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事情应该是怎样的,是一系列你觉得事情应该如何的看法。
信念是由过往经验加工储存而来的。
什么是限制性信念:就是阻碍我们看待事物、追求生活完整的那些看法。
为什么探索限制性信念,其实就是探索我们内耗的过程。
比如:被指责的时候,内心很愤怒,想反击但又觉得自己不能反击,硬生生的压了下去,没有让愤怒表达出来,卡在里面。所以,我们只有首先允许自己愤怒,后面才能学会如何艺术的表达愤怒。
再如:当被别人拒绝的时候,会很无助,感到自己无资格,无价值感。
这种人也就很难去顺畅的拒绝他人。因为,他有个限制性信念在那,就是拒绝别人是不可以的,拒绝是难受的,拒绝会有负罪感。
也因为怕被拒绝就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需要,
在夫妻,亲子,工作中,表达需要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能够清晰的表达出自己的需要才有可能得到。
而如果心里想要,又不表达出来,就会陷到你爱我,你就得懂我,你就应该猜对我的心思,你就得知道我想要什么。由这个无法要,衍生出来你爱我你就必须得懂我。你不懂我,没有满足我的需要,那就证明你不懂我,不爱我。
其实,所有的根源缘于我无法表达我的需要
再如:上班请假,发短信微信无障碍,但是打电话就不行,与其说害怕被对方拒绝,害怕对方看到自己的脆弱,不如说是自己无法去面对自己的脆弱,我脆弱的时候我该怎么办,我怎么处理我自己,一堆的内心对话。
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停止那么多的内心对话转成向外核对。
而这个向外核对是需要力量的,是由小孩的意识形态转化为成人的意识形态。在成人的世界里表达核对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被拒绝和我自己这个人比较,它不是最重要的,这样我才能很自如的放下它。
也只有内在力量强大,表达需求即使被拒绝,也不会产生自我攻击否定自我。而是会想:是不是我没有表达清楚,我的意思对方没有真正理解,试着换种方式去表达自己的需要。
再如:一个成年人,有不配得感,自己已经达到了可以享受好的物质生活,但就是不舍得花钱来满足一下自己,觉得自己不配有。买了一辆豪车,内心觉得自己不配享有这样好的物质,不敢开回家,开回家了非得在哪撞坏了点之后,奔驰车不再那么完美才觉得,嗯,自己可以配开了。
其实她的内心的限制性信念是:我不配享有好的物质。
小时候,父母比较宠爱,特别的省吃俭用,而给她用的都是特别贵的东西。一个特别体贴父母的孩子,就觉得父母的这份爱太过于沉重,好的物质是父母牺牲自己换来的,那么我坦然的享受好物质就是对父母的牺牲视而不见。可是我做不到。从小就有个信念植入,就是享受物质就是不爱父母,不可以享受太好的物质。
而一旦我享受好的物质,就会从内心深处觉得和爸妈是分离的,一定要和父母在一起的信念就要求我们要和父母一样,要跟父母在一条战线,所以也采用苦自己的方式。哪怕自己已经成年了,二十、三十,四十、甚至一辈子都生活在这种限制性信念里。
然而,事实是父母想让自己过好日子,只是这份爱过于沉重。我们享受物质去的时候,他们没有享受的到,我们就会有负罪感。但这份爱是盲目的,具有牺牲精神的,其实这无疑是让物质匮乏的父母在爱的层面多了种匮乏。
同样的爱父母,我们可以更智慧的去爱。允许让他们传给我们的生命过的比他们好,甚至好的多,而不是带着一种负罪感,非得和他们一样苦着自己。父母其实更愿意看到这样的我们。
在家庭里,其实很多孩子对父母的爱一点不比父母对孩子的少,而且这种爱一般都是具有牺牲精神的,他们往往会牺牲掉未来几十年甚至一辈子来爱父母。而可悲的是,很少有人能看到他们的这份牺牲。
心理学,研究来研究去,其实就研究三个人,爸爸,妈妈和我。
研究心理学也不是让我们来投诉原生家庭的。
看见问题所在,成年的我们应该拥有自我解决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