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大体意思是,孔子说:“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初成于学礼,完成于学乐。”
细细读来,自己仍是觉得经典里信息量很大。国是大家,大家人口众多参差不齐,修身养性源头为什么以诗歌来感发意志?大家毋庸置疑众所周知,我们都愿意我们的周围的人“是好人”且向善求仁“我们做好人”。源头活水是一切安好的根本。
初成于“礼”,是的,我们意愿有了,以礼才能实现人的真正自立。先回顾一下原知,第一句是“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第二句是:“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德是前提明明白白,而“礼”,展现在字里行间,在家庭成员父母兄弟姐妹,在学校学生教师,在社会……
一个家庭,多么民主的家庭,也得“辈份分明”子女感恩且尊重父母,兄姐……祖父母,外祖父母,更不必质疑;一个企业,投资方经营者,则与权之间如何调适搭配,也要权限分明“礼”贤下士;国家大事更是,为政之道即为教化之道。中国历史自秦朝起,汉隋唐,宋,元明……兴盛时期,没有一个朝代不“初成于礼”。没落时候,没有一个不是“礼崩乐坏”。
最后,我们说“乐”,不得不重视艺术教育对人的熏陶作用与意义。唯有“乐”才能实现高人格素质的养成,估计这是世界,国家,社会退行素质教育的出发点。
不难理解,生存之道解决之后,幸福感才是我们活着的方向。还记得“幸福的一般人”吗?职业幸福?我们每个人都是来追求生命幸福的?囿于学识水平,不展开论述。反正对个体来说,三观正才会有底线,有发展有成长有素质,才是江山社稷之福。
成人修身兴家,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我也不知道怎么就有这么多感想,不成系统请您莫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