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孔子论仁:人性论
王炎平教授认为孔子之学就是“仁”的学说,就是仁学,孔子之道就是仁道。
人类社会第一件事就是认识人本身,在这个认识的前提下为人生人间做个规划、定个目标。孔子修齐治平之道就是孔子对人本质的认识提出来的。
孔子说“仁者人也。”《论语•阳货》又说:“性相近,习相远。”王先生认为孔子以仁爱的人为真正的人,孔子在礼崩乐坏的乱世,人间恶行猖獗。孔子匡救乱世之心是大仁,在多恶的世间发现仁性的善是大智。王先生认为孔子是从天地之道去看人性的。《易传》:“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以生为大德,人间以爱为大德。“仁”是天道也是人道。由此提出了第一个含义,“人性本善”。
第二个含义是“人性向善”, 《论语》记录孔子多次谈“仁”,以“仁”教人向善,也是弟子们学“仁”向善。恶的人间违背人的本性。孔子的时代,人间多恶。在纷争之世,个人的得失成败没有定,国家的盛衰兴亡没有定。强弱在变化,贫富贵贱在变化。为恶所苦者固然对恶不满,作恶得逞者也惴惴不安。古代政治家都知道,乱世之民愁苦。愁苦就是对恶不满。对恶不满的结果是,乱世之民思治。思治就是思善。这是人性向善的表现。恶的人间违背人性人生痛苦,人心更痛苦。人性向善是人性本善在恶的人间的必然选择
孔子“仁者人也”之说,不但是说人性本善,而且也是说人性应善。其意是说:仁者才是真正的人,真正的人应该是仁者。《论语》里有一句话:“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主张一切人善待一切人。而只有一切人善待一切人,才有一切人的人生的幸福,也才有一切人的人生意义的实现。这是“泛爱众”即博爱的真正落实,所以,人性应善可谓天经地义。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是说不但人性应善,而且人性能善。孔子人性论的第人性本善,人性向善,人性应善和人性能善,合起来就是:仁是人的本质。王先生认为人相近是人性中的性本善和向善。“习相远”,是人被私欲和物质利欲蒙蔽,所谓群体,是由一个一个的个体组成的。所谓公利,是所有个人私利的实现。当每一个人的私利和私欲都得到了满足,就是大公的实现。
王炎平教授认为,王夫之说得好:“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所以离“欲”言“性”,不合人离“私”言“公”,“公”必落空。
孔子“克已复礼为仁”之教,是世间之教,是教人迷途知返之教。孔子之教,教人就在自己的一生中,就在人间成为“仁者”即真正的人,就在人间建设人性的社会。
ps:好朋友认为就算古人他们那句话说的是,确实是孔子他本人的意愿和意思,但是如果太偏激是不适合现在的人的学习的所以我们应该改、也可以改啊,我们是要让那些文化是有利于现代人的,而不是给现代人传授一种偏执的思想。