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天,又获得一新观点,人的长寿来自于控制感。我就奇怪了,平常看到的很多观点说:“长寿起决于基因、环境、心态、饮食、医疗水平等”。怎么会来自于控制感呢?
心理学家说:这些因素,都不如控制感的作用强。人的一生是从没有控制感→追求控制感→获得控制感→失去控制感的一个过程。
你看啊,小时候,吃穿由父母控制。大一点,青春期时,自己想控制自己,认为长大了,开始叛逆,就为了夺回控制感。当大学毕业进入社会工作,开始也是给上司端茶倒水,做服务工作,仍然没有社会的控制感。于是拼命努力,从职员变为领导,到控制几十上百人,甚至更多。最后退休,把控制感交给医生,走向低谷。
2、可以说,控制感贯穿了我们的一生。确实是这样啊?那它怎么能证明长寿来自于控制感呢?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兰格,通过送盆栽花给养老院的两组老人作试验。
一组给予对花生死的撑控权,说:“老人家,你需要每天去给这盆花浇水,保证这盆花活着。”
另一组没有给花生死的撑控权,说:“老人家,这盆植物送给你。护士会每天给它浇水,你负责欣赏就可以了。”
结果一年之后,发现没有对花生死的撑控权的老人,死亡率是30%,和有没有送植物没有任何区别。另一组撑控花死老人的死亡率从30%下降到了15%,降低了整整一半!
当这个结果发表出来,大家纷纷表示不信,对一盆植物生死的控制,这是多么琐碎的毫无意义的事情,会有这么大的作用么?
后来,在不同国家、不同社会、不同种族的实验都反复验证了这个结果。
3、难怪啊,回看我们现实生活中。不少退休老人,要么退休后就生病,要么几年就去世了。
但有一种现象,就是那些还要坚持上班,或是重新找到事做的退休老人。他们继续持有控制感,寿命确实长了许多。也许李嘉诚、比尔盖茨八九十岁还不退休,是有原因的。
4、心理学四大公理之一告诉我们:“心理有扭曲现实的能力”。现在就可以充分利用。
为让自己有控制感,找到自己能控制的事。写书、种花、带孙子等,哪怕是最简单的小事。都可以扭曲它:告诉自己,这些事离了我就是不行。
所以,我们又找到一个方向,无论年轻,还是年迈,都要不停的抓住控制感。
年轻抓控制感,是奉献青春。年迈抓控制感,是发挥自己的余热。其实呢?在这堂而皇之的口号下,我们是为了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