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的绝大多数人内心对于人事的是是非非其实是很分明的,外在表现的不同只不过是利益权衡和情感偏向后的结果。当然也不排除有那么一些世间的“奇葩”“罪大恶极”,对于善恶确定没有分辨的能力,有的只是极度的自私,所以在这部分人心里压根就没有公德是非的概念,凡是对自己不利的就是“非我”的。
古人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是人与人交往的一基本原则。有些人可能觉得太直白,不免让大家难堪,非要掩耳盗铃的表白下:我可不是只认钱不认人的家伙。可事实上我们都是,只不过对于不同的人群采取侧重点不同的原则而已。
中国人的社会是圈子形态,其形成的原则是以自我为中心根据情感的亲密和利益的悠关程度划圈子。这就如同往池塘中扔一颗石子泛起阵阵涟漪,一圈远着一圈,直至微不可见。这就是我们圈子的形象和本质关联,我们也是如此经营与我们发生关联的人们。
对于与我们亲密的人我们讲感情,不到彻关自身利益时我们一般都会根据亲厚程度做出自己的判定,其结果不一定利己甚至必要时可以舍弃一定的利益。因此我们在真正的亲友圈子里显得温情脉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在这个圈子里,利益交换时若以金钱来衡量则或许并不等值,甚至会因为情感偏见问题而忽视是非的必要。有人可能因此觉得这才是人与人连接的最佳方式,但其实这种关系里交易的费用不见得是最低的,因为我们付出了情感、容忍和理性的判断甚至做人的原则。尤其当这种付出得不到有效的情感回应时单方面的付出就可能导致怨恨和决绝,这反而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伤害和损失,特别是我们有必要修复原有的亲密关系时,可能是无比巨大的代价。
对于关系一般的人和陌生人我们采取交易联系的方式,其成就原则为等值认同。这种关系的存续因为信息的不对称会导致交易费用较高,一般来说若是由市场机制主导则通常能保障交易双方的公平和利益。理论上公平的市场交易行为应是各取所需皆大欢喜的也是最高效的,通过这一方式可以连接世上任何角落的陌生人共同完成某项工作,一同创造社会财富。这是市场调节作用的伟大和神奇,但市场交易原则上是不考虑公德是非的,它只追求高效和公正。因此市场交易原则也就无法应用于亲人圈子,否则我们只会成为被人唾弃的人,众叛亲离。
由此可见,无论是身处亲人圈子还是陌生人圈子我们都无法选择以是非为标准的办事原则,何况我们一般处在两种圈子的交织中。因此世人常说“事实是残酷的”即是因为生存本就是对于有限资源的争夺和占用,也因为我们要活下去并且活得精彩就无法坚守所谓的纯真和绝对的善良,否则生活的代价会巨大到我们无法承受。
人类历史上产生的绝大多数宗教都是导人向善的,社会组织的存续以及团队协作的维持也需要个体之间友好的相处,因此我们拥有历史悠久的本善文化,我们创造又我们被塑造,一代又一代,于是我们在精神基因层面存在着不可撼动的是非分明。但又不得不承认尽管是非观念的无可辩驳,我们对于它的把握依然是见仁见智,因势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