时代以及现如今的智能时代。我国的工业化发展还停留在1.0-2.0之间,亟需和世界其他各国的发展看齐。目前体系最先进的是日本和德国的建筑工业化体系。这里先阐述一下四个时代的体系和代表的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建筑工业1.0时代也就是蒸汽时代,此时代的建筑材料主要以砖混为主,像我们国内80年代前的建筑大都是这样。建筑工业2.0时代也就是电气时代,各种提高生产效率的工具应运而生,像我们国家到目前为止很大程度还处于工业2.0时代。工业3.0时代,数字化产品时代,产品已经在标准化的体系中形成了相应的数据模型,任何的改变都会基于之前的产品模型该更新,所有的产业链的材料加工都在这一个标准化模型体系下运作,标准的出现减少了大量的社会资源的浪费也同样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建筑工业化4.0时代,这个是日本和德国最先尝试的方向,整个的建筑从研发设计生产施工运维拆除形成了相应的生态体系,在制造过程中全程通过智能化加工实现,极大地减少了手工劳作,把建筑变成了可持续更新的产品。所以,我们如果要构架工业4.0的智能化,必然要先解决工业3.0时代的标准化与产业链协同的问题。解决标准化的产品架构,首先就要先培育市场,而在目前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放缓的前提之下,显然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其实,早在80年代,那时候我们国家还是延续的前苏联的建设体系,当时国家对于建设的标准化要求还是相当高的,但到了90年代改革开放,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以及市场的过渡自由化,导致了我们对于标准的放松,没人再关心行业标准的统一和行业的良性发展,各地政策也各不相同。也就出现了整个建筑行业无标可控的现状。久而久之,乱象变成了常态,再就回不去了。所以,现在要想构建一整套标准体系,必须由政府出面引导,行政干预。在一系列标准中选出可复制推广的体系。诚然,目前的体系内,应该无人有能力能出面引导,毕竟建筑系统架构这门学科还没有。所以,在此之前,相应社会圈子是需要优先建立的。建筑工业化、建筑产业链等等。当形成了一定的圈子后,便可以联合整个产业链形成相应的标准,用标准去严控建筑产品设计,这里也包含了生产和施工各个环节的技术标准,最后形成一个市一个省的标准。以工业化的思路用3.0的产品标准大规模的快速提供优质的建设成果,最快速的走完建筑3.0这个时代。将所有时期的产品数据化。形成可复制的标准。

建筑系统架构学的表象

建筑系统架构学的整个流程会经历 行业研究——标准制定——工作流制定——产业链供应研究——产品数据化——产业链平台化——生态闭合8个阶段。最终所搭建的某一个类别的建筑系统构架是需要能支撑其类别的生态闭合的,形成经济的正循环和人文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以,在这个阶段中我们重点要研究的最简单的比喻便是如何让这件事形成一个可不断复制推广的好的生意项目。同时解决了除经济性外的环保可持续发展,文化追求等要求。着实来说,要求也已经相当高了。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建筑的系统架构学要求我们做一个像ios一样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上,各个软件商可以研究各式各样的软件,建筑行业则是在这个系统上研究各式各样的人居空间,顾客的总量是确定的,所以好的app或者建筑体验项目就可以很好地良性发展,而不好的建筑则会被替换掉。现实中,我们也需要这样做,建筑不是建成后就成了不可拆除的,要在构架之初就把他定义为可以被不断更新的,符合可持续环保理念的产品,这样一来,各种建筑类别的产品就能像汽车产品一样不断的被大众需求与体验,然后在一定的基础上被迭代更新。那么,对于新的社交活动的空间就会被创造出来,同时,因为有了一系列的产品标准,各地也都可以效仿,而不用再重复其他项目失败的地方,不同的区域也都可以根据自身不同的历史文化积累延伸出不同的类别建筑产品。这样,所带来的社会体验多了,人居环境变成了一个统一且有机的生态体系后,经济在这个体系上也会进一步良性的发展,解决了经济的发展,有了上升的空间,人口问题也就会一并解决了。

