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国学”这一词,被炒得如火如荼,尤其是十九大以来,全国又再一次掀起了学习传统文化的高潮。很多幼儿园也开了国学课,教小朋友读背《弟子规》。也有很多家长咨询,国学是什么?如何指导孩子在家里读经典?幼儿国学启蒙怎么做?
首先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国学”这个词太大了!她真是保罗万象!国学是指一个国家区别于其他国家而固有的学问。举个例子:我们中国人用筷子吃饭,那么筷子的用法就是国学。这样一来,大到儒释道的经典、历史文化的传承,小到吃饭、睡觉都离不开国学。可见,国学这个词,我们在这里用一句话两句话也是说不明白的。
今天,我们只对启蒙教育和经典的读诵来说说我个人的看法!
孩子在什么时候接触经典最合适呢!我认为是母亲备孕期,也就是胎教。我们古人是很注重胎教的。据《列女传》记载,“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于邪色,耳不听于淫声。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德必过人矣。故妊子之时,必慎所感。感于善则善,感于恶则恶。”除了对孕妇仪态的要求更为严格外,对胎教的意义也阐述得更加明白。母亲之所以要慎于所感,是为了养育出才德过人的子女。母亲在备孕时,可以诵读经典,或是用播放器播放经典。孩子能够感知到母体的行住坐卧,喜怒哀乐。通过声音和母体在经典中愉悦的心情,把经典直接输送给孩子,这不是最好的胎教吗!
在孩子出生不能说话这一阶段,孩子们主要还是以听经典为主。这样在孩子的潜意识里,就留下了经典章句的印象了。甚至在孩子能说话时,就能自己说出经典的语句。0-3岁的孩子大脑发育占整个脑发育50%,这一时期的孩子学习能力也是最强的,他就像海绵一样吸收着外界所有的信息,除非你没有给予。
孩子再大一点,或是上学后的孩子要怎么学习经典呢!
经典的学习是需要一个长期而不间断的学习过程。这样就需要我们能够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陪伴孩子,共同学习。
第一步就是指读。我们家长会说,只读太慢了,而且孩子也觉得累。大家可不要小看指读哦!指读是认字的一个过程。经过专家研究,要想读懂古文,至少要有6000字的识字量。而我们现代文,十万字的一本书,识字量只有2500字就够了。指读在我们学习过程中是快速认字的捷径。
另外,我们人类有一个强大的功能,就是一心多用。大家是否有这样一种体会,我们在读书时,读着读着就会走神。虽然嘴还在动,眼睛还在看,可是我们脑子里就天马行空的不知去哪里云游去了。专家对人的意识做过研究,得出的结果是:人在一秒钟的时间里,人脑的意识中可以掠过几千几万个不同的想法。所以,指读的第二个作用就是让我们和孩子修习定力。
人光一动不动的在那里坐着,意识里的念头却此起彼伏,这不是定。做一件事时,身体所有的器官、思想都集中到这一件事时,才是定。《大学》中讲到“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后而能虑,虑而后能得。”修习佛法也要讲“戒、定、慧”也就是说只有定力具足,智慧才生啊!
我们学习经典,是让我们通过经典这座桥梁和古人交朋友,学习古人的智慧。在后续的文章中我会介绍具体的经典指读方法,和经典版本的选择等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