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
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戴望舒
第一次读到戴望舒的《雨巷》的时候,就被深深地吸引了。固执地愿意不求甚解,然后,静静地走入那个凄迷、悠远、朦胧而又带着淡淡忧伤的江南小镇。
不知道戴望舒当年是在哪里找到的创作灵感,但我想,乌镇我见过的小镇里是最有这种意境的。
上一次去乌镇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当时嘉兴市区的那些小镇都尚未开发。只记得,第一次站在拱形石桥上,放眼小桥流水、青砖黛瓦,只觉得相比语言,或许绘画才能更好地描绘眼前的风景。还有住在巷子深处的老伯,那是个善良热情的老木匠,滔滔不绝地跟我们扯了好久的天南地北。
很多年后,再一次来到乌镇,车站已经是新建的了,景区也已经重新开发过了。但令我欣慰的是,尽管发展,那些本真,乌镇还是一如既往地坚持着。我也说不清那种本真是什么,或许是戴望舒笔下那种结着愁怨的意境,也或许是作为古镇的一种不可言说的底蕴吧。但正是这种本真,让乌镇拥有着不同于任何一个古镇的独有气质。
瑞雪初霁,那些青砖黛瓦上还留着不少白雪,雪后的江南小镇还是第一次见到。多了一点白色,多了一点纯净。烦恼也是有的,走在巷子里,需要不时防备着从屋檐上滴下的雪水,一不小心,水就从头顶径直淌到脸颊上了。
穿行在悠长的小巷,心情很好。尽管旅游业已经使巷子似乎变得不再寂寞,但悠深的弄堂还是给了我一种若有若无的平静感。巷子里还是住了人的,这给乌镇增添了一种历史感,以及一种生命力,要知道,雪未融的冬日,偶然间在某个小木屋的窗台上看到一株傲然的迎春花,这是何等的令人欢喜。时不时,还会转入一些纪念馆、文化馆,然后,一种感染,慢慢渗透。
在宏源泰染坊,见到了蓝印花布晾在风中翩然舞动,不由想到江南女子身着蓝印花布旗袍走在寂寞的雨巷。在翰林第,见识了传说中的皮影戏,演的似乎是孙悟空三借芭蕉扇,很奇怪的唱腔,愣是从头到尾一句也没听懂。在百床馆,看到了各个朝代的各式木床,明代的简约,清代的豪华,然后很贪心地说,每一个都很想要。还有茅盾故居的造型独特的南天竹,木雕馆里一块木头上的十二个弥勒……
这样的小镇,适合好好住几天,住在轻轻迈一步都会发出“嘎吱嘎吱”的木头响声的旅馆里,沏上一杯清茶,然后,静静等待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继而,傍晚最后一抹夕阳。
其他的古镇也去过一些,但是无论是西塘,或是月河街,于我而言,都有着太过明显的发展的痕迹,以及,太过浓重的商业化气息。西塘的小桥流水,几乎被青砖黛瓦下数不尽的商铺淹没了,虽也有一些铺子别出心裁,但终究过犹不及了。而月河街,更是我看着一步一步从有到无的,几年之前,大概谁也不曾想到,那片并不繁华的土地,在几年之间竟出落成了一个像模像样的江南小镇。
不要问我为什么对乌镇情有独钟,我想,乌镇的魅力,都藏在了那些老木屋的纹路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