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觉行者老师的这篇文章:《人生,就是一道选择题》
我们都有自己的思维力,都有诸多的想法,这个选择不了,不过如何看待自己的想法是可以选择的。
可以选相信,可以选不信。
我们都有自己的感受力,都有诸多的感受,这个选择不了,不过如何看待自己的感受是可以选择的。
可以选排斥,可以选接纳。
我们都追求心安,都为这个追求付诸行动,这个选择不了,不过如何追求内心的平安是可以选择的。
可以选别人为自己的心不安买单,也可以选自己为自己的心不安买单。
一件小事的领悟
有一次对话,聊着聊着,对方说我是杠精,我心不安。
一个想法冒出来:“明明我很理性,对方是杠精,怎么对方反倒说我是?”
不过,这一次,我没有信我的这个想法,也没有排斥我的痛苦,同时没有让对方为我所受到的伤害买单。
我没有说什么,一阵不安的感受过后,我恍然大悟:我不希望他说我是杠精,是这一点让我痛苦。
那一刻,我的心安了、我的心笑了,原来,对方只是一面镜子,照到了我自己的信念:我把心安加了条件——他不能说我是杠精。
两权相害取其轻
不少人不满现在的工作,工作时心不安,但是为何不换?因为换了的话,担心更多,不安更多。当工作让自己更不安到还不如换了的时候,自然就换了。
不少人不满现在的伴侣,婚姻里心不安,但是为何不散?因为散了的话,担心更多,不安更多。当婚姻让自己更不安到还不如散了的时候,自然就散了。
就像曾经创业会让我的心不安,但不创业让我更不安的时候,我就选择了创业。
就像曾经吃素会让我的心不安,但不吃素让我更不安的时候,我就选择了吃素。
就像曾经直面痛苦会让我的心不安,但逃避痛苦让我更不安的时候,我就选择了直面痛苦。
我们总是在选择,让自己面对更少恐惧的那个选项而已。
就像谎言,没有谁天生愿意说谎,说谎时大概不会心安,但当说真话会让自己更不安时,谎言就成了更好的选项。
就像推责,没有谁天生愿意推责,推责时大概不会心安,但当担责任会让自己更不安时,推责就成了更好的选项。
没有什么好后悔
我曾经也后悔过不少事,比如选高中,我并没有选心中想去的那所,选了周围人希望我去的那所,然后发现学校比想象中还要不适合我得多。
为此后悔很久,后来重新回忆,我当时看似有选择,实际上并没有选择,当时如若选择了自己想去的学校,那我将面对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环境、太多未知的恐惧,如果结果不如意,还要面对诸多身边人们的批判目光,那些是我更不愿面对的恐惧。
诸多恐惧的信念决定了我当时的选择,重新活多少次选多少次也会那样选,除非把我后来的认知带回去。可是,没有那些经历,又怎有后来的认知呢?
所以,我早已看清,人生中每次选择都是当时的最佳之选,并没啥好后悔的。怨的话,只能怨自己成长的不够、恐惧的太多。
我们一切想做却没做的事、一切不想做却做了的事,并不因为外界的环境,而因为自己的恐惧。
纵使有牺牲、纵使有不安、纵使可能有意外,但是另外的选择,是更多的牺牲、更多的不安,而且谁说没有更大的意外呢?
一切都是为自己
既然每一次选择,都是选了让自己更心安的选项,那么我们的一切言行,就都是为了自己了。
哪怕父母说,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可是孩子有希望父母这样做吗?做那些不过是父母自己的想法,一切为了孩子也是父母自己的想法,觉得这样做会对孩子好也是父母自己的想法,不那样做父母自己的心里过不去。
只要我们正式面对的话,终会发现哪怕是觉得自己做了多大的牺牲、哪怕是觉得给别人多大的帮助,我们终究是为了自己去做,因为这样的做法更符合自己的想法、能让自己更心安,如此而已。
虽然,世俗中推崇无私奉献,但不得不说,无私奉献也是为了自己的心安。从这一点说,没有谁活着不为了自己的心安。更进一步,没有谁活着不为了自己。
没有谁是自私的
虽然每个人活着都是为了自己而活,无论勤劳、还是慵懒;无论诚实、还是扯谎;无论担责,还是推责,都是在为了自己的心安,但是我还是要说,没有谁是真正自私的。
为自己而活,不意味着自私,更不意味着会伤害别人。
伤害别人,是因为觉得别人伤害了自己,或者是担心对方伤害自己。
如果我们清楚地知道,对方无论如何都伤害不到自己,也就是确定对方影响不到自己的心安的话,那么自然不会去伤害对方,甚至不会有所防备。
就像真正成功的人,不会粉饰自己的失败和嘲笑别人的讽刺,因为失败与讽刺伤害不到他的心安。
就像真正自信的人,不会掩盖自己的缺点和抵御别人的评判,因为缺点和评判伤害不到他的心安。
就像真正强大的人,不会压抑自己的伤痛和反击别人的挖苦,因为伤痛和挖苦伤害不到他的心安。
是直面还是逃避
人生中,出问题是正常的,遇困难是正常的,犯错误是正常的,心不安是正常的。
甚至说,我们的选择题,并不是出不出问题、遇不遇困难、犯不犯错误、心安心不安。
我们的选择题是:
出问题如何选择,是直面还是逃避?