我国建筑epc发展的困境与解决之路

我记得最早是在14年住建部就开始推广工程总承包,16年国务院也在国家层面明确了这个方向。而相应的,很多的政府招采平台明确了一些项目的招标条件是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所以呢 从这个时期以后大家也就看到了很多施工企业就逐渐往这个方面发展,施工企业要不然就是收购了设计院,要不就是组建了设计院。与此同时呢,一些大型的集团式设计企业也想参与到这类的投标中,也就吸纳了一些施工企业。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到现在也8年了,epc模式是否带来了一些改变?其实就我们周围的这些项目来看,变化不大。就拿国外来说吧,一般实行EPC项目都会有比较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EPC中的设计其实是涵盖了整个策划阶段,不光是设计,到底建设什么样的规模是合适的,用多少成本去设计项目。就好比如果你对一个学校的建设有一些要求,这个区的投入成本是多少,是不是有必要投入这么多。说到这块也同时反映了另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地方投资的一些项目实际给的预算都是偏多的,而在项目进行中因为中间的控制环节出现的问题反而会不断的追加预算。所以呢,就引入了EPC,大多数项目是总价包干的。但是这样又会出现另一个问题,质量不达标。你想啊,总的钱不能增加的情况企业在这么多的低价竞标中拿下的项目稍微管理不当就会造成严重的亏损,而这些最终都会在质量上反应。

那他的问题出在哪呢?推广EPC初衷其实是因为项目越来越复杂了,建设周期,成本压力也越来越大。政府的一些平台公司不能协调各阶段各分包的问题,到最后会出现严重的失控局面,有了epc,管理公司就仅和一个部门沟通,提高了效率。但受限于总价包干的这种招标模式,使得低价竞标的EPC公司又不能保证建筑的质量。很简单举个例子,就像你自己家里装修,如果一个公司给你说50万全包,你啥都不用管,按你的要求来做,那肯定是在你看不见的的地方都是他们利润最大的。你自己管吧,因为你不专业,所有的流程都得亲力亲为,使得最终的时间成本又会浪费比较多。本质是一样的,只不过从一个小房子换到了一个大房子。还有就是现在的竞标模式都是低价竞争,这就让本来可以做出品牌和口碑的企业不得不参与低价竞争,那他们的成本肯定是包不住的呀,那也只能在项目中一些不是特别重要的地方来节省成本。所以说,我们国家最广epc这么多年,也只是解决了管理流程复杂的问题,反而诱发了设计和施工质量的下降。多花了很多钱没有买到好产品。

对于施工企业所带来的难点是当自身补充了设计板块后不得不花大精力去协调技术和提升技术实力。而你看,设计本身应该是一种专家服务模式,施工企业的设计版块必然是没有前端设计院的技术专业的。因为设计企业的人才梯队培养模式是经过了几十年的经验沉淀下来的。就是把一些技术的事情想得太简单了,行业内顶层的设计人员不会参与到施工EPC模式中,参与到这个过程中的人是一些中层人员,而中层人员提供的设计服务必然会有一定的错误。而这些错误呢一旦出现在了项目中就得由施工企业来买单。原本的打算是觉得扩大了规模可以承包全阶段的事情,但实际上事情多了,一些又做的不到位反而造成了较大的经济上的损失。

设计的EPC道理其实是相同的,设计企业对于后端的工程管理的缺失和对于成本控制缺失,就拿施工现场管理来说,对于现场工人的管理和流程管理、安全管理方面都是施工企业在过去几十年的积累中总结出的经验,而设计企业是没有接触过这些的。同时重要的还有招采这块,全国采购,内部价格等等也都是建立在长期的维护基础上。一个材料成本,可能你去拿就是80,人家施工企业就是40,而且还会有空间。一个建筑大大小小上百种的清单都需要精算的,而这些也就使得一个工程项目的书面上的总利润空间在5-10% ,那你设计企业一旦一点点控制不到位,整个epc项目的资金控制就会完蛋,项目的工期就控制不住。

所以呢现在不管是施工的epc还是设计的epc,还都是在走一条摸着石头过河的路,就好比以前两个人合作能完成80分的试卷,现在两个人要分开做,不但要把之前别人的知识自己得学会,还要花时间和成本让自己有很多的锻炼,而到头来自己答卷的分数也就才60分而已。

