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每个人都有太多的微信群,有吃喝玩乐的,有旅游的,有摄像的,有读书的,有写作的,有学习英语的,有减重的,有些公司还开始制定XX计划21营,这些团队有公益的,有收费,有人的目的是为了混圈子,有人的目的是为了拉流量,有人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影响力,这些小团队将我们之前线下的沟通移到了线上,大家之间首先会有一个共同的话题,接着就有个一位张楼将大家拉到了一起。
渐渐地在手机上的这些团队,可能出现三位以上没有阅读的提示数字,不一定有人乐意马上打开。可能打开速度最快的往往是领导的群,有生意伙伴的群,或有对赌协议的群(不打卡就处罚之类的)。
其它的微信群可能就渐渐会退出自己的视野。甚至会出现厌恶的情绪。
这时对于我们而言就会出现如何建立有生命力的个人中心团队,要体现以什么为中心,要体现以什么为生命力,要体现以什么样的个人为组成因子,这些都是组成团队的前提要素。
我们以什么为中心:
我们以共同的利益为中心,这些利益是促进平台成员进步的大利,不是我们之前认为的小利。这些利益是驱使,团队成员能自主,能自我,能积极的参与到团队中来,在团队的平台上,分享感受,体会他人心得,这些输入与输出,可能是达成我们成长的目标的外因或内因,也可能是我们寻求已久的那个真实的自己。
我们以什么为生命力:
生命力是源泉,是生机,是源源不断的涌出,在这个平台上,大家可能希望看到21天后的自己,也有可能是希望看到七年后的自己,也有可能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看到双方的成长,在这个平台上可能没有时间的概念,在这个平台只有之前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进行对比,在这个平台上不断进行自我修复,希望看到21天的自己的平台,可能只能坚持21天,坚持7年的写作群可能只能坚持7年,如果,寻求不断进步的你,在平台上不断有人和你一起探寻未来那个你,是不是会坚持到永远?不知道。但是,这真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我们要体现什么样的个人:
在团队中一定要有人,人有好有坏,人有真有假,团队的导员是需要经过分选,分级,共同的层级的人在一起可能会让大家产生巨大的磁场,有个社团门槛低,诱惑大,不分三六九等都在一起,如果没有好的约束,时间长了,好的变坏了,积极的变惰性了,渐渐就没有团队的势能了。
我现在参加了二个团队,人本营和少儿成长营,在人本营和少儿成长营氛围就有明显的不一样,这与老师无关,我可以负责的说,这与团队的成员有关。人本营的成员缺少明确自我目标,还需要保姆式的老师,而后者已经产生更多的势能让你停不下来。
我们的学习与体会不能依赖团队,今天讨论的团队不是自己学与不学的理由,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我知道最早的学习团队的说法。当没有三人时,我问我自己是否可以去找到其它二人,是否可以去影响到其它二人。让自己主动些,这是找到或创造这三人组织的机会点。
我们不断在寻求一个让自己进步的团队,可能有时我们也是破坏这个团队的坏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