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熊猫中有句台词,越想逃避命运越被命运撞个正着。鲁迅说过,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按照事物本身的规律努力付出,享受过程,同时接受概率的结果,与自己和解、与世界和解。
怎样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1、从现象与本质、规律的区别来说,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和规律。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它是个别的、多变的东西;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可见,现象与本质、规律有严格的区别,因此,对事物现象的认识不能代替对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2、从认识的程度、水平来说,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因此,应该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理性思维对现象进行分析,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从认识的作用来看,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正确的感性认识是有用的,但正确的理性认识能够预见事物发展的方向,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因而具有更大的作用。真理、科学理论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学会接受不确定
对于不确定,我们大多数人心里都有着天然的担忧。我们在习惯了眼前似乎的部分确定性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用更大的胸怀去迎接未来的许多不确定性,只有接受不确定性,才能更好的防范不确定带来的风险,降低损失。
家长更应该让孩子学会接受不确定,结果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在过程中的努力和付出。
观察测试孩子的容忍程度
不确定是焦虑产生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当我们感到担心和焦虑的时候,面对的情形一定是不确定的。因为,当结果是已知的,是可以预测的坏,我们可能会感到害怕或者恐惧,但不会感到担心或焦虑。也就是说,不确定的情境是担心/焦虑产生的前提。
但从相反的方向来说,不确定却不一定会导致焦虑。有时,模糊的状况、不确定的未来会给我们带来好的、兴奋的感觉,比如,我们不愿在刚开始看一部电影的时候被剧透,不愿在阅读一本小说时提前知道结局,不愿在礼物拆开之前知道里面是什么。有研究表明,当人们面对两种情况,知道奖励的具体大小(4块松露)和不确定奖励的具体数量(2块或4块松露)时,不确定奖励的时候不仅会有更大的动力努力完成任务,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感到更满足,有更多积极的体验。
无法容忍不确定的程度的概念,它被认为影响着“不确定”和“担心/焦虑”之间的相互关系,被用来衡量我们对不确定的容忍度,即我们会在多大程度上需要和寻找可预测性,及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会如何反应。无法容忍不确定的程度高,意味着我们对不确定的容忍度较低,更喜欢待在熟悉的、可预测的情境里,不确定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威胁;当我们对不确定的容忍度极低的时候,哪怕是受到一点点不会造成伤害的刺激,都会引起强烈的反应。而那些无法容忍不确定的程度比较低,即对不确定的容忍度比较高的人,更喜欢体验新鲜、刺激、陌生的环境,不确定会让他们兴奋。
对不确定容忍程度高的孩子,更适合冒险的职业。对不确定容忍程度低的孩子,适合稳定的工作。家长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引导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同时鼓励胆小的孩子适当冒险,提醒胆大的孩子适当收敛。
不追求极致自由的生活
人掌握终极力量后,就没有前进的动力,失去希望后会带来无聊的毁灭。家长不要带领孩子追求极致自由的生活,这会让孩子失去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