国外的epc发展他是有一个过程的,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那个时候的建筑还不是特别复杂,一些国外的公司就开始了从项目策划到采购和施工全过程服务,所以呢,国外的建筑师是需要了解整个项目的资金投入和建设周期的。在这样一轮一轮的循环中,一些技术一般的小公司慢慢成长为比较专业的大公司,随着建筑复杂程度和技术的提高,这样的公司慢慢变成了国际化的epc公司。反观我们国家,从80年代开始就已经把设计和施工区分开,而在改革开房后这一轮的城市化进程中,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使我们静下心来做好epc,整个社会对于技术质量要求不高,反而对于效率要求较高,这也就造成了我们现在的现状,行业过度的划分,每个工种仅仅做最擅长的事情,比如你设计就一直批量化的画图,不去管建筑的成本如何控制和施工技术。同样呢,施工行业就按图施工,把后续的流程的成本控制非常低。从而又造成了大部分的利润点建立在变更设计的基础上。而忽略了系统性整体性,也就造成了我们现在再往下发展已经没了任何的优势。最后就造成了现阶段整个建筑行业的的整体设计水平和施工水平低下的结果。当然了,一出现这种问题,往往啊,上层都会从现象上去看问题,这就提出了我们国家也要发展epc啊,建筑师负责制啊向国外看齐。其实本质上,任何的制造业都是在不断试错这么一个过程。行业的发展他也是建立在正确的方向上的迭代。反观我们现在的行业体系,格局已经形成了就是说我们已经把设计和施工完全分开的模式进行了几十年的市场化,让这种模式已经非常成熟了。现在又要抛弃已经成熟的东西从零开始。这其实是一种和当前体系的一种脱节,一旦非要在脱节的基础上加上一些政策,那必然这些政策的应对方式就是虚假包装了。好像我们是做了epc又好像自夸的取得了一些成就,其实呢,从社会整体资源到经济性来看都是极大地浪费。

那如何能在我们国家做出真正的epc?首先是观念要转变。一直以来,我们国家所有的建设都是在追求不同,就是我的建筑不能和谁谁谁的一样,要是一样就是抄,是剽窃别人的成果。但你看日本和德国,他们的建筑尤其像居住类,办公类的很多都是一样的。别的国家把一些常用的建筑定义为产品,就像汽车,手机一样,你没必要每一个都不一样,现在中国每个城市都差不多,有时候你到哪都分不清这是什么城市。国家完全可以将政府性的项目比如保障房、公寓、产业园、学校、医院这些有计划地产品化,当你产品化了以后,你就有了参考样板,以后无论哪家实施epc都会以一个项目的品质、成本控制、进度控制来打分,这样也能使一些企业在不断的重复这些类型的同时将企业的管理体系、建立相关的标准系统。这就是制造业的模式。先建立标准,然后所有企业制造东西去达标。那放在企业中需要怎么做,像施工企业如果要去做epc的化可以试着联合设计模式的去做epc,就像开发商的做法,你手里有了很多设计团队的资源,就看看那个设计院想和你一起做epc,反正每个设计院最终也都会有epc团队,通过不同的项目来检验设计团队,就像开发商的做法,购买设计服务么。不需要你自己去做,你只需要自己有几个人能管理就可以了,然后逐渐完善的是自身的1管理水平,本身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是很高的,这个就是建立在优势的基础上去发挥。这样一来,提升epc策划的事情落在了设计圆的身上。反观设计企业,如果要开展epc的化,是需要从自身项目量多的产品线出发,从建设难度较小的项目切入,头几个项目能不亏钱就不错了,设计企业是比较容易能形成产品化系统化的管理流程的,通过学习流程来对epc进行控制。总的来说呢,我们国家目前的国情已经不允许我们像国外一样去做epc了,就是一个公司从策划采购施工一体化。就好比一个细胞已经分裂成两个独立成长的比较壮大了,在把两个硬合成一个就连文化、习惯哪哪都不一样。所以啊,适合我们国家的epc一定是以管理为主的epc而不是以研究为主的epc。而这一系列种子的土壤是我们国家要对建筑重新定义,有一些一定是要产品化量产的,另外一些可以作为特殊存在的,相互映衬。

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困境与解决之路

这两年国内对于建筑工业化的呼声越来越大了,听的最多的是现在工地上都找不到工人啊最年轻的都是40岁朝上的,传统施工对于环境造成多大污染啊等等等等,然后就从14年开始,陆陆续续出现了很多新的建筑名词比如什么装配式建筑啊、装配式内装、模块化建筑等,说法就是像造车一样造房子。到现在这也过去了78年了,我们在来看看现在市场,从成本上来说,装配式建筑还是会高于传统现浇结构的,同时对于工期的控制来看,大部分的项目如果采用的预制构件较多的话,这个工期还是会超过传统的模式的。

