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上小学的时候做语文阅读题,我常常不明白为什么XX就表达了作者XX的思想感情?我感受不到,我也不明白为什么写景的文章就是表达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山河?
后来我明白了是某些老师对文章的解读,然后我们学习的时候以那个为标准。以致于后来韩寒的文章选入阅读题,他自己看了一些阅读问题的答案都觉得一头雾水,这也就证明了我们的教育总是以一个死板或者唯一的答案为目标。
数学肯定是没的说,那就只能是一个数作为标准答案,但是方法却可以多样化,这还好一点。
那语文,像诗句翻译、阅读理解、作文本就是依据个人的理解而去作答,但是我们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讲翻译从来都是讲一种——那种最权威的、认同声最多的,我想问一句:真的会有人知道作者当时是怎样想的吗?如果翻译得符合情境,重点的词语也翻译了,是不是也可以呢?也许老师没有给我们讲另一种解释,是担心我们混淆,也可能担心我们理解不了……
我并不想说这是谁的错,这是我们教育本来的样子。我只是觉得这种思维与我们的创造性是紧密相连的。
前一阵,我们专业参观了海港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科技作品,比如一个小房子,里面和家一样,太阳能供电,还有很多我叫不上名字的展览品。除此之外,这里还提供给孩子们自己动手的机会,像一些积木、鲁班锁、九连环等等,孩子们都可以来少年宫玩,提供了一个很广阔的平台。同时这里的老师也会指导孩子们参加举办的科技比赛,墙上张贴着孩子们参加比赛的合影。
像这样的场所如果允许的话,提倡多建立几个,孩子们在实践中既发展了创新思维,也增强了动手操作能力,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也增强了自信心与自豪感。
上半年在实习的时候,猛然想到一个问题:在学校,孩子们学的是知识?还是方法和思维?如果是知识的话,课本上的那些父母们也会。所以孩子们在学校学的更多的是方法和思维。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校对于培养孩子们的思维、对世界的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更多的时候,希望能够去培养孩子们的发散性思维、求异思维,在这个过程中,去引导孩子们肯定自己,自己想出来的就是最棒的,并不一定要完全和别人一样。
当然,培养创新精神这件事,不单单是学校老师的任务,在生活中、学习中,父母们也可以去做。
而为什么更多时候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单一甚至是没有?
是我们长期习得的结果。生活中只会一种思路,凳子只能坐着,想不到踩着,当然也可以用来打人……渐渐地,我们就局限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面了,所以当孩子们想到了一个其他人没想过但是却似乎也可以的途径、方式时,别急着否定孩子,可以先鼓励他一下,想法很独特,然后共同来验证是否可行。也许这样,你们就会想到其他的解决办法。
在培养孩子创新精神这方面,我们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