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写于BH社区问答交流活动。
看到这问题,就想起以前火过一下的一个专业名词,“碳足迹”。
在全球变暖这个问题上,普通人接触到的很多知识,其实都是有问题的。比如说以前有一个“地球一小时”活动,不是Diss这个活动哈,但是除开提高意识这个方向以外,“地球一小时”这个活动真的对环境保护没有任何帮助。个人观点:有空搞这些有的没的,还不如多投入一点时间精力资金去研究太阳能电池,或者石墨烯。毕竟,全球在太阳能电池或者石墨烯研究上多投入哪怕1%精力,也比全球天天搞“地球一小时”有用。
环保问题,其实很多时候是一个经济问题,或者说是一个商业问题,或者说是一个Devops的问题,或者说简单直白点,是一个钱要用到刀刃上的问题。
有的环保人士,动动手指就把全球碳排放降低10%,有的环保人士,穷尽一生宣传环保概念,到了老了,才意识到自己反而起到了反作用。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在环保这个问题上,最要命的事情就是,大多数情况下的环保活动,方向都是错误的。
重要的不是你做不做环保,而是怎么做环保。只有当你以正确的方式去做环保,才能真正对环保起到作用。
想想我们平时环保活动都是怎么做的,基本上都是拉人,就是想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觉得好像只要人多就能解决问题似的。那么请问一下,就算哪怕有一亿个人参与到环保活动中,如果大家都无组织无纪律无目的无方向无计划无常识,想到什么做点什么,东搞一下西搞一下,能起个啥作用?
在碳排放这个问题上,如果你还在靠估算、靠感觉、靠猜测、靠动机性推理(心理学逻辑学专业名词,不要望文生义)去判断一个事物的碳排放,那你大可以歇歇了,因为你做这件事情对环保没有任何意义,纯粹浪费时间精力。
因为真正的碳排放计算,比你想的复杂得多,复杂程度和气候学有得一拼。
说这么多就是想说,比特币耗电释放的温室气体,多吗?
如果多,多的证据是什么,凭什么算多,多的标准是什么。
要知道很多看起来碳排放很高的活动,实时上对气候根本没有害处,反而有益处;而很多看起来似乎很环保的活动,实际上对环保危害极大。
要说比特币耗电释放的温室气体多,需要这样计算:
需要计算在产生同样流通价值的情况下,银行和法币产生的温室气体,然后与比特币作比较,如果银行和法币产生的温室气体更多,那么比特币就非但没有危害环境,反而对环境有益,因为你是在用一个耗费更少的去替换耗费更多的。
而银行产生的温室气体,计算起来有多复杂,我们可以大致捋捋(为了公平起见这里只捋银行有而加密货币没有的部分):
1.印钞产生的温室气体,包括纸张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纸张本身伐木导致的绿林减少,印钞用电产生的温室气体;
2.印钞的机械设备本身产生的温室气体,印钞的机械设备在制造过程中,无论是金属加工,还是本身生产过程中用到的生产设备,还是各种原料的运输,各种矿物的开采延炼,消耗的电、气、煤,通通产生温室气体;
3.钞票存储流通运输产生的温室气体;
4.钞票安保产生的温室气体,比如钞票存储流通运输过程中都需要派人,都需要实时录像,需要有点钞机,需要有各种各样的风控措施安全机制,需要复杂的安全流程导致很多设备都要额外耗电、运输过程会额外耗汽油等,而这些通通都会产生温室气体;
5.银行网点本身产生的温室气体,买一个商铺,装修一个银行网点,把设备搬进来,人安排进来,这些也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
6.银行网点每日用电产生的温室气体;
7.银行网点各种设备、存取款机本身生产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
8.银行卡生产加工运输配送售卖产生的温室气体;
9.银行日常维护、设备日常维护检修等产生的温室气体;
……
这么稍稍一捋,是不是觉得,究竟是银行产生的温室气体多,还是加密货币产生的温室气体多,还真不好说。
而且加密货币是全球通用的,提高了货币流通效率,而提高效率,往往就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因为几乎做任何事情,都会有温室气体产生,效率提高了,就意味着大家做的事情少了,而做的事情少了,往往意味着温室气体的产生少了。
从商学决策的角度,因为碳足迹的计算过于复杂,所以在环保这个问题上,不能按这个方向去判断,相比之下,按“效率”这个并不精准的标准判断,或许反而更好。而“效率”,加密货币还真不低。(这里的效率不是指挖矿效率,注意分清楚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