我们现在市场上的建筑还都是定制化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就好比如果路上跑的汽车每一个组成结构和造型都不一样,那你想想这些定制化的车在现代化工厂根本就是造不出来的。只能是通过手工作坊来制作。汽车产业相当于工业化的典范了,而工业化的核心其实是迭代。也就是说想要实现工业化,那就必须有一个迭代模式,每一代的产品必须是建立前前一代的基础上来实施的。反观建筑这个领域,工业化的口号时喊出来了,但是无论从政府性项目到房产开发性项目,都还没有实现行业内统一的标准。而且,人们对于这些建筑的主观感受则是创造“多样性”设计。这样的话,你想想每个建筑都是不一样的,然后放在工厂里生产一些装配式的零部件,而这些零部件每一个又都是不同的,都是需要重新开模定制,同时呢,由于这种大规模的定制化,反而阻碍了机械化发展的道路,这样一来,整个产业链不仅不能实现机械化生产,反倒是需要更多的手工劳作参与。就像大家现在看到的国内的装配式工厂大部分的模式还都是人在拼模放置钢筋,如果这样的话,倒还不如把这些工序放在现场去现浇。反而现场的作业会比工厂来的更高效,整体质量也会更好。

另一方面,全国也没有一个特定的组织来统一行业的标准。就拿我们国家的国标来说,标准是最低限度的,很笼统的。很多地方又会制定地方自己的标准,而且标准的制定者往往都不是在生产端的最前线工作,和实际上我们接触到的现实问题都有很大的差距,这样一来,标准就不能对行业起到引导示范作用。

再说说劳动力的短缺,过去十年我国的人口差不多维持在13.5-14亿左右,而劳动人口数量基本上维持在60-70%之间,之所以说招不来工人,并不是代表我们国家的劳动人口锐减了,而是这些人员流动到了别的行业,别的比较赚钱,相对来说更加有发展空间的行业。你想想,你在这里发着十年前的工资干着难度很高的工作,市场化就会导致供需的不平衡。你又不想加价购买劳动力,就说我们国内劳动人口短缺,那为什么现在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还那么多。其次呢,就因为低价招不来工人,就要发展工业化解决这个问题,你想想,工业化的四个阶段蒸汽、电气、自动化、智能化哪一个不都是需要靠砸钱砸出来的,而实现工业化这几个阶段,需要的可是国内比较顶尖的一批人,你这个行业连最底层的工人的生计都难以保障,那如何能保障高精尖这类人员呢。所以说啊,我们国家其实是不缺人的,缺的是系统的保障机制。你全部市场化了,那就不能怪别人了,现在是跨行业的竞争。你的产业结构发展不明确,自循环不明确不能实现,那就不能怪别人抢了你的市场。

如果说我们要走出工业化这条路,标准化一定是前提。这里不是单指设计的标准化,同时也会涵盖到生产的标准化,运输标准化,施工标准化。标准化必须是在全国的省会城市通用的标准,不能有地方的标准。先统一零部件的全国标准,再统一大的建筑模块的标准。这样一来,所有建筑的多样可变性是在标准化的零件和模块的基础上组合的,产业链并没有参与过多的定制化。为什么现在国际上都比较多的集成房屋其实都是建立在标准化的集装箱模块的基础上实现的,这也说明了基础组成的部件标准化的重要性。

其二就是需要系统性的工业化体系建立,系统性是通过计划经济实现的,不是市场经济。整个建筑工业化体系是需要有正确的投入方向。为什么说我国道路铁路建设等这些能够实现工业化,其本质就在于国家在某一个方向比较专注的投入,而且是在整个过程中以产业链的模式在学习和进步。那如果国家要推广工业化,必须要拿出一个类型的项目分阶段逐步实施工业化,同时再带动别的企业加入全国性的工业化中。当然了,这个在我国目前的建设体系中又缺少了相应的政策支持。

第三呢如果涉及到工业化就一定会和产品挂钩,而产品呢就一定定会有适合的使用期限。我们国家现在的建筑建造寿命时间都太长,不利于产品化的更新和迭代。其次对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我们没有考虑到工业化体系中。建筑工业化不光要包含整个阶段的设计和制造,同时也应该包含后期的运维和拆除回收,这一整套必须是可持续发展的的。一旦工业化制造的东西变成了永久性的产物后,他给未来整个产业带来的就是一种极大的限制。

