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有位英语老师跟我说:“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反人性的事情。很多学生自己本身就不爱学习。”
首先, “XXX是非常反人性的事情”这个模板句式我本人是听了不少次,XXX有很多名词选择,什么理财,训练,减肥等等,应有尽有。
但回归学习这个事情,单纯讨论它的话,真的就反人性吗?
日本著名作家斋藤孝写过一本著作《学会学习》里头就写过这样的一番话:学习本来是对未知事物的求知欲、好奇心,是一种由内而外自发形成的欲求。换句话说,就是一种受“学习欲望”驱使的行为。但不知从何时开始,学习从一种欲求变成了一种义务,从“我要学习”变成“要我学习”。
当我读到这番话的时候,对“我要学习”和“要我学习”陷入了思考。我们以学习外语为例,由于我从事留学英语培训工作,自然有很多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英文学习者以及各式各样的学习方法。通过我仔细的观察,我发现在英文能力很好的这些人当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英文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并且他们喜欢主动寻找各种相关的周边素材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或者只是消遣时间,比如听听英文歌曲,阅读自己感兴趣的英文文章,看看自己感兴趣的英文电影,剧集以及访谈节目等等。
也就是说,这些英语能力优秀的学生都是纯粹地喜欢,哪怕不说喜欢,最起码他们都是乐意去接触跟英语有关的东西,甚至利用英语更好地理解世界,观察世界乃至品味世界。在我学生时代的那些优秀的英文学习者也是如此。
反观传统的学校英语教育,把学习英文当成是一种需求。比如学校里头的学生,有些学生会觉得学习英语根本就不是他想要做的事情,即只是为了应试需求才去学的。换句话说,就是人家“要我学习”,而不是“我要学习”。
我把“我要学习”当成一个人自己的课题,即他本人是拥有非常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受到驱使而开始行动。然而,“要我学习”其实就是别人干涉我们的课题,即学习这个事情不是我本人要做的事情(比如学习英语),是别人的外界因素迫使我不得不去学。干涉课题的后果往往是不堪设想的。
很多备考雅思托福的烤鸭何尝不是这样,我发觉在他们身上都有一种学习的“需求”,但是这种“需求”却不是建立在“我要学习”的基础上,而是“要我学习”。为什么?很多考生反馈给我的学英语考雅思的理由就是为了出国留学,父母要求,社会竞争激烈等等,而这些考生恰好是认为学习英语是最痛苦的一班人。
如果我们运用个体心理学大师阿德勒的课题分离,我们就能看出,学习英语这个事情如果是别人干涉自己课题的行为结果,那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理想的结果,但是如果一个人把学习英语这个事情当成是自己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他会采取一切行动来学习英语,最起码也会老老实实地购买原版真题、然后把觉得对自己有用的句子抄在笔记本上,整理出生词和固定搭配的笔记。最后不断练习,直到倒背如流。只要自己乐意,这种机械式的方法也能帮助他们考试成功。
但另一方面,有一些考生会认为以上这种机械的学习方式会让人感到非常痛苦。其实,关键或许不在于这个行为本身是痛苦的,而在于学生本人压根就不想学习英语。也就是说,抗拒的考生自己本人就不想学习英语,于是痛斥这种机械式方法枯燥无味,难以执行。哪怕我们再跟他们分享一些非常有建设性的学习方法或许也是徒劳的,因为“目的论”已经预示着他们在学习备考英语考试的这个事情上将会非常不顺利。
为什么我会这么认为呢?我曾经给一些考生介绍过这种机械式的学习方式,他们普遍都乐意尝试,甚至他们还会反馈给我,分析这种方式给他们带来的好处,甚至还会在此基础上调整更加适合自己的方式跟我分享,甚至告诉我哪些具体步骤可以省略。这种类型的考生已经演化成“我要学习”的模式,这已经不是别人干涉课题,而是成了自己要完成的课题。斋藤孝先生认为,一个人不爱学习,是因为他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且这个事情并不是他自己本人喜欢或者有所需求的。这样看来也不无道理。
为什么学习就这么难? 不是因为它本身难,而是我们潜意识里根本就不想去做这个事情。
举举我自己的例子,我自学日文用一年时间考过N1,很多人都问我是什么给了我这么大的驱动力去学习一门新的外语呢?说来好笑,除了我本人对日本文化感兴趣并且希望通过日语来接触另一世界之外,新垣结衣扮演着关键的角色。那个时候看了她主演的剧集“逃避可耻却有用”,那可爱优秀的人妻形象深入我心,太KAWAII了!让我潜意识下定决心认真学日语,如今回想起来, 虽然这个驱动力也蛮搞笑的,但是如今能够做到独立阅读绝大多数日文书籍并自行翻译,词汇量达到10000+,我也感到欣慰。学习日语的过程中,我根本没有觉得很困难,反而乐在其中,会主动找不少日字纪录片以及一些短时艺人采访无字幕视频磨自己的耳朵,可以说这就是我想去做的事情,而且这些事情可以给我快乐,偶尔看到自己喜欢的日本艺人和乐队歌手专访还会非常兴奋,完整看完专访视频。但是,说起一些手工制作,我却认为自己非常不擅长,其实就是我压根就不想做手工劳动,因为根本不感兴趣,于是我在这个领域是一个极其“优秀的”蠢货。:P
学习困难不困难,是自己决定的,而不是它本身来决定。撕下“不会学习” “不爱学习”等等标签,明确自己的需求,尝试更多获得美好的体验,增加信心,把其转变成自己的课题,动力将会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