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整理书架的时候心血来潮把去年读的书排开,说写一点总结,严肃的做起来,难度不小。最开始本想写总结,后来变成笔记,然后又是评论,硬着头皮写下去,不知不觉写了小一万字。也算是小有心得。今天这第六篇,也是年前的最后一篇,就说阅读方案和心得。
去年的阅读书单里面,大概是东西方各半,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比较不出意料的状态。一直认为,骨子里面的三观是非常传统、中式,然而在工具、实践的角度,非常喜欢而且常用西式的方法。乍一看,有点"中体西用"的感觉。对于这一点,我还不能确定,需要带着疑问读下去。印证了罗曼罗兰的一句话,”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视自己。"
去年在读书上最大的体会是:读书是一件严肃的事情,需要专门安排时间来做,并且要为不同的书安排不同的时间。2013年我就做过一个读书的计划,但是完成得很差,原因就在于,一是过于随意,想起来了读几页,现在信息来源这么多,想不想得起来都是个问题;二是想读书的时候,手边的书不合适,比如深夜11点读《贞观政要》,翻不了两页就要睡着,至今这本书还在书架上束之高阁,后来就演变成了想读书的时候没合适的书,转而去买书,买书的时候又想不明白什么时候读,书架上未读库存越来越多。
有些书适合床头读,因为不烧脑,又随时可以停,重新打开的时候也不费力,不用回读太多,比如《建筑的意境》,断断续续的最多半个月就能读完一本,稍微做做标记就忘不掉,遇到写的好的地方,还可以给身边人读几句。这类书我就称为床头书,家里常备五六本,读哪本看心情。
有一些书适合集中的时间专门读,因为虽然不烧脑,但是不能停,比如小说,很难放手,还比如<Poor Economics>,在章节中间中断的话,再翻开可能要回读比较多(也有可能是我记忆力不够)。给这类书安排的时间不能太碎片,而且最好不被打扰,比较适合长途旅行或者闲暇伴读,就叫伴读书吧。
另一类严肃的著作,就叫烧脑书吧,一定要专门安排头脑清醒的时间,备好纸笔,典型的就是《竞争战略》,读前先翻上次做的笔记,一边读一边在草稿上画,读完留至少半个小时整理,更有甚者如《自由秩序原理》之类,读一个小时,整理记录要一个小时或者更多,读完头发抓掉一把。要是想做到钱钟书那样"互相参考引证,融会贯通,而心有所得,但这点'心得'还待写成文章",恐怕是必须要这样做的。这样的书,适合在午饭前看两小时,读完饥饿难忍,盒饭也觉得香。
由此说来,同步的可以有三本书在读,内容深浅搭配,也算是张弛有度。一年积累下来,床头书每天睡前读半小时,可能完成的数量最多;伴读书需要的时间更集中一些,完成数量次之;烧脑书要读完读透费时费力,数量最少。拍脑袋大概能做到3:2:1。回过头来说,最终完成多少本不重要,数量目标只是一个压力和敦促。读烧脑书尤其如此,专门留出时间,先实验两天测试阅读速度,然后做好计划到每天,按量完成quota,否则明日复明日,一本50万字的著作要读到哪年去了。
2016年,少刷微信多读书,继续维持完成24本这个目标。内容上还是要中西结合,深浅搭配,床头书要追求广度,烧脑书的目标则是将知识系统化,对于伴读书,暂且不好说,赶赶时髦也说不定。列在这里,当中有些书的定位要根据试读做调整。
床头书:对冲基金风云录,奔跑在绝望的都市,我们仨,将饮茶,荣格自传,二十世纪的精神教训,留德十年,真话能走多远,动物庄园,中国人的精神,论中国,行在宽处
伴读书:创业维艰,精益创业,空气稀薄地带,走进荒野,江村经济,苏菲的世界,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追风筝的人
烧脑书:竞争优势,战略与结构,财务报告与分析,美国政治
One more thing,一些实践意义很强的书,如果能有人一起读,效果提升明显。有段时间好几位同事一起研究<cracking the sales management code>,我第一遍读完了以后自以为挺懂,跟这几位厉害人物一讲,才知道原来是too simple too naive。一个人读书难免觉得孤独,经验学识所限,收获也有限,若是一路有人陪伴分享,那当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如果有时间,攒个读书会也不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