标准的制定

目前我们国家的标准都还是下限标准,给予某条设计的最低限制要求,这样一来,所有的设计在高出这个标准的层面就变得没有标准来执行。到底哪种是最合理的,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像汽车产业,无论对于底盘,发动机、那亦或是螺丝的规格,都有着行业统一的标准。所有的供应厂会根据统一的接口来生产零部件。所以,建筑产业如果要往3.0或者4.0的时代发展,其标准的制定也必须符合制造业的底层架构。制定标准之前,我们需要将整个建筑系统化的分区,就如同汽车的动力系统,制动系统,电气系统等等,在每种系统中制定各自的标准。作为总体的标准化设计,建筑的标准化尤为重要,因为他直接会导致结构系统和机电系统内装系统表皮系统的复杂程度。就像我们制定层高一样,从2.8m 2.9m 2.95m 3m等等都是不受限制的,那标准化设计的第一个原则就是减少规格,将层高减少到200的模数,只保留2.8m和3m两种,再往大划分的话就是3.2m,这样门窗的规格和楼梯的规格便会是统一的,工厂生产也相应的减少了规格。卫生间厨房间的规格的标准化也直接影响到了装配式内装对于内部部品的标准化生产,对于内部的净空间尺寸的要求,也需要按模数来规定,比如1.6m x 2.4m的卫生间尺寸,就不能随意的设计成1.65m x 2.35m,虽然在使用功能上没有太多的影响,但从长期来考虑的化这个对产业链的标准化提升是有影响的。建筑的标准化对应的就是不同功能空间的空间几何尺寸,就像是汽车的底盘结构一样,当你的空间足够的标准了,所容那个各个系统才能是标准的。其次,其余系统的标准化设计需要考虑通用性,就比如这个项目的卫生间设计在下一个项目中也可以通用,这样就会免除卫生间系统内部的水电设计问题,装修细节问题等等,重复性的事务需要以此研究透彻后复用,如果某一技术的提升或者更新,在原设计基础上更新就可以了。在通用性基础上制定标准确定规格,材料,接口,位置等等,做到将设计调整的各个影响因素唯一化。就比如这根管道离墙是100还是150?按照原有的规范可能是不能小于100,但是在新的标准制定中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数值而不是范围,这根管道离两面墙距离各是100。所有分系统的标准最终组成了某一个建筑产品类别,从而可以实现在产业链中数据流通。

工作流的制定

如果把建设一栋房子比作流水线生产一辆汽车,那么整个建设环节的设计采购施工等一系列流程就和工厂流水线的工作原理相同,同样的,流水线上不同功能的效率和精细化程度的高低也决定了产品质量的高低。所以,当我们关注一个产品最终交付好坏的同时不得不考虑生产这个产品的流水线是否是先进的。就好比你需要找一个代工厂一定是是滴考察参观完以后对整个工厂的工作流,设备等做了综合性的评估。但是,在传统的建筑行业,我们似乎并不关注流水线的工作流程和设备等是否是最先进的,只是盲目的用价格来进行筛选。用经验论来进行筛选。一个建筑的实施,他的施工组织流程可以有很多种,每种所达到的经济效果和实物交付效果都是不同的,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很多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拖延公司的问题,会出现这样那样施工质量不达标的问题。也就是说明了我们当今的建设体系中无论是质量验收还是建设监理,在建设过程中都太过依赖于人员的判断而忽略了流程对于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对于工作流程的确定,需要我们熟悉整个建设流程的同时也要有对整个流程再造的能力,需要对原工作提出质疑与改进的方式。现在的装配式建筑无疑更适合工作流的确定。我们将所有的工作分解成步骤,在将这些步骤用天来划分,就可以得到几个月时间内的整个工作流程与在相应工作中的人工安排,物料资源安排等等,当有了每天的详细数据后,就可以将工作流制定成标准化的指导手册,这也就是对工作流的数据化工作之一。就好比我们现在很多用BIM模型来指导施工的工作一样。

产业链供应研究

现在的市场上,已经有了大量的内装行业平台做到了产业链供应研究,并把整个产业链的产品和设计结合起来。家具品牌,瓷砖品牌商将其产品数据化,模型化,然后与一些内装设计平台或者软件相结合,在设计的同时能实时反映出其真实的效果,和价格信息、数量信息等等,最终当确定了设计,所有的施工工艺流程与造价等信息就已经实施生成了。建筑主体建设同样也需要产业链供应的研究,就比如我们采用的结构形式,构件种类,幕墙形式,隔墙形式等等到底是用哪一家的产品,这个供应商的技术条件可以达到什么程度,精细化可以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异型曲线是否可以高精度的制造出来等等。有了这些产业链供应的研究,也就知道了那些设计是我们在前期能很好控制的使交付的成果达到我们最初的预期,那些设计是一定会在建造过程出出现问题的。就好比想要做一个参数化的表皮设计,用的是UHPC的表皮材料,实际上,在国内都少有公司能高精度的制造出UHPC的表皮幕墙,盲目的使用,最终现场的效果也是惨不忍睹的,缝隙无法闭合,平整度无法达标,甚至于一些地方根本无法交接。所以说,要实现建筑的产品化,产业链的深度研究是必要的,对于不同的环节能到到的最好的效果市场是需要有一个动态评估的。当所有的产业链供应有了一个定级后,我们的流水线在生产一个产品的同时会对这个产品每个组成部件有一个质量评级的要求,达不到的化无非就是两种情况,一是降低产品设计复杂程度,二是提升产业链工业商的水平。