遇困难如何选择,是解决还是放弃?
犯错误如何选择,是改正还是遮掩?
心不安如何选择,是接纳还是抗拒?
我们想孩子成功,怕孩子失败,怕孩子走弯路,于是把种种人生过往经历、种种自己认为的成才成功之路教给孩子,不让孩子走自己认为失败的路。
殊不知,纵使一帆风顺,可是孩子没有独立面对过失败、没有靠自己跨越过失败,又如何真正成功呢?孩子没有从弯路中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岂不是反而逐渐走向了失败?走上了真正的弯路?
真正的成功是不怕失败的,恰恰是要直面失败,而这时失败本身就不算失败了,而是成功的母亲。
我们想孩子自信,怕孩子受挫,怕孩子自卑,于是想各种办法让他成绩好、学校好、会来事、被别人夸赞,尽量不让孩子在种种的比较被比了下去。
殊不知,那最多会走向他信,活在别人表扬认可的声音中,反而是更深的自卑,更害怕失去别人的赞美与认可、更害怕面对失败与挫折的打击。连挫折都怕,自信又谈何说起呢?
真正的自信是不怕受挫的,恰恰是要直面受挫,而这时受挫本身就不算受挫了,而是自信的助力。
我们想孩子幸福,怕孩子痛苦,怕孩子悲伤,于是给孩子创造种种自己觉得会幸福的环境,让孩子做自己认为会让他未来幸福的方法,不希望甚至是不允许他生气叹气抱怨。
殊不知,孩子感受不到自己的想法被接纳、感受不到自己的痛苦被允许,这本就是一种痛苦。更多痛苦的到来,孩子或者选择反抗,走上逆反的路;或者选择压抑,看上去听话懂事,但是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爱也早已压抑下去。连自己想要什么都不知道的孩子,不是离幸福越来越远了吗?
真正的幸福是不怕痛苦的,恰恰是要直面痛苦,而这时痛苦本身就不算痛苦了,而是幸福的阶梯。
所以这道“是直面还是逃避”的选择题,选择直面通往成长的,而我们往往选了逃避。
当然,逃避不会解决问题,只会造成更多的问题,到最后连真正的问题是什么,也搞不清楚了。
当然,之所以选择逃避,而不是直面,依旧是因为“两权相害取其轻”。直面问题,确实会让自己一时间更为不安。
直面是幸福的开始
直面虽然会一时更加痛苦,却是走向幸福的开始。
今天好友聊天时对方还说到:“幸福的第一点是接纳自己”。不知道她如何领悟到这一点,不过这一点我认可。
直面不是对抗,而是接纳;直面问题,也就是接纳自己遇到的问题,接纳自己现在的状态,也就是接纳自己。
哪怕是现在并不接纳自己遇到的问题、并不接纳自己现在的状态,那么不接纳自己就是当下的问题,把不接纳的状态接纳了就是幸福的第一步。
如果不接纳的状态也不接纳,那么把这种对不接纳的不接纳状态,给接纳了,就是幸福的第一步。
……
接纳是无所不容的
没有接纳,就谈不上面对,也就谈不上解决。
而所谓解决,并不一定是事情的圆满,而是内心的平安。因为前文所说,我们折腾的一切,无非是为了心安而已。
逃避,只会让心安的条件不断增多、体验到踏实的感觉更难、距离幸福的感受更远。
直面,不一定很快会感受到幸福,却是通向幸福的开始。
为自己的心安负责
如果我们没有选择的权利,如果自己的心安攥在他人手中,那么我们的人生是可怜的,难以为自己的心安负责。
不过,如何言行是我们为了心安自己选的,如何看待自己的想法、如何看待自己的感受、如何看待遇到的问题,都是我们自己选的。是直面还是逃避,是接纳还是抗拒,这都是我们自己选的。
我们有选择的权利,当然,如果选了逃避,那么我们的人生是被动的,也无法为自己的心安负责。
而选择接纳、选择直面自己心不安的状态,这是获取人生主动权的开始,也就有了“是否为自己的心安负责”的这一选择题。
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为自己的心安负责,自己找到让自己心安的路,这是真正的为自己负责。
在直面问题之后,我选择了为自己的心安负责。
这就有了开篇的分享。
当我的想法是“对方让我心不安”时,我并不相信,一笑置之,然后我渐渐体验到,心不安确实与对方无关,是自己对心安加的条件所致。
为自己的心安负责,就会渐渐减少心安的条件。
心安就是幸福
心安的条件越少,自然离幸福越近。
而终极的幸福,就是无条件的幸福,就是无论外境如何,都可以得享心灵的平安。
那是真正的幸福、是真正的心安、是真正的自由
也是我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