其目标是在可控的周期内实现产品的升级和产业链供应商的升级。

产品数据化

当我们的产品已经实现了量产的时候,就可以将其数据化,这里说的数据化并不是我们建个设计bim模型上传到网盘里,传统的数据模型对于整个产业链是无效的。所需要的数据化其实是将可以形成产品化的数据经过标准化的加工形成产业链上通用的数据文件。比如一个数据信息中必须包含采购信息,材料信息,而这些采购的材料信息的准确率必须是100%的。一个建筑的土建结构需要用到多少预制构件,通过产品模型直接连通工厂的排单系统,可以在多长时间生产出来,需要多少数量的隔墙,总的采购价格是多少,安装时间是多久等等,这些最终都会经过精细化的控制来实现。产品的数据化必须具有通用性的格式,简化式格式。简单来说,我们不能希望数据模型是一个复杂的文件系统,因为越是复杂的文件系统人工出错率也会越高,就拿三维体系和二维体系来比较看,二维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是优于三维系统的。一张平面图我们能用二维的表达方式表达出来,用设备可以读取出来,那我们就应该不断的研究二维系统对于不同信息的表达,用表格的一维数据系统可以实现的工作,尽量能用表格实现。所以说,产品的数据化最后会形成系统性的统计学,图纸也只是给人来看的。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机器对于生产排单是不会用到三维体系的。同样对于一个建筑的建设过程,某一层的施工组织,也只是用二维便可以实现,比如今天我们要施工所有楼板梁的模板,那么我们对于今天的工作流的图解就是模板的二维展开施工图,整个建筑的三维模型我们是不需要知道的,其它不相关的工艺在这一天都是屏蔽掉的。我们唯一需要的就是我们需要切割多少多少种不同规格的模板,这些模板哪里是竖向拼接的那里是水平拼接的。需要多少人分组完成等等。一系列的这种二维的展开数据形成了整个建筑的数据化。最终,在生产建设相同的建筑产品时,我们对这个产品的二维数据模型不断的优化和迭代,形成了最准确的可以指导整个产业链的流水线工作的数据信息。也就是将复杂的信息系统化简化的一个过程。

产业链平台化

当产品数据化形成了后,必然需要增加他的流通性,否则就失去的数据化的最大价值。很多人觉得我的一个产品的设计信息和数据信息是如何的宝贵的,作为知识产权我们要保护起来,可是你有没有想到,目前市场中的设计图纸及其信息,施工组织方式等等,99%都是一次性的。也就是你给别人别人也不一定会去用。就好比一个软件的插件,他对于你可能是经过一定时间研究出来了,但是你也就这一年内使用了他,其余的时间你可能从事更高级的工作了。这样,这个软件就会石沉大海,再无用武之地。如果想将它发挥最大的价值,就是在一定时间后,将其开源化,这样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个领域中,同时他们也会针对当前的工作流程创造出来更为优化的插件。当流通足够多的时候,平台的资源大多数处于了共享或者收费状态,这样,也会带来新的经济运转方式。别人也会花钱买时间,去省掉自己开发 研发设计的时间,去买一些成熟的数据体系。就好比现在网上大量的文库图库等等,我们花很少的钱去买一个现成的文稿或者表格,这样我们可以后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其他更高层次的工作中。实际上,建筑领域存在大量这样的底层重复性数据,而这些数据至今没有被人们所整理过。数据的平台化之后,可以增加供应链的信息,可以实现平台化的交易,平台化的评级。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类似阿里或者京东构建的平台,商品在上面展示,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所有的建筑可以在一个平台上展示,点开商品页面,看到的是建筑的效果图,平面功能图,商品特点的介绍,图纸的价格。这样更多的设计人员可以不断地对自身的产品进行迭代,同时推出新的产品供顾客选择。平台是一个闭合系统,有自身的设计规则方式,自身的项目生产方式,同时可以根据发展趋势调节规则。平台参与生产者需要了解平台的规则,将符合平台要求的设计产品放置于平台展示。平台消费者则需要了解平台设计产品的适用范围,在平台上购买设计产品。

生态闭合

良性的产业链必须有明确的增长点,就拿现在的建筑产业来说,通过这三年的疫情影响和地产开发的影响,建筑产业在这个时代已经接近尾声。就连国家也已经不再提及用建筑带动经济。所以说,目前来看,这个产业是无法增长的,简单来说就是不能靠土地财政来支持增长。全国人民60%-70%的负债率,几代人的发展已经和当今的地产牢牢绑定。同时,地产所带来的大量的浪费无形中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如果继续想要发展建筑这个产业,必须要提供一个可持续增长的利润点来,如果没有的化,这就不是良性的产业链。所以说我们需要将一个传统行业转到新兴市场中加以挖掘。什么样的新的事物可以给这个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增长点?这个是需要我们持续考虑的问题。我们先来看制造业,汽车、手机、各种家用电器是如何实现每年的增长点的。汽车产业通过设计报废的年限,规定了在一定时期内必须更新车辆,同时,加上环保的要求,排放标准的提高对于汽车的更新换代也起到了推动作用,还有就是现在的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一定程度上以加快了汽车更新换代的时间。手机,从各种软件的维度提升,影响到硬件的提升,家用电器,不断的推出更加好用的产品等等,这些制造业的方式,很多的成功都是建立在一定更新换代的基础上来进行的。反观建筑这个领域,由于建设成本及购买成本及其巨大,本身的投资属性较高,彻底堵死了其更新换代的可能性。尤其是近两年,很多商品住宅更是消耗了整个社会最后的财富资源。是人们没有了更新换代的可能。如果我们还要继续是这个产业有着良心的发展,其最重要的就是保证其更新换代的标准,同时,保证更新换代的前提就是大量新型环保材料的应用。比方说我们将建筑的使用年限从70年降低到30年,到期之后需要强制更换,所有的建筑采用钢木结构又可以回收利用,这样一来,整个建筑产业才有了可持续发展的交易属性。但反过来,建筑的自身属性又包含了坚固适用和美观性,也就导致了更新换代的意义不大。既然,大规模的更新换代可能性不大,那么就采用服务经济,一个组团,一个社区,你在里面生活是有各种生活成本的物业教育医疗等等,这些都是可以通过第三产业形成一个正向循环。有的地方注重餐饮,有的地方注重旅游休闲,这些区域都可以提供稳定的税收和消费。所以说,研究不同的业态也是提供正循环的一种方式。所以,在未来的开发模式中,适合本地本土经济的可以带来粘性的产业结构才是一个地区发展建筑产业的方向。

建筑系统架构在国内的切入点及开始方法

在行业下行的周期去做调整和改变确实是较为困难的,但是如果不做的话最终的结果就是行业的没落。就像发达国家的建筑产业一样。那么,对于这一代的建筑从业者如何开始找到变革的切入点?十四五的计划已经将发展建筑工业化列入了重点任务。那么,在接下来的一个周期内,各省市的政府必定将贯彻执行国家对于建筑工业化发展的目标。有了目标,有了口号,如何开展也成为了各省市政府需要辨别明晰的一个问题。在推广前期的一段时间,每个人都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在2-3年内去不断的试错,在过程中,浮于表面人慢慢退去,坚持理念的一些人会成为这个行业的主流推动者。但是目前来看,由于我们国家在几十年的行业发展中已经过度的领域细分化,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每个群体就算是坚持在这个领域中,也是在老的系统构架中去改变,是不是最需要改变的就是最本质的系统构架。从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我们国家建筑产业的模式就是可研、立项、设计、招采、施工、交付这一个流程,各个参与到这个流程的群体又不断细分和加深整个流程,最终形成了产业固化。那么,你是否有想过这样的产业模式不止这一种,也可能有很多种?拿手机产业来比较,并不是说有了一个消费者他有明确的需求,然后找到厂商说我想要哪些功能,而是厂商创造了一个行业通用的需求标准,让消费者来适应产品。我想要一个大小适中的尺寸,但是市面上没有,我就要去适应我不需要的产品这个逻辑。反过来应用在建筑领域,设想这样一种模式,先有了各式各样的建筑产品,然后这些商品在一个平台上展示,有需求的产品被买走,没需求的建筑产品在一个时间周期内被下架,根据购买者的意见在生产更多的新一代建筑产品,之前的可以作为回收等等。这样的话,我们整个产业的生产资源的浪费是可以减少很多的,就好比每一个老板想要去造一栋建筑的话他不需要去有下部工程部了解建设流程,不需要研究建筑设计,不需要有专门的财务管理部门去了解采购投资等等,他们需要的只是在现有现房的基础上去对比选择,同样的价格那个更适合我。就好比你在法拍网去买一个办公楼一样。所以说,我们现在行业等于所有的流程从0-100都是所有公司,所有项目都要走一遍的,着实没这个必要。以上也只是举了其中一个相反的产业模式,这样的模式会有很多种,但最终无论是互联网、制造业还是建筑产业,最终结果也是产业模式在不断的简化。就像网购取代线下实体店一样。那我们现在要做的切入点就是在国家大力推行建筑工业化这个大背景下,先在各地逐步来做一个简单的产业结构的改变。也只有第一步走好了走对了,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做的其他的事情才是有意义的。否则不就成了南辕北辙吗。当这个目标明确了以后,那接下来我们如何在各地开展这个模式?如何让别人能接受这个产业模式?

口号与示范先行。那以什么口号来影响一个潜在的市场?建筑工业化、装配式建筑?这两个标题已经被这几年证实是不便推广的,那日本和德国的建筑工业化为什么没有市场所带来的诟病?一个是当今高度的互联网信息化会将所有的负面效应放大,其次是经过几十年的国际化实践受众人群已经达到了较高的专业程度。全国来看,未来社区算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以人们美好生活作为惟一的中心,以人本化、数字化、生态化为基础来带动整个产业链,将邻里、创业、低碳、教育、服务、健康、交通、治理等相关的场景与项目结合。这样的话,不仅是受到广大群众所最能直接支持的,又形成了一些列的经济内循环。反之来说,如果口号变成了推广工业化,快速,那作为旁观者的广大群众会怎么考虑这件事情?这其实已经违反了人们的意愿。那怕是在行业内觉得这件事情一定是一个方向一样。这里再说一个例子,上海市的曹杨社区。这是一个从建国开始至今一直被列在教科书中的案例。主要道路沿河布置,房屋沿着道路与河流走向排列,由阶梯形向扇形变化。线性自由、通而不畅、小路密网。在这里,既有上海里弄生活的情趣,也有欧洲花园式住区的影子。70年前的曹杨新村整体规划布局,采取了“邻里单位”理念,密路网将新村分成许多小街坊/居住组团,每一个“邻里单位”成为组成居住环境地“细胞”。每个邻里配置本地自有的社区设施,如医院、公园、学校、邮局、电影院等,保证这些设施都坐落在邻里中心步行范围内,居民步行只需10分钟左右,就可到达新村中心,非常便利。容纳十万人的组团社区,放在今天来看除了需要在城市更新的基础上增加数字化,其他的都与未来社区的理念相同。所以说,当具有了以人为中心的基础的同时,在社区周边增加产业就业机会,自然就能形成长期的自循环基础。所以说,对于从建筑产业中开辟一个新的道路,还是要结合人的本质需求,从日常生活、居住、休闲娱乐、工作、教育、养老长远来考虑,我们为这个周期需要打造什么样的场景。建筑工业化在这种体系下也就成了工作的一部分,所以,要以建筑产业来实现自身的循环,还是要结合其他产业才可能进行的。

受欢迎的产品不断的迭代推广

如果说一个建筑是一个产品的话,那一个社区就是产品生态体系。当一个成熟的产品生态体系收到市场推崇的话,那好的结果是不断地将这个产品生态体系迭代与复制推广。十几年前的市场热门产品是开发商所开发的住宅小区,如今变成了大型的景观居住社区群,高端的居住体验伴随着更多的配套资源。所以,当下当人们不再提及需求某某住宅楼盘的时候,房地产开发下行的时候,并不代表市场已经饱和,而是需要我们去探求下个阶段社会发展中人们的追求将是什么。从小的组团到大型的居住社区再到高端的景观疗养区等等,产品系统的规模是不断增大的,所配套的资源不断增多,同时密度也不断的降低,这将是城市发展的一个规律,也是建筑产业发展的一个规律。这就好比几十年前从合作社——百货商店——大型商场——商业综合体一个产品的规模在不断的变大。需求及功能的复杂以及品质提高空间密度降低这些都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所以说,在当今这个阶段要去引导一个市场,必定是一个更大体量的设想,以及跨行业的整合。多元复杂化能激起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果只是追求着田园生活,在农村有个一亩三分地,当下的人已经很难适应了。没有互联网快递,商业街里的美食,休闲娱乐电影院等等,这些不断增加的生活体验也已经和当代人牢牢绑在一起。所以说,由俭入奢宜,由奢入俭难就是这个道理。

人员建设、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

所包含的系统条目

1.人员系统与职能系统的建立

2.标准与工作流的建立

3.可替换智能化的系统建立

4.评价标准的建立

5.产业链工作流的建立

6.经济循环系统的建立

7.流量系统的建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2,802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109评论 2 37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9,683评论 0 33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458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452评论 5 36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05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01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50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763评论 1 29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56评论 2 31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2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30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898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97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40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